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林学类论文>弯葱标准化栽培技术(一)

弯葱标准化栽培技术(一)

详细内容

作者:雷勇 徐天久 丁云双 张慧敏 黄吉美

  摘要弯葱是大葱的一种,是云南省的一种特色蔬菜,云南各地均有大面积栽培。介绍了弯葱栽培节令、播种育苗、分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关键环节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为云南弯葱的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弯葱;标准化;栽培技术;云南
  
  弯葱是大葱的一种,因横排竖培,葱白弯曲较长而得名,是云南省的一种特色蔬菜。以肥大洁白的假茎(即葱白)和嫩叶为食,可凉拌生吃,也可用于炒肉煮菜,风味独特,食疗俱佳。弯葱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在云南全省均有大面积栽培,其中,以曲靖市的娜姑弯葱和昆明市的安宁弯葱最为有名。
  1栽培节令
  弯葱一般为春(3~5月)、秋(9~11月)2季播种,以实现周年供应。
  2播种育苗
  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且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的微酸性砂壤土[1],精细整地,做到畦平、土细、肥足。1m2苗床用当年新种子5~6g,加5~10倍细土和匀后撒播。盖0.5~1.0cm厚的过筛细粪土,浇透出苗水,再加盖松毛或稻草,至出苗时撤除。
  出苗后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幼苗3cm时,用腐熟人粪尿15~20倍液追肥1次,并精心除草。幼苗6cm时,用0.3% N、P、K三元复合肥溶液或腐熟稀人粪尿进行第2次追肥。
  3分苗定植
  春播弯葱于当年6~7月进行分苗,秋播于翌年3~4月分苗。将幼苗拔起,分为大、中、小3级,采用株距3~5cm、行距10~15cm分级开沟定苗,浇足定根水。葱苗长到30cm左右时,再起苗,按株距3~5cm、行距30~35cm定植。
  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符合GB18407.1-2001标准的微酸性或中性的壤土或砂壤土,深耕细耙,施入腐熟有机肥45~60t/hm2。开宽15~20cm、深10~15cm的平底沟,按预定的株距将假茎部分平放在沟底,叶尖斜靠在沟壁上,排好一沟再取下沟土进行覆盖,以不埋没心叶为宜[2]。
  4田间管理
  4.1水肥管理
  天旱时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排涝,避免烂根死苗。9月以后茎叶生长旺盛期,追施尿素150~225kg/hm2,N、P、K三元复合肥3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施后灌水、培土。以后根据葱苗长势再追肥1~2次,每次追施N、P、K三元复合肥150kg/hm2、过磷酸钙150kg/hm2。
  整个生育期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纯N施用量不得超过225kg/hm2),严禁施用硝态氮肥及以硝态氮为原料的复(混)肥、垃圾、未经腐熟的农家肥、高生物富集性的肥料[3]。采收前1个月内禁施任何肥料,严禁用受污染的水流浇灌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