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基础教育论文>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操作化 生活化 游戏化 故事化(一)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操作化 生活化 游戏化 故事化(一)

详细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而有意记忆的内容反而记不住。幼儿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以数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培养幼儿数学技能的提高。因此,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过程应是幼儿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是幼儿以游戏方式进行的过程。我认为教师应积极创设数学环境,让幼儿在操作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了解数学、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一、幼儿数学教学宜操作化
操作化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如在“绘图分类”的活动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先出示了两个颜色不同而形状相同的图形和两个颜色相同而形状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进行比较,帮助幼儿明确“相同”的含义,并寻找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我给每一个幼儿一组图形,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自主地给图形分类。这样幼儿就能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分类的感性经验。
二、幼儿数学教学宜生活化
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的。如皮球是圆的、手帕是方的、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当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时,我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玩具;当各种颜色的毛巾集中在一起时,我告诉幼儿这些都是毛巾,从而初步渗透集合的概念;游览公园时,我就让幼儿数公园里有多少花,当幼儿数不清时,我就教他们用“许多”来表示,并请他们寻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用“许多”来表示。幼儿举出了许多例子(许多的茶杯、小床、教室等等)。
三、幼儿数学教学宜游戏化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是指把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要求融于各游戏之中,让幼儿从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其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在数的组成中,互换位置关系(是指当一个数分成两个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可互换位置而总数不变。如5可以分成4和1,也可以分成1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