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刻不容缓(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科学道德 建设
论文摘要:一个国家的并学道德状况同该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当前件学道德水平一方面受转型时期各种因素的干抚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又因科学的发展同社会现有伦理体系的矛质而面临挑战,因而,为.“件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加强科学道德建设。
科学道德是人们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指导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衡量科学技术工作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科学道德主体指的是以科学技术活动为职业,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行为规范的社会群体,包括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和科学技术管理人员。
科学道德是科学技术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科学技术活动最初只不过是一些生活无虞的人们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好奇心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唯一驱动力,科研既不是学者们的谋生手段,也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构成明显的影响。科学技术在这一阶段处于生活的附属地位,科学道德的概念尚未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活动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逐渐发展为专门的职业,成为一部分人的谋生手段,科学技术活动也从生活的附属地位变成社会生活中具有影响力的一部分,科研开始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发生作用,开始负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科学道德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今天,科学技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彻底改变了科学与社会相互关系: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已经成为在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道德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关系到杜会.国家、民族和人类未来的关键,科学道德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在我国,对科学道德和责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速度较慢,在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制定专门的法令法规方面,工作做的还很不够。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科学技术活动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道德与责任间题日益严重地凸现出来,关注科学道德、重视科学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1加强我国科学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科学道德与责任问题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与人类的前途的能动作用已充分表明科学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当前科学道德建设之所以刻不容缓,还有其更为现实和紧迫的原因:
1.1现有科学道德水平呈下降之势
(1)科学越轨行为蔓延。科学越轨行为指的是在科学活动中违背科学共同体系所公认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思想、感受和行为。这里科学技术活动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价值观念是指科学技术工作者们对知识生产中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评价以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取向。行为规范主要是指科学价值观的具体化,它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具体的社会行为准则。科学越轨行为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同行评议、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审查、论文发表等》都存在,如:根据个人的需要对原始实验结果进行非技术性的处理,如挑选、篡改或捏造实验数据、伪造实验样品;直接或间接剿窃他人科研成果或科研思想;在同行评议和成果审查中违背客观,公正、无私的原则,进行不公平的评审;以各种不道德的手段争夺科研优先权等。当前科学越轨行为不仅存在于自然科学研究中,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极为普遍,在我国犹为突出。主要表现为造假、抄袭之风严重,文章著述空洞无物‘思想陈旧、低水平重复。据报载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教材已经超过300种,编写内容、设计、章节顺序和具体的例子都大同小异,其中至少2/3是抄袭原中国人民大学李秀林教授主编的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相关论文达7000篇以上,“核心期刊”发500篇以上,内容大同小异,而在此之前,国内同行对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先生的东方会发生“雪崩”式金融危机这一预言无人理睬;提出“商品经济’的卓炯等人已经记之者甚少,而论证“商品经济”的伟大性的人却多而又多。这种形式各异的学术上的“假冒伪劣”,面积之大、弊病之多,已经超出了可控范围,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科技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破坏了科学研究的纯洁性.损害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形象,同时,给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巨大而无形的阻碍。
(2)“学术腐败“严重:学术腐败指的是由于社会腐败风气的影响和侵蚀.在学术界形成的种种为谋求私利而违背学术道德、践踏学术尊严的行为_学术腐败不仅包括上述种种科学越轨行为、更主要的表现为学钱交易、权钱交易或学钱权交易。学术腐败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和科学共同体外部都存在。在科学共同体内主要表现为为学术活动而进行的各种非学术活动,姐在申请职称或博士点,硕士点时,背后所进行的各种权,钱、学之间的交易。在学术共同体之外,则主要表现为为玩弄学术或以学术为资本来玩权术而进行的各种权,钱、学交易:如:从前是’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而今已演变成“仕而优则弄学、’、“商而优则买学”而学术界迫于经费的压力或职权的淫威不得不“卖学餐位”。这种泡沫学术‘注水学位对于那些勤恳为学的人们形成很大的震荡和冲击、影响学术共同体的内部稳定、破坏了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降低了公众对学术共同体以及学术共同体对自身的信任度削弱了学术共同体的战斗力。学术腐败最终必然以危害社会和国家为结果。
(3)高科技犯罪增多。高科技犯罪指的是以各种现代高科技为手段的犯罪行为‘科技的重要性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被意识到、科技对我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明显和直接。随着科学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距离缩短、科学技术已不再是某种特殊的人群在特定环境中运用的神秘力量,高科技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气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的仕会应用越来越普遍、运用高科技的入也越来越多,这就给一些科学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实施高科技犯罪提供了机会一例如、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使得对网络使用者的监控难以实行,这就为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高科技犯罪提供了有效的保护屏障。网络黑客、电子商务犯罪、形式各异的网络病毒以及各种违法主页的制作等都严重违背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也违背了相关法律、给网络技术本身以及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2现有科学道德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1)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些灾难有善用科技成果带来的也有恶用科技成果带来的;有科研成果应用直接带来的、也有间接带来的;有的灾难发生,发现得早,也有的灾难在科研成果应用了很长时间后才发现。虽然科学技术工作者也许不是这些灾难的直接制造者、但是他们要不要为这种间题负道义上的责任呢?科学工作者在满足社会需要和难以避免的社会灾难之间应当如何选择.如何协调呢?这些都是科学伦理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2)科学技术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在为人类开拓了新的视野的同时,也给人类伦理史增添了新的疑难间题二例如,现代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已经使人类能够打破传统的被动繁殖生育方式,主动地选择适合自身愿望的生育方式,如试管婴儿、人工受精无性繁殖等、这些非自然的人类自身繁殖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甚至引起了社会伦理思想的混乱。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如何去面对、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科学技术工作者有没有责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维护人类已有的道德观念?科学技术发展同传统的道德观念相悖时,科学技术还要不要继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道德含义吗分这些问题都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科学道德体系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而这些挑战也表明、科学技术研究已发展到人类认知的关键领域,科技界如何认识、迎接这种挑战,不仅关系到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而且关系到科学技术事业的未来发展。因而,有必要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伦理认知问题‘对传统科学道德作创造性的补充、发展和完善。
1.3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应有之义
当前,科学技术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竟争的主要领域。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仅关系到该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这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由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我们不难明白、只有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才能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指出的那样:中国一百年的历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国家的科技事业与这个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科学家的事业与自己祖国和民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国家独立‘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科学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只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事业的科学家才能大有作为’,只有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才能兴科学,才能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