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一)

详细内容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只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我们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葆青春与活力的源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经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经验的科学概括。
  
  一、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当前,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与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的学说诞生之日起,就十分关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但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既出现过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修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也出现过不顾各国的具体实际搬用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理论原则或具体结论,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验也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一)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
  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他一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共产党宣言》态度就是个表率。他们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就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所以强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共同的思想体系,它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揭示了关于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一般的规律。然而,世界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阶级结构、历史传统、宗教、文化、习俗等极为不同,且这些不同的国情还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就必须从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就必须因时因地创造性地予以运用,与时俱进地得出符合实际的新结论,而不能死抱现成的条条;就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不能坚持已经过时的或原本就不正确的某些结论。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具有生机与活力,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创新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实现对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的有效指导,马克思主义也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以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时代的新变化,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特别是反思了其中脱离具体国情而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历史教训,从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受命于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针对我国发展战略出现需要转变和可能转变的机遇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系统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不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都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解决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拓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训同时还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缺乏理论的自觉性,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结合起来,即只会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结论来代替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工作,那就根本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更谈不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只会使马克思主义陷入僵化的状态而失去活力和生命;使社会主义事业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甚至面临覆灭的危险。中国共产党20世纪20-30年代所犯的“左”倾错误,60-70年代所犯的“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以及苏联东欧20世纪80、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