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战略>论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一)

论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目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已发挥出重要作用并呈现出显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 经济增长 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和各项政策的放宽,民营经济逐步发展起来,我们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它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民营经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政府限制其发展,到提倡和激励其发展,直到今天大力发展的过程,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现为:
  形成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尽管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支柱,代表着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但是民营经济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目前,在中国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约1000万户,其中国有企业约20万户,另外的98%均为民营企业,还有个体工商户2800万。非国有部门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60%。自1980年以来,非国有部门产值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推动了市场化的进程
  民营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就天然地与市场经济融合在一起。企业以市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
  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国有和集体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大背景下,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的就业空间明显缩小,而民营经济就业持续增长。实践表明,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人员净减少的同时,是民营企业增加了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以计算机、通讯、生物工程和微电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一些民营企业不甘示弱,积极参与。在上海确认的1743户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有312户,占总数的17.9%。在上海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一区六园”内,民营高科技企业占主要部分。在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已从过去的配角转换为主力军,目前对北京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60%。
  形成了独特的民营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文化是一种以经营理念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体的企业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使民营企业在组织管理上实现了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演变,从企业战略上实现了从片面追求产量与低价竞争到注重品牌形象和质量信用的根本性转变,民营企业文化以独特的品位和凝聚力以及创新精神,造就了一批风险意识强、市场洞察力敏锐、敢于创新突破,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
  将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发展民营经济有助于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加速中西部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目前累计有8846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港、澳、台、侨工商界人士率先到老少边穷地区投资扶贫,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民营经济的发展特点
  从民营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民营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寿命延长 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11月,我国私营企业数达297万户,注册资金超过33470亿元。在第五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中,被调查企业的实收资本总额中位数为250万元,比1999年增长了66.7%;实收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重为18.8%,比1999年增长了7.8%。几次调查的对比表明,私营企业的平均经营年数从1993年的5.91年延长到2002年的7.04年。
  发展速度快且平稳 据统计,私营企业户数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产值以年均50%左右的速度增长,税收以年均70%左右的速度增长,就业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
  行业分布渐趋合理 民营经济发展初期主导行业是制造业,近几年逐步向第三产业发展,目前已涉足计算机、通讯、生物工程和微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涌现出一批产值超过亿元的优秀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开始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有一些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制重组,建立公司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确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并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实现了跨越发展。在上海、深圳股市中民营企业尤其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股市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
  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国家取消了一些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政策,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较为宽松的大环境,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和体制的局限,民营经济在加快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产品层次偏低,技术落后 虽然这几年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就单个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技术落后的情况。据对某省私营企业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先进性一般,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只有4.79%,中等水平的占41.01%,落后的占54.2%;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占36.23%,中等的占61.68%,落后的占2%。从企业产品科技含量来看,有18.13%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高,67.71%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一般,其余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短缺 从民营企业的人员状况看,一是人员素质不高,大专以上学历者偏少,从业科技人员不到30%。特别是有些企业“老板”的综合素质不高,这包括他们的经营思想、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学识修养、职业道德等素质不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求。二是急需人才,尤以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最为急缺。34%的民营企业认为在引进人才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高素质人才不愿到民企工作,从而影响一些企业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