汉语大全>医学论文>实施校园健康综合干预、降低学生近视眼发病率的研究(一)

实施校园健康综合干预、降低学生近视眼发病率的研究(一)

详细内容

作者:朱守群徐延斌渠宏毅高中静

【摘要】目的为政府采取综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学生近视眼发病率。方法选择3所城区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在同年级随机抽班分组,观察组实施校园综合干预,进行近视屈光度,近视眼新发率比较分析。结果经一年校园健康干预,观察组较对照组屈光度增长降低了0.30D,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新增发病率3.37%,光学干预结果是使用组比未使用组年屈光度增加降低0.30D。结论实施校园健康综合干预,对控制、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完善和推广。
【关键词】校园健康综合干预学生近视眼发病率
目前,近视眼的发病呈低龄化趋势,预防近视眼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近视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学生个人用眼习惯不良,学业负担过重等。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仅靠单一手段很难奏效,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现将3所中小学校实施校园健康综合干预,降低近视发病率的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济宁市城区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初中),济宁一中(高中)3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共计24个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个班。
1.2方法
1.2.1一般眼科常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疾病。
1.2.2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查按照医学验光程序,进行远、近视力检查,原矫正视力检查,托品酰胺快速散瞳,电脑初步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确定屈光度。
1.2.3综合健康干预①健康教育。由市疾病控制中心近视眼防治专家对观察组任课老师、班主任、家长和学生分别进行近视眼防治讲座。②行为干预。纠正读写姿势,控制看书、看电视、打电脑距离和休息时间;保证睡眠时间;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保证体育锻炼时间等。建立监管机制,学生、家长和老师每月填写学生个人行为纠正监督表。③学生学习环境改善与干预。教室采光照明、黑板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根据学生身高调整其课桌椅高度。④降低学习负担。减少家庭作业量,家长不增加额外作业。⑤眼镜光学干预。对学生眼镜进行质量监测,保证学生佩戴合格眼镜;配戴减负镜(组合式凸透镜棱镜)。
1.2.4观察内容观察两组的屈光度变化值,两组年新增近视眼发病率变化,眼镜光学干预屈光度变化值。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研究观察1531人,观察组761人,对照组770人。其中小学观察组353人,对照组347人,初中观察组235人,对照组242人,高中观察组173人,对照组181人。
2.2观察12个月屈光度变化均值比较从表1结果可见小学实验组屈光度较对照组增加降低0.27D,初中组降低0.35D,高中组降低0.29D。对照组较观察组屈光度多增加0.30D。两组有极显著意义(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