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应该播放什么样的音乐(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超市背景音乐消费环境
[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超市不断发展,不断自我完善,人们已经不单单注重于在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更多的细节和氛围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东西。音乐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最终的目的是让顾客感到舒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享受购物所带来的快乐。
全球第一家的超级市场诞生在1930年8月的美国。而在我国发展却只有1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来更是进入快速发展和成熟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超市的不断的发展,不断地自我完善,人们已经不单单注重于在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更多的细节和氛围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东西。舒缓的音乐缓缓流泻,顾客在明亮而又柔和的灯光下穿行,在超市,每一个不和谐细节都会影响顾客的购物情绪,而每一分恰到好处的细致会让人舒服。这种看似不经意的氛围背后其实有着各种测算和数据支撑。
《法制晚报》与新浪网站《生活频道》曾联合推出了消费者关于商场背景音乐感受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喜欢商场有些背景音乐。但是,由于背景音乐声音过大、节奏过快等原因,有接近80%的消费者都表示曾对商场的背景音乐感到烦躁不安,甚至有很多消费者因为背景音乐过于吵闹而离开商场,放弃了消费。
尽管很多消费者对多数商家的背景音乐不满意,但事实上,有86%以上的消费者还是希望商场播放背景音乐的,而且近96%的消费者认为商业背景音乐的质量对商场档次、形象有影响。
由此可见播放背景音乐是烘托卖场气氛的一项有效的措施。背景音乐的适合与否不仅会影响营业员的工作态度,还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情绪,进而会影响到我们卖场的销售。因而,背景音乐的效果不容忽视。对于具体播放时间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那么针对超市这样一个特殊的卖场我们应该播放什么样的音乐呢?
一、从卖场的性质来看,超市为非高档商品卖场
从消费人群来看,以青年为主虽然知识分子(白领)多,而打工青年为主也不少。根据实际情况,知识分子多但受过严格的音乐教育的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音乐欣赏程度还停留在听听音乐情绪的初级阶段,因此不能构成音乐欣赏习惯和素质的差异。所以,播放的音乐都可按“多俗少雅无美声”。即多放通俗音乐,如克莱德曼的钢琴曲、雅尼的电子音乐;少播放古典音乐,主要是指海顿、贝多芬等古典派的音乐,而经过改编为流行形式的除外,尽量不要美声唱法演唱的歌曲,这样跟顾客拉开了距离。
二、超市不同于游乐场,应按“多曲少唱无合唱”的原则
即多播放器乐曲,少播放声乐曲,不要有大合唱,特别是雄伟壮丽的合唱曲,雄纠纠的军歌。因为到超市不是参加集会,沃尔玛也不是军营。
三、超市应按”多乐少歌无摇滚“的原则
即多播放器乐曲,少播放声乐曲(歌曲),无如重金属、工业摇滚等大轰大翁类的乐曲,不播放军歌、颂歌、企业歌等,而与“黑鸭子”演唱类似的小合唱,小天使童声合唱除外,尽量不播放企业歌曲,哪怕是该企业的产品在超市促销,而超市自己的企业歌每天开门迎客时可播放一次。特别强调,超市自己的企业歌曲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来谱写,至少不能是军歌风格 四、根据购物的心理应该遵循“多缓少快无悲腔”的原则
即多播放优美舒缓的乐曲(歌曲),少播放节奏速度快的乐曲,绝对不要播放《二泉印月》、《江河水》之类的悲伤乐曲或歌曲,这样破坏了顾客享受购物的心情。
下面我们以非节假日超市内的情况及准备播放的音乐为例具体的看看各时间段应该播放什么样的音乐:
8:00开店迎客,由于顾客主要是非上班一族,但能早起的老龄人,因此我们应播放轻快的音乐,并在音乐背景中介绍该超市的特点。例如:民乐《喜洋洋》、《步步高》或《超市的企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