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从小说本身出发,运用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从全新的视角对劳伦斯的小说加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劳伦斯在作品中不仅揭露了自然生态危机,更揭示了人类精神生态陷入的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劳伦斯提出了解决危机的办法,即人类应该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关键词】劳伦斯;工业化;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生态批评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因大量情爱描写,遭到禁止出版长达30年。但是,如果我们把《查》只是作为一部解禁的性爱小说来读,那就是对作者的大不敬了。其实,这部小说的寓意是严肃的,主旨是谴责资本主义工业化和机械化对自然和人性的摧残破坏,并探求实现身心统一、回归自然的途径,这些思想和当今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以及生态批评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一、《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表现出了劳伦斯对工业文明的憎恨
1.工业化对自然的破坏
在一些生态保护主义者看来,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固然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却又为毁灭文明提供了高效的手段,“除了广泛的造成自杀性的污染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了 技术在慢慢地毁灭人类,人类在慢慢地吞噬自然,自然选择已成为过去,最后留下的只有技术。”[1]8《查》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在小说中,劳伦斯让我们看到的是肮脏、残忍、令人讨厌的地球,人类已经把它弄得一塌糊涂。小说第二章,康妮回到她丈夫克里福德的老家拉格比,她领悟到了“这煤与铁的英格兰中部那全无灵魂的丑陋。”她呼吸到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地下的气味:硫磺、铁、煤或者酸味物质”。她发现“肮脏的尘埃就连圣诞蔷薇都不放过,黑色的粉末像末日天空降下的黑露般执着地沾在花草上”[2]13。
劳伦斯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也有其两面性。如果说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科学技术能用于一种危险有害的和反生态的统治目的,那么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构成的巨大威胁就不难理解了。在劳伦斯看来,英国工业文明本身就是一部罪恶历史。
《查》显示了劳伦斯对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性意识的合理性的质疑和对当代人对待自然的傲慢态度的无情批判,表现出了他对工业文明的憎恨和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时至今日,工业文明和反自然的科技已经把生态系统毁灭到接近崩溃的边缘,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和认同劳伦斯对这种文明和科技的批判呢?
2.工业化对人的摧残
《查》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扼杀。劳伦斯从小在诺丁汉郡的伊斯伍德矿区长大,对煤矿工人的生活和工业化摧残人性的一面认识尤多。小说第二章,当康妮跟克里福德来到拉格比时,她看到的英格兰是一个“铁与煤的世界,铁的残忍,煤的黑烟,还有那驱动着一切的无穷无尽的贪婪这里的人与这个地方一样,憔悴、难看、阴沉,也与这个地方一样不友好深渊是无法逾越的,深渊两边不会产生沟通多么奇怪的人性扭曲啊”[2]177。他在书中不惜笔墨地描写大自然与古朴的人文传统在一步步地遭到工业革命的蚕食,被贬损的自然界,恶劣的环境以及处处感到孤独、异化和被剥削的人群。劳伦斯认为有着如此为工业化而生存的生物,这个世界是没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