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交通运输论文>提高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初探(一)

提高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初探(一)

详细内容

摘要: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由以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以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为主转变,逐步提高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有计划、分步骤实现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国内、国际一流水平。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一流水平
  
  近年来,河南交通开创了历史辉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连创新高,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公路总里程、农村公路总里程三项指标位列全国首位,公路密度暂居全国第二。河南已经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支脉,公路、水路、运输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格局。但是,随着国家对土地和金融进行宏观调控,河南交通继续沿袭以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为以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为主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型发展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河南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河南由公路交通大省向公路交通强省跨越。
  
  1.增强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的认识
  
  河南交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高速公路为标志的各项交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但交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河南交通在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都对河南交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省委书记徐光春指出,一个庞大的公路交通体系要健康运行,必须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完备的管理制度作保障,要加强交通工作管理;原河南省省长李成玉指出,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公路建设高峰期已经过去,现在就是要把以建设为主转化为以加强管理为主,以提高道路运营的水平为主,要向这个方面转移。
  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方法,是一个过程。凡是有人群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凡是有人群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社会、组织、家庭、个人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二是管理工作的好坏是决定一个组织的实力和竞争力。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组织能否充分发挥组织内部各种资源的综合效率,从而影响组织在社会上的实力和竞争力。三是管理也是生产力。在有些情况下,资源状况基本不变,加强管理,协调资源配置,优化结构,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当于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而且还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在自己民族文化和历史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短短几十年间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日本人提出了生产第四要素理论,即与土地、劳动和资本一样,管理也是生产要素之一。因此,提高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河南交通强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2.正确处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的关系
  
  李盛霖部长在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时指出:“公路、水路交通行业要改变重增长、轻服务的现象,今后把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为重点”,并在2008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要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由此可见,交通运输部将交通运输行业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今后交通运输工作的发展方向应该以“三个服务”为主。那么,交通运输部提出来的“加强服务”和省交通厅提出来的“加强管理”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之间的关系对于河南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的概念和分类
  管理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管理是通过优化配置和协调使用组织内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各种资源,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既定目标。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就是要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系统各种资源的配置、协调组织使用各种资源,促进交通运输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工作涉及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营管理、交通运输服务、市场监管、财务运行、廉政建设等等方方面面。从管理的性质来说,可以简单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指的是单位自身的人财物管理,通过内部管理,达到高效率、低成本、优形象的目的。比如交通厅机关管理、厅属单位管理以及各企业管理等,这是范围较为广泛的管理;外部管理指的是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行使政府监管职能,对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准入、退出、资质、价格及涉及安全生产等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简单地说,河南交通运输工作中涉及到的管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位管理和政府监管。其中单位管理又可以分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和企业管理。
  2.2交通运输工作服务的概念和分类
  服务是具有无形特征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从服务的概念上可以看到,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服务是一项为集体或别人利益或某种事业的活动,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个人事项的活动。第二,服务是一种工作,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是为了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某种事业的实现。毋庸置疑,河南交通运输系统企业单位就是服务性单位;随着国家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深入,政府机关就是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为人民服务。从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分类的角度对应来说,河南交通运输工作服务可以分为政府服务和企业服务,政府服务包括交通行政事业单位的审批、审核、市场准入等服务。
  2.3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与交通运输工作服务之间的关系
  管理和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管理中寓含着服务,服务中必须加强管理。因此,从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涉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服务主要也应该分为两大类,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与服务和企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
  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也首次把服务型政府写到了报告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管理型(统治型)政府不是没有服务,而服务型政府也不是没有管理(统治),只是管理与服务的从属关系不同。管理型政府是把服务作为实现其统治的一个工具,而服务型政府则是把管理纳入了总体的服务框架之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而实施的监管活动。因此,可以说管理仅仅是一种手段,服务人民群众才是最终的目的。对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应该把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三个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都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标尺和准绳。
  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其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和对象有别于服务型政府机关。我们知道,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对于交通运输厅下属的国有企业来说,它们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不再具有市场的监管功能,而单单是在企业自身运营过程中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运转,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运输企业要把服务作为一个品牌,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获取服务对象生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愉悦,使服务对象更加认可该企业,接受更多该企业的服务,从而获得较高的企业利润。因此,运输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都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河南交通运输企业要通过加大内部精细化管理,降低内耗,减少成本,树立一流的服务品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获得较大的企业利润,才能成为河南交通运输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坚强有力的助推器。
  3.强化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协同理念,推进河南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类起源以来,就具有一定的管理本能。人类对管理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实践过程也经历了一个“协作-协调-协同”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协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通过集合多个人的劳动和能力,使得整体的劳动变得比个别劳动的简单累加更为有效;协调的主要特征就是在集合多个劳动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劳动要素在时间上和数量上的配合,从而实现资源和效率最大化;协同的主要特点就是考虑到了任何一个单位不是孤立、封闭的系统,而是与外界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会影响到一个单位或系统的变化,要通过加强单位或系统内部的“自组织”能力来较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显而易见,河南交通运输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不与外界发生联系的系统。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对河南交通运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如何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推进河南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管理协同功能的河南交通运输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