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旅游管理论文>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潜力与发展趋势分析(一)

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潜力与发展趋势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 关于煤炭城市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问题,淮北市过去的开发思路与模式基本上是围绕农业综合开发。从目前采煤塌陷区的自然条件、发展潜力以及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来看,淮北市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总体规划,科学开发,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凸显采煤塌陷地生态优势和鲜明个性,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以促进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潜力;旅游开发;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 赵淑云,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安徽淮北235000
  中图分类号 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070—03
  
  煤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煤炭开采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塌陷、荒芜。严重影响了矿区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治理开发采煤塌陷区,修复其生态环境,成为影响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淮北市采煤塌陷区现状及其综合开发进展
  
  淮北市是皖北平原上的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性城市,1958年建矿。淮北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田分布广,纵横绵延100kin,矿区面积9600km2,探明储量为27616亿t,为华北地区的重要能源城市、国家五大煤炭基地之一。淮北矿区由于煤田可采煤层多而厚,而且多采用长壁冒落法采煤,从而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截至2006年,淮北市因采煤而造成的塌陷土地已达1.6万hm2,且近1/4分布在市郊,约有26万农民失去土地,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5。而且据淮北市国土资源局调研,目前每年仍以近万亩的塌陷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全市采煤塌陷土地面积将达到2万hm2以上,每年新增的失地农民近万人。采煤塌陷地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周围生态环境由陆地生态环境蜕变为水生生态环境,人均耕地锐减,工农业生产用地矛盾日益尖锐,塌陷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呈现负增长。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淮北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为了恢复采煤塌陷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的要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淮北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采煤塌陷地的土地复垦方法,进行不同规模的土地复垦整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淮北煤矿塌陷地复垦整理与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思路,形成了六种开发模式,其中四种为农业开发模式。近年来,虽然塌陷区的第二、三产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农业相比,则相对薄弱。据统计。截止2006年,全市累积治理采煤塌陷土地面积13.06万亩,其中用于农林渔等第一产业用地占近90%。开发农业虽然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得到了发展,但笔者认为,要想更好地修复塌陷区生态环境,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必须改变塌陷区只能用于发展农业的思路,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塌陷地的复垦利用档次,促进复垦后土地的有效利用。目前,淮北市正在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提出“实施绿色家园工程,建设生态矿业城市”的口号。目标是把淮北建设成集现代化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城市。2005年建设国家级矿山公园又申报成功。根据塌陷区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当前,淮北市应抓住建设生态城市和国家级矿山公园这一契机,在深抓其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建设的同时,积极挖潜。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二、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的意义及资源潜力分析
  
  发展旅游是以良好的环境质量为前提条件的。采煤塌陷区普遍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开发旅游。首先,将传统的生产型开发转变为服务型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其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变煤矿区的脏、乱、黑的形象,改善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可以为职工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其次,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淮北市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后,淮北市近1/4的塌陷地分布市区近郊,开发旅游,有利于淮北市良好城市形象的树立、生态城市的实现和国家级矿山公园的积极建设。
  发展旅游,旅游资源是基础。水是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而我国北方城市水资源普遍缺乏。淮北市采煤塌陷地量大面广,积水率高,现形成塌陷水面30多处。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的杨庄煤矿塌陷区的南湖湿地和位于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镇的塌陷东湖湿地占地面积分别为4000亩、6000亩,而且水面深、水质好、离市区不远,这在北方城市中非常难得,是兴建游乐设施、建设湿地公园、发展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
  采煤塌陷地是煤炭城市的特色旅游资源。采煤塌陷地及其整治反映了煤炭开采及对土地、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的影响,是人们了解煤炭开采、塌陷地生态修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场所。淮北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采煤塌陷地的土地复垦方法,进行不同规模的土地复垦整理工作,形成了六种复垦模式,建立了多种生态农业系统。如在稳定深层塌陷区通过挖塘造地、土地复垦、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建立了以水产养殖为主,种、养、加工结合的区域生态农业系统;还有在粉煤灰充填塌陷地发展林业;等等。1995年起,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经全面科学论证,淮北市连续被国家列为“土地复垦示范区”。杨庄煤矿塌陷区湿地公园和烈山洪庄煤炭塌陷区及任圩塌陷区生态林等环境治理生态示范工程被列为环境教育基地,这些都是开展科普旅游、农业旅游的重要资源。另外采煤塌陷区近些年开发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反映了循环经济发展过程,这为开展工业旅游提供了资源。
  随着煤炭的开采,一些矿井因资源枯竭而关闭,但井下的煤炭开采体系、矿井提升、采煤、井下运输、通风方式等保存完好,对人们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开展工业遗产旅游和探险旅游。
  综上所述,淮北市采煤塌陷地发展旅游具有一定资源潜力,只要积极挖掘,发展旅游大有可为。
  
  三、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的发展趋势
  
  1 开发方向:生态旅游。进行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其根本目的是要修复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从这个角度出发,采煤塌陷地旅游发展的方向应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当今,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发展生态旅游不仅能促进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有利于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淮北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属季风气候,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人文景观独具魅力,具备生态旅游的发展条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淮北市城市基础设施和布局日趋完善,并已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殊荣,正在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