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艺术理论论文>舞台事件是揭示人物性格的最佳途径(一)

舞台事件是揭示人物性格的最佳途径(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表演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在角色创造过程中重视舞台事件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影响。舞台事件是戏剧动作的核心,是揭示规定情境和体现人物性格的前提。所以,注重舞台事件的挖掘和其对剧中人物性格所产生的影响,将是我们在今后表演教学中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关 键 词:舞台事件 人物性格 表演教学
  
  在话剧影视表演教学中,人们一般都比较重视对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训练与培养,并对每一个环节的单元教学进行严格、规范的把握。比如:人物创作目的明确、戏剧交流动作合理、舞台信念真实有机、人物性格塑造鲜明等等,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人们也在具体的专业授课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一是学生在人物创作过程中对舞台事实、事件抓得不准,从而导致人物交流出现断层;二是不能将人物与事件进行有机的结合,致使人物性格缺乏张力,不够鲜明。这些问题,尤其在“文学作品改编片段”和“剧本片段”学习期间就显得愈发突出。比如:如何结构片段练习、如何运用舞台事件揭示人物个性、如何组织事件与矛盾等,都显得缺章少序,力不从心。有的不但捕捉不到正确的角色基调,而且还偏离了原有的创作方向,以至于游离了教学要求。类似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学生在案头工作(即:剧本分析、人物分析、查找事件)初期就淡化了“舞台事件”对剧中人物性格所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只注重了练习的结构与内容,忽略了“事件是演员塑造角色、发展舞台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最佳手段”这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在表演专业学习过程中,将舞台事件的作用与正确的人物思想行动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表演教师应该予以重视的首要问题。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等动作和情绪,都是受外部事物的直接刺激和影响,然后通过中枢神经传播到大脑,从而使其依据客观事物的具体实质而产生逻辑清晰的思考、判断和行动。不过,人们在主观思想与客观事物发生抵触时,又往往会根据具体的“事”去结合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加以动作,这就形成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思想行动线,这条线就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另外,人们做任何事情,产生任何动作都是有原因和有目的的。也就是说,人们做任何事情,产生任何行动都是围绕着具体的“事”来进行的。演员创造角色也一样,一切行动都与剧本所提供的舞台事件和规定情境有关。所以说,演员在塑造人物过程中注重舞台事件的作用并与正确的人物思想行动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突出戏剧本性、增强矛盾冲突、揭示鲜明人物性格的重要前提。
  那么,舞台事件究竟在表演艺术中是如何揭示人物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呢?这里我们不妨以话剧《雷雨》中繁漪与周萍的一段戏为例,来看看繁漪这个人物在具体的舞台事件作用下,是如何展现其人物性格的。
  繁漪:你说,你今天晚上准备上哪儿去?
  周萍:我……(突然地)我去找她,怎么样?
  繁漪:(恐吓地)你知道她是谁,你是谁吗?
  周萍: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现在真的喜欢她,她也喜欢我。过去这些日子,我以为你明白得很,现在你既然愿意说破,我当然不必瞒你。
  繁漪: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同这么一个低下的女儿,这么一个下等女人……
  周萍:(暴烈地)你胡说!你不配说她下等,你不配!
  繁漪:(冷笑地)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否则,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好,你去吧!小心,(望窗外,自语地)风暴就要来了!
  周萍:(似领悟地)我知道。
  不,周萍并不知道繁漪将要掀起什么样的风波,她对周萍的爱此时已经转化为恨。她爱起来像团火,不顾一切;她恨起来也像一团火,同样不顾一切。在第三幕,她果真采取了出人意料的行动:在周萍与四凤幽会时,她冒着狂风暴雨,站在四凤窗前,等待时机。当她发现周萍爱四凤胜过了爱自己时,愤恨地锁上窗子。这个动作,是人物思想通过眼前的“事儿”给逼出来的。什么事儿?就是周萍爱四凤。之后,她和周萍又在周宅客厅里见面了。繁漪在绝望的疯狂中,提出了最后的希望:要求周萍带着自己离开周宅这个牢笼,并表示“你可以把四凤接来一块儿住”。在这个可怜的要求都被拒绝之后,终于逼出了繁漪这个人物性格的最后动作,当众揭露一切,同自己爱过的人一起毁灭。至此,繁漪性格中那种“不可抑制的‘蛮劲’”,那种酷似雷雨一般的性格,在“周萍爱四凤”这个事件的作用下,被展现得丰硕饱满,淋漓尽致。可是,这个如雷似火的个性,在进入另一种情境时,她又产生了不同的动作,又体现了她性格中另一面。哪一面呢?就是周萍和四凤一起出走,她先是推出周冲,企图让自己的儿子阻止周萍和四凤出走,甚至不惜当众披露自己与周萍的关系,然后请出周仆园,破坏周萍与四凤的出走计划。当周仆园承认鲁侍萍就是周萍的母亲,而周萍就是四凤的亲哥哥时,四凤经受不住这个致命的打击,喊了一声“天”跑了出去……假如《雷雨》没有这一笔,或者不具备支配这些人物命运的具体事件,那么繁漪这个人物的性格肯定是不完美的,或者说这个人物正确的思想行动线就无法通过有力的“动作”体现出来。所以,这就要求表演专业教师在把握每个教学环节过程中,在尊重剧作风格并在不破坏戏剧原有主题思想的前提下,依据剧本所提供的规定情境、舞台事件和人物关系,指导学生找出能对人物思想产生动作的舞台事件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