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
论文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是废除私有制的结果;具有社会性、科学性、一般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人关系的普遍性和个人能力的全面性的产生,要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我们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启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第一,只有用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劳动出发,考察人的片面发展和全面发展问题,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的劳动及其劳动产品都不属于工人自己,结果造成工人生产得越多,他们自己消费得越少;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他们自身就越没价值。工人在劳动中生产的产品不属于自己,劳动本身也不属于自己,这种劳动不是工人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正是由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是在为资本家劳动,受资本家支配,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才导致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抗关系.才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只有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才能使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实现人的发展由片面到全面的飞跃。因此,私有制必须废除,“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目共产主义就是对私有制的否定和“积极扬弃”,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供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把“全部资本、全部生产和全部交换都集中在人民手里”,作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因而成为使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至于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体中,由于废除了私有制,劳动者进行着自由自觉的劳动,享受着自己创造的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各种才能。因此,“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目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更是从未来共产主义废除私有制所必然产生的诸种结果的相互联系中,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把它看作是废除私有制的结果。他认为,在未来社会中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共同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并消除分工和消灭阶级对抗,让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从而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二,具有社会性、科学性、一般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下的劳动是一种对立的、外在的强制劳动,劳动始终表现为令人厌恶的事情。而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是一种“真正自由的劳动”,是一种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而要达到这种状态,使劳动成为“真正自由的劳动”,就必须使生产力高度发达,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并由社会掌管全部生产。因为“物质生产的劳动只有在下列条件下才能获得这种性质:(1)劳动具有社会性;(2)劳动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般的劳动”。劳动具有社会性,就是说劳动是直接的社会劳动,由社会调节全部生产,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劳动具有科学性,是指科学与生产过程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是指人人都获得了劳动的机会,成为劳动者。
具有社会性、科学性、一般性的自由劳动,之所以是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因为劳动的社会性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使财富为劳动者所占有,能被充分用于增进劳动者自身的发展,改变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财富不仅不是用于促进劳动者的发展,甚至反而阻碍劳动者的发展的状况,改变了财富的资本主义性质。“事实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岂不正是在普遍交换中产生的个人的需要、才能、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岂不正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统治的充分发展吗?财富岂不正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啊劳动具有的由社会调节整个生产的特点,又使劳动者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从而摆脱分工对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劳动的科学性,科学与生产过程的统一,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影响和改造着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劳动成了人们的生活基础,并且使得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人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要求人门全面发展以适应生产变革的要求。栩为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进步而发展变革,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人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工人的流动不仅是经常的而且是全面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就要求用那种能适应不同社会职能的全面发展的人,去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以适应生产变换的需要,这是一条不可克服的自然规律。大工业“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由社会调节生产的条件下,劳动者通过自由转换工种和职业,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社会生产力,将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获得巨大的发展,为社会创造出极其丰富的社会财富,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这样一来,社会将生产出足够的产品,可以组织分配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社会劳动生产率将极大提高,就能为人们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供人们用于学习和娱乐,用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成了人生的第一需要,成为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为社会作贡献,并在劳动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时的劳动具有了一般性、普遍性。人们普遍参加劳动,不仅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出充足的自由时间。因为这时的劳动不再是为资本创造剩余价值,而是以满足社会的个人需要为目的的劳动。在同样的条件下,参加劳动的人越多,创造的物质财富就越多,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时间就会相对减少,而用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会增多。因此,劳动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能为人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那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发展来实现个人关系的普遍性和个人能力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人的发展要达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高度,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使个人关系的普遍性和个人能力的全面性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因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人们还只能在缺少广泛联系的狭小范围内活动,所以那时人们的社会联系还不可能是普遍的,还只能带有相当的狭隘性和地域性,人们还难以摆脱封闭和愚昧状态。与此相适应,个人能力的发展虽然显得比较全面,但也只能是简单的、原始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力和社会关系同自己相对立。”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必然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复杂,个人的能力也必然要随之不断发展提高,不断走向全面。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的全面发展过程,认为全面的社会关系和能力体系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而要在资本主义阶段,经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创造出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共同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驱使着人们发生广泛的社会交往,建立紧密而丰富的社会联系。“普遍的需求和供给互相产生的压力,作为中介使漠不关心的人们发生联系。”马克思认为,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通过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相互联系,表现为对他们来说是异已的、独立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人们对这种普遍的交换关系的依赖也就表现为一种物的依赖关系。“这种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从属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创造出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多方面的需求的同时,还创造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一方面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而另一方面,也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