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战略>论服务企业虚拟经营战略的研究视角(一)

论服务企业虚拟经营战略的研究视角(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旨在对服务企业虚拟经营战略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视角甄选进行初步探讨。结合服务企业经营和企业虚拟经营的特点,首先对服务企业虚拟经营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然后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混序组织范式与自组织范式两个整合研究视角;最后以旅行社为例,对上述两个研究视角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服务企业;虚拟经营;研究视角;旅行社
  
  一、绪言
  
  网络经济时代的市场准则和VT的迅速发展,使得虚拟经营作为一种通过非产权合作,使得存在于其他组织的资源或竞争优势为本组织所用的方法和一种有效满足顾客动态需求、赢得市场的战略,为全球所瞩目。根据对传统企业的经典分类方法,企业可以划分为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两种。因此,对于虚拟经营战略的研究也可以分别以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为“内核”进行研究。
  但是,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于虚拟经营问题的研究基本是以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并未区分制造企业虚拟经营战略模式和服务企业虚拟经营战略模式。其实,由于服务企业经营过程的时效性、体验性、伴随性、交互性等显著特征,使得服务企业的虚拟经营战略模式与制造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产业布局均呈现出由制造产业转向服务产业的趋势,服务企业虚拟经营的态势日渐明显,服务企业虚拟经营战略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了当今学术界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门学科的研究视角是对其研究对象所做的一整套基本假设,这套假设确定了该学科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方法、推演途径和基本逻辑。目前,对于企业虚拟经营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针对服务企业虚拟经营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为系统深入地探讨服务企业虚拟经营问题,首要工作便是确定合适的研究视角。
  据此,本文将以服务企业为研究“内核”,对企业虚拟经营战略模式的基础性问题——研究视角甄选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为更加深入地研究服务企业虚拟经营战略问题打下基础。
  本文的研究将在以下的服务企业虚拟经营概念上展开:具备互相依存、共同成长特征的服务企业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通过模块和构件分工、服务技术标准共享等方式,对伙伴服务企业的核心能力资源进行外部整合,以迎合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的经营模式。
  下面本文将结合服务企业经营和企业虚拟经营的特点,首先对服务企业虚拟经营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然后提出并初步论证服务企业虚拟经营战略的两个研究视角: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的整合研究视角、混序组织范式与自组织范式的整合研究视角;最后以旅行社为例,对上述两个研究视角进行理论分析。
  
  三、服务企业虚拟经营的特征
  
  1 服务企业虚拟经营需要实现服务技术标准的动态统一和外部网络的模块整合
  服务企业的产品特点和技术需求不同于制造型企业。从产品特点来看,服务企业的经营对于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依赖性较低,其竞争优势的构建和维持更多的是依靠客户满意度的实现和忠诚度的建立,其产品特色构建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客户完美体验的实现。从技术需求来看,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风险比制造型企业更大,其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偏低,且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很快丧失先行优势。故此,服务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动力,大多数转而选择低价竞争战略。
  据此可知,为成功实施虚拟经营战略,服务企业必须首先构建本行业内的服务技术标准,在虚拟经营伙伴之间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和共享等方式,实现服务员工的动态平衡;其次还要通过企业共生、技术联盟、企业集群等方式对本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网络的模块化整合,保证各服务企业主体形成新型的竞合关系,降低服务企业产品创新的系统性风险。
  
  2 服务企业虚拟经营需要实现公司组织结构的自我运作机制设计
  服务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经营理念不同于制造型企业。从运作机制来看,服务企业的产品无法预先生产完毕,而是需要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随时提供,因此,服务企业的运作过程就具备了很强的时效性和伴随性,这种特征需要服务企业的各级员工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从经营理念来看,服务企业需要客户提供良好的消费体验和服务享受,因此,服务企业的经营过程就具备了很强的体验性和交互性,这种特征需要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能够满足客户多变的消费偏好,并可以随时进行动态调整。
  据此可知,拟采取虚拟经营战略的每家服务企业都必须首先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设计合适的组织结构,并制定出能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虚拟经营自组织”;然后,在自身与伙伴服务企业之间构建“虚拟经营供应链”,进而升级成为各个服务企业赖以生存的“服务企业虚拟经营系统”。
  
  四、服务企业虚拟经营战略的研究视角
  
  1 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的整合研究视角
  根据波特对于企业战略的分类,低成本、差异化和集中化是三种基本战略类型,成功的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选择其中一种作为自己的战略经营模式。即使有部分企业采用了两种战略类型,也很少有同时采用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因为一般而言,同时获取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竞争地位通常是互相抵触的,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往往意味着企业总成本的提高。波特的“夹在中间”理论认为,同时追求低成本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容易使企业陷于“夹在中间”的困境而只能获得低于平均水平的利润。
  对于一般性企业而言,在虚拟经营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归核化”策略,即仅保持自身的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再通过技术联盟、企业集群、战略联盟和动态联盟等形式与伙伴企业组建成网络化创新价值链系统。这样一来,网络化创新价值链系统中的各服务企业都可以专心从事自身的优势业务,从而获得低成本竞争优势;同时,虚拟企业还能够借助虚拟技术(VT)和信息技术(IT)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知识和信息的动态共享,设计、生产和供应符合客户偏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对于服务企业的虚拟经营过程而言,以上低成本和差异化双重竞争优势的获得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服务企业的经营资源多半属于技术、信息、思想而非物质资源和能源,这类资源在虚拟经营系统各企业之间的传达和共享过程基本能够做到不产生额外成本。因此,服务企业虚拟经营的低成本优势表现得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