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会计管理体制>高校后勤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实践与思考(一)

高校后勤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实践与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要]高校后勤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会计管理模式,促进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用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评价和看待这一管理制度,既有利于提高时会计委派制本质的认识,又有利于会计委派制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指国家政府部门、产权单位向其所属企事业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并授权会计人员监督所在单位会计行为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会计管理制度。高校后勤实行会计委派制是高校借鉴企事业单位委派制的会计管理制度对其后勤会计人员进行系统管理、委以重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对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流动进行有效的监督。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数院校先后试行了会计委派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用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评价和看待这一管理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对会计委派制本质的认识。又有利于会计委派制的发展与完善。笔者作为高校后勤会计委派制的实践者,就几年来高校后勤实施会计委派制的积极作用、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探讨。
  
  一、高校后勤实施会计委派制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学校对财务的统一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实行会计委派制,受派会计人员能够按照学校统一的财经政策、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统一合理调配资源的原则,履行自己的职责,将后勤实体的收支、损益、资产变动等情况都纳入学校的整体财务活动,便于学院全面掌握后勤实体经济运行情况、资金使用方向。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宏观控制和集中财力,为学校加大教学科研及其他重点建设的投入提供保障,避免资金管理失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综合设计学院发展的总体布局。克服短期行为,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经费,为扩大办学规模与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
  
  (二)有利于后勤实体遏制腐败行为
  会计委派制实现了单位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的分离和制约,部门领导不能随意干扰被委派会计人员依法行使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权,有利于国家财经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委派会计可以严格把关,防止私设“小金库”,杜绝账外资金的发生和各项不合理的开支,遏制铺张浪费、贪污腐化的现象,依法监督和及时堵塞各种经济漏洞,制止经济犯罪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从财务管理的最前端抵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促进廉政建设。
  
  (三)有利于对后勤实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在现行财务报告披露体制下,会计人员由于与单位间的依附关系,很难保持工作的独立性,实施有效监督,甚至出现内部财会人员完全听从管理者摆布,隐瞒收入,编造假账,对学校提供虚假会计报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使会计人员与实体之间摆脱依存关系,排除人为干扰。有利于会计人员大胆行使《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和权力,对后勤实体整个经济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真实地反映实体的会计业务,控制成本,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核算中遇到的问题,从事后监督变为全过程监督,防范于事前,发现于事中,杜绝违法乱纪行为,保证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后勤实体经营自主权的不断增大以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如:不提或少提折旧从而少计成本、虚增利润,使得实体的资产价值转化为职工的奖金;隐瞒收入,将实体的部分利益中饱私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实体的资产难以得到及时更新和补充。实行会计委派制对于摸清实体的资产和家底,确保学校的总体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委派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与学校主管部门的经常沟通,使其对实体的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充分地了解,制定合理的任务计划,给予实体适当的经营权限和发展空间,避免短期行为,从而保持实体的持续发展能力,遏制学校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