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经济学理论>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详细内容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应对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过高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多年来一直采取积极应对行动。2007年9月,胡锦涛在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湖北省是我国首批低碳省市试点区,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特别是加入武汉城市圈以来,咸宁市制定了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是以建设“两型”社会为目标,提出建设绿色咸宁、生态咸宁的构想。为此,咸宁市政府机构和各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本文以湖北省咸宁市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为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咸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近年来,咸宁市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提高效益、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和发挥比较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夯实产业基础,拓宽产业领域,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主要支撑、农业特色鲜明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加快发展工业的同时,着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突破性地发展旅游产业。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完善旅游规划,打造旅游精品。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地热水资源,建设咸宁温泉谷,形成咸宁旅游主导产品;支持九宫山与国内外旅游名山结成姊妹关系,抓好九宫山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生态健身旅游;加强陆水水系环境保护,加快整合陆水湖旅游资源,做好赤壁古战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发展咸安桂竹生态观光旅游。精心设计旅游产品,强化旅游促销,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把咸宁建设成为武汉的“后花园”。

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培育现代物流主体,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加大口子镇和边贸交易市场建设力度。构筑公共信息、物流配送、交通运输三大平台,用五年左右时间,把咸宁建成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法律、会计、信息、设计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加快房地产市场开发,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建筑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2009年,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30.8:36.7:32.5调整为20.8:42.8:36.4,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迅速发展,10年间上升了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随着咸宁市旅游、金融、物流、房产、信息、休闲等等产业的科学规划,整合开发,咸宁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将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碳汇能力强,潜力巨大咸宁市土地总面积981494hm2,其中林地面积561286hm2。在全市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411095hm2,占73.24%;疏林地面积8563hm2,占1.53%;灌木林地91110hm2,占16.23%;无立木林地47452hm2,占8.45%;苗圃地3067hm2,占0.05%。全市活立木蓄积量8768293m3。其中:森林蓄积量8302520 m3,占94.69%;疏林蓄积量45516 m3,占0.53%;散生木蓄积量135271m3,占1.54%;四旁树蓄积283795,占3.24%。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3%。2009年,咸宁市森林年固碳量达到10668627t,农田固碳量达到6473832t,水生生态系统固碳量达到494509t,其它生态系统的年固碳量达到473315t,并且呈逐年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