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文化研究论文>流动的旋律东方神韵之美(一)

流动的旋律东方神韵之美(一)

详细内容

摘要:旗袍在中国已有百来年历史,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如今改良后的旗袍更是走向世界,成为时尚的领军人物和东方璀璨的明珠。本文从旗袍的起源与发展,旗袍赋予的文化内涵,当今旗袍的时代精神与意义,以及旗袍的神秘魅力,旗袍穿着要领等几个方面论述旗袍的韵律与妩媚。
  关键词:旗袍;文化;魅力;穿着
  
  当今社会,女性在事业、工作上与男性平分秋色,共同承担经济建设的重任,女强人不乏其人,由于女性自身的身段优势,现代女性除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形象与气质,其中服饰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俗话说“三分相貌,七分打扮”,“人靠衣装,美靠靓妆”。女性服饰除了上班着职业装、正装之外,在正式场合、晚宴、举行盛大活动时,还可着旗袍展示其迷人的风采。特别是礼仪小姐,身着旗袍款款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吸引无数的目光。
  
  一、旗袍的起源与发展
  
  旗袍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哈赤统帅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统一了女真族各部。设立了“八旗”。八旗所属臣民习惯穿长袍,是满族的土著服装,故此而得名为“旗袍”。 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工艺品,又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裁剪很简单,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主要特征有右衽大襟,饰以各式袢扣,直腰身,袍身宽大,“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帮甚至碰到耳。①满族贵族妇女的旗袍,面料多为绸缎,图案大都是吉祥纹饰,走起路来像是“风摆荷叶”。
  到20世纪20年代,旗袍就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中脱胎而出,满汉女子服饰不断融合为一,并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改进而定型的。当初的旗袍样式,袖口收紧,滚边减窄,纹样刺绣稍作简略,衣身略短。到二十年代末,受西方裙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有了明显的改变,如缩短长度、收紧腰身等等,使旗袍变为收腰合体曲线式,展现了女性的凹凸特征,②具备了现代女装的基本特征和流行基础。
  进入三、四十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全世界家喻户晓,堪称经典之作,是旗袍的顶峰时期。这时的旗袍采用高立领、吸腰、短袖、纽襻、斜襟、高开衩,袍子忽短忽长,剪裁和造型学习了西裙特点,线条更流畅,使旗袍更加合身,展露女性玲珑突兀的优美体态。③面料上,纱、绉、绸、缎、花呢、棉布等都在应用。
  1949年建放前夕,旗袍已经相当普遍,每位女性基本上都会有一两件,成为城市妇女的日常便装。那时,妇女穿衣服鄙弃穿红戴绿,鄙弃小资情调。象解放区那样,穿着朴素的军装,列宁装,把对美的追求投身到极大的工作热情之中。旗袍所蕴含的悠闲、舒适、柔曼的大家闺秀形象已失去了其生存的意义。
  1956年,国家提出口号“人人穿花衣裳”,于是旗袍便一显身手,但此时的旗袍不妖也不媚,不柔也不刚,增添了一种朴素、自然、健康的内涵,强调实用、大方的原则。尔后服装设计师对中国的旗袍一直不断地进行改良,使这种民族服装既具有东方特色,又符合世界时装的流行趋势,具有优雅、贤淑气质的旗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得到了国际的公认。
  
  二、旗袍赋予的文化内涵
  
  辛亥革命之后,时装流行的中心由苏州、扬州转至上海。上海是妇女寻求解放的前沿阵地,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大方,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健康之美。当时的上海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化身,她们年轻、时尚,是旗袍流行的先驱者。以至社会各行各业,都市名媛,时尚人物都纷纷效仿女学生打扮。随着“五四”运动掀向高潮,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进一步唤醒人们对美的渴望,提出自由、进步、民主的口号。与此同时,上海服饰首当其冲,走在时代的前列,追求服饰的新潮时髦、改良与解放,成为当时的风气。领子忽高忽矮,腰身裁剪合贴,无袖短袖,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面孔,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宽袍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美和曲线美充分展示出来,把历来饱受封建时代压制的女性置于服饰艺术的浪尖上,同时非常明确地提出对于禁欲主义的一种反抗,为女性解放立了汗马功劳。
  
  三、当今旗袍的时代精神与意义
  
  近年来,我们的旗袍深受国际时装界的青睐,无袖、收腰、高开衩、超短、低朐、裸背等各种形式变化无穷。珠片、亮片、闪光、刺绣、绲边、织物印花、扎染等工艺装饰大放异彩,颜色浓烈、亮丽、跳跃、浓重、柔和、不对称,大胆突破了旗袍原有模式,融入了时代创新精神,注入了时代的血液,赋予了青春的活力,用一种崭新的观念,抒发着一种崭新的情怀,展现了东方神韵之美。
  中国模特小姐选秀比赛,一般都有旗袍礼服表演。歌星影星,也纷纷穿上旗袍秀一秀美腿和窈窕的身段,美女巩俐连续几年穿着旗袍式的礼服出席国际影展,衬托出丰满的身姿:刘嘉玲也在旗袍中演绎国际名牌大腕的豪华风韵:章子仪在穿腻肚兜之后,也开始做冷艳的旗袍造型;万人迷陈好穿旗袍风情万种,女人味十足;赵雅之把旗袍穿到极致;赵薇扎着两根大辫子演绎清纯的女学生,一大批明星竞相争奇斗妍,来一场旗袍PK秀。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作为下一届举办国,要表演一个节目。中方代表--团派出的是
  14名中国女孩,身穿改良的短旗袍,红底白色大牡丹花为图案的传统花色,用传统的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共同演奏了中国乐曲《茉莉花》——浓郁的“中国味道”,把“中国风”吹向全世界,东方的魅力显示她独到的韵味,全世界眼睛一亮,为之惊叹、羡慕。
  2008年奥运会,我们的礼仪小姐身着五色传统礼服,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实在是相得益彰,绝美无比。你看粉红色系列的“粉宝花”,清新淡雅的“玉脂自”系列,自然和谐的“国槐绿”系列,温润典雅的“蓝牡丹”系列。牡丹与卷曲花纹,更显女性婀娜多姿、柔美曲线的身段和东方女性的恬静气质。还有典雅端庄的“青花瓷”系列,一看就知道设计理念取材于世界闻名的中国青花瓷器。④这不仅是奥运精神的风采,更是中国传统服饰走向世界得到肯定的展示。
  旗袍不仅深受国人青睐,现在旗袍已经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是中国旗袍与欧洲晚礼服联姻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