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深化和落实(一)
详细内容
【摘要】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来控制和管理自身的学习行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但是在开放教育的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解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并且尚未得到切实的落实,有待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教育改革
广播电视大学于1999年开始举办远程开放教育,电大在开展远程开放教育之初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育理念,并以此指导远程开放教育的全部教学环节。在这8年的时间里,电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努力地实践“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探索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为电大学生自主化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支持服务。一批又一批的电大学生通过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增加了知识,拓展了能力,提高了学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更好的作用。显然,开放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许多方面不够成熟和完善,单就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方面,就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进。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涵义、理论渊源和改进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杜威在他的教学实验中尊重儿童自己的意愿,儿童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与“以学生为中心” 相对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两种教育理念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在“以教师为中心”理念指导下,唯师为尊,教师是唯一的教学主体,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身份,学生仅仅是教学对象,必须服从于教师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非常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成为教育的中心任务,在教学上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同样一种教学,持不同教学观念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些人认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另一些人则会认为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广播电视大学在远程开放教育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最初是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和协助的作用。
我们认为,仅仅由学生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和协助的作用显然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学习活动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体系和完全由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的狭隘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们主张建立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在这个教学体系中,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控制教学活动,校方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都对教学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控制教学活动。
二、广播电视大学现行教学体系中忽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况
(一)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教学计划
电大办学近30年,一直是以大学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为主。开放教育试点以来,虽然开办了本科专业,但都是与国内其他普通高校合作办学,在专业开设和专业设置方面都要受到合作院校的制约,不能自主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电大作为成人高校,其学员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学习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或者是为了提高学历层次;或者是因工作需要更新、拓展知识。实施远程开放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在职人员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增进知识、增强自身能力的各方面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平台和条件。然而,由于专业开设和设置方面的原因,他们到电大来学习,往往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教学计划,只能勉强将就,只要是文凭就行,至于学到了什么知识和能力都放到非常次要的地位上了。
(二)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所学课程
电大开设的专业(本科、专科)及主要课程都是由中央电大统一规定的,省级电大根据本省特点,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省开课程。开放教育学员入学之后,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但是,这个选择是非常有限的。一是必修课程不能选择;二是选修课程不是很多,所选的余地不大,并且实际上也不让学生选择。各地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为了征订教材和授课、考试、注册等方面的方便,也为了便于管理,一般都是统一选课、统一订教材、统一注册,管理教师一手包办,学生的自主性被湮灭,学生的个性被同化,学生只能服从校方。换句话说,学生在名义上有自主选课权,而实际上并没有自主选课权。
(三)学生不能自主选择考试
广播电视大学的考试是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大部分课程的考试都是实行笔试,而且以闭卷考试为主。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安排考试时间,也不能自主选择考试方法,考试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这与非开放性高等教育没有区别,无法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征和优势。
(四)学生不能完全自主选择毕业
中央电大的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籍8年有效。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计划(本科、专科)学制都是在2~3年之间。根据学分制的原则,学生在8年内的任何时间,只要修完专业要求的最低学分就可以取得毕业证。现实中,很多在职人员选择到电大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看中了这种灵活的学习形式,满足自己对文凭的急需。然而,在实际的办学中,我们看到,虽然学生通过努力在少于规定的2年或者3年时间里修完了所有的课程,达到了最低毕业学分要求,却不能如期拿到毕业证书。其原因一是中央电大在审核学生毕业资格时,认为学生虽然修满了学分,但没有达到2年或者3年的最低毕业年限,因而不能办理毕业手续;二是因为与其他普通高校合作办学,毕业证的发放还要合作高校签字盖章,要受合作高校的牵制,办理毕业证书的手续十分繁琐,毕业证书迟迟不能按期发放。如果学生要想拿学士学位,那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多等上一年半载是很“正常”的现象。换句话说,学生只有按期毕业和延期毕业的选择,并没有提前毕业的权力。从这点上看,还不如自学考试灵活,更不能体现完全学分制的优势。显然,电大开放性教育并没有真正实行自己所宣传的完全学分制,而是在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实践课程和实验
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所有专业,都有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其目的就是要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作业、实验、实习都是学生必修的教学环节。但由于没能充分考虑在职学生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做实验、参加社会实践都必须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集中进行,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给地处边远地区学生带了很大的不便,更重要的是不能结合学生的本职工作特点和工作需要,致使许多实践性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存在意义。这是与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相违背的。总而言之,远程开放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完善。
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的措施和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一场教育教学革命,要通过各个方面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措施来保证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