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管理会计论文>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应用(一)

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应用(一)

详细内容

摘要:管理会计(MA)是企业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竞争需求,强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会计;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组织结构
  
  一、银行管理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与财务会计不同, 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股东、 债权人、 监管机构等外部决策者, 而管理会计是为进行决策的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涵盖了财务预算、 成本核算、 盈利分析、 业绩评价、 资产负债管理等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管理会计是建立业绩一流银行的基本前提, 实施管理会计有利于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银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较, 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是立足本单位的经营管理,面向未来算“活账”,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技术, 按照管理人员的需要编制各种管理报告, 为银行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管理决策信息, 控制和评价银行的一切经济活动, 属于“ 经营性” 会计。 二是管理会计的主体主要是银行内部各个责任单位, 对它们日常工作的实绩和成果进行控制、 评价与考核, 同时也从银行全局出发, 认真考虑各项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综合平衡。三是管理会计不受认原则或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和限制, 但要服从管理人员或上级行的需要, 以及经济决策理论的指导和成本效益关系的约束
  
  二、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推行管理会计的原因
  
  1.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
  目前, 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完善,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混业经营的全面推行, 未来商业银行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可以通过探索构建基于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内部资金转移体系, 配合资金转移定价机制, 将利率风险从日常经营业务中分离出去, 交由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化的监控和管理, 从而使日常经营管理部门可以集中精力关注于客户营销和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和发展方面的因素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6年多的时间, 对本国商业银行的保护期已经结束,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抵挡外资金融机构强烈的冲击浪潮, 仅仅外抓重点行业、 重点客户、 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域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内部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加强对财务资源的管理。 对财务资源的管理可以简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商品价格, 另一个是商品成本。只有进行合理定价, 控制成本, 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产品定价的目的是为业银行创造价值, 而价值创造首先要弥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 这必然要求以成熟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为前提, 对某一产品是否提供、 提供数量等进行判断。 因此, 要做到合理定价, 就需要正确确定商业银行产品的成本, 需要应用成本性态分析、 作业成本制、 本量利分析、 责任会计制度等管理会计手段和方法, 建立一种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