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控制与防治(一)
详细内容
作者:孙云峰 周建伟 孙忠国
【摘要】针对混凝土现浇板易产生裂缝这一现象,本文从施工振捣、抹面压光等7个方面揭示了裂缝生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从原材料进场、施工工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等9个方面来全面预防和控制现浇板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实际施工实践证明这些防控裂缝的方法措施,具有较强的施工指导意义,为进一步做好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提供了借签依据。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控制
【Abstract】Aording to the phenomenon of easy ourence of crack in the ferroconcrete cast-in-Place floor, this paper reveals the reasons of ourence of crack in seven respects such as construction vibrating and trowel finish for calendering. And it prevent and control pletely ourence of crack in the ferroconcrete cast-in-Place floor from nine respects such as the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control,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struction aniz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The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controlling crack are significant in construction.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further controlling cracks of ferroconcrete cast-in-place floor.
【Key words】Ferroconcrete cast-in-Place floor;Crack;Reason;Control
1. 引言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结构构件中较常见的现象,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和其它新型建材的应用,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坍落度加大,现浇混凝土楼板的约束性增强,混凝土的收缩增大,从而造成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出现得越来越多,因此而引起的质量投诉也较多。这些裂缝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但对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观感却有一定的影响,给住户心理上造成“不安全感”。本文将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出现的部位和形式进行分析,对裂缝的控制和预防和控制的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2. 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2.1形式及其出现的部位。一般情况下,楼屋面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形式多样。裂缝的形态和形状多种多样,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楼板的表面。在较薄的板中,裂缝常沿短尺寸方向分布,也有分布在楼板中间的纵横向裂缝,爆炸型裂缝,预埋管件部位较宽的贯穿裂缝及房间阴角部位呈45度斜裂缝。
2.2原因分析。现浇砼板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设计及混凝土原材料等三方面的原因,不良施工质量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往往占有较大的比例,以下重点就施工阶段现浇砼板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3)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在施工中使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4)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槎;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5)楼面垫层内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如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够牢靠、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水管、电线套管上皮在垫层厚度1/3以内,保护层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6)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众所周知,混凝土具有收缩的特性,产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凝缩”和混凝土内自由水分蒸发所产生的干缩两部分所引起的体积收缩。而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骨料加水搅拌而成的一种非均质的人工石材,其抗拉强度很低,当收缩所引起的体积变形不均匀或某一部位的收缩变形过大,混凝土互相约束而产生的拉应力或剪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现浇板就可能引起裂缝。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7)目前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施工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动荷载、冲击荷载,模板、钢管等周转材料的集中堆放,使现浇楼板因承受高于设计时所考虑的荷载而出现裂缝。
3. 裂缝的控制与防治
施工阶段应该是全面预防和控制现浇板混凝土裂缝的关键阶段。从原材料进场、施工工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隐蔽验收,到后期养护等各方面予以防治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