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林学类论文>江苏沿海棉区棉花抗逆栽培技术(一)

江苏沿海棉区棉花抗逆栽培技术(一)

详细内容

摘要介绍了棉花抗逆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轮作换茬、培育壮苗、高垄栽培、合理密植、水肥管理、全程化调、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江苏沿海棉区棉花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抗逆栽培;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江苏沿海棉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四季异常,灾害频繁,病虫暴发,农业的自然灾害风险和生物危害风险日益加大。作为沿海地区大宗经济作物的棉花,其栽培环境逐渐逆化,宜棉气候年景难遇,逆境灾害年份多见,使棉花产业稳定发展面临挑战。推广应用异常气候条件下沿海棉区棉花抗逆栽培技术已显得十分重要。
  
  1选用良种
  
  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棉花育种要在重视抗虫性选育的同时,加强对抗病种质的病圃选择,使育成品种不仅抗棉铃虫,而且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增强这些新品种在沿海棉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安全性。必须按照《种子法》的规定引进新品种,而且要严格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确保因种栽培、良种配套良法。禁止不合法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抑制品种多乱杂,遏制枯萎病、黄萎病新菌系侵入和生理小种多样化。主推科棉、苏杂、南抗(南农)、盐抗、泗抗(泗杂)系统主导品种,优化品种布局,促进良种配套良法。
  
  2轮作换茬
  
  推进轮作换茬,降低棉田土壤菌原数量,减轻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程度,建设高产稳产优质棉田,提高棉花生产水平。尤其在沿海旱作棉区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重病田,轮茬种植玉米、大蒜、冬瓜、叶菜类蔬菜等[1]作物1~3年,在3年内轮茬1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