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文化>解析新工业化道路中企业文化建设(一)

解析新工业化道路中企业文化建设(一)

详细内容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是我们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感觉到它的真实存在。文化在我们生活当中总是以形式各异的其他物质为载体以表现其伟大的无形存在,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在当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与文化在发展中逐步融合,从上个世纪企业的粗犷型发展到当今乃至以后逐步向精细型发展的逐步转变中,许多管理方面的学者以及企业界英豪,在为企业发展是否能在文化领域寻找新型的发展空间而处心积虑地探索。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在寻找多方位文化的需求,而为今后的企业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寻求一种外在的文化力量,从而激发企业发展的内在潜质。
  一、企业文化实质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全体成员都认可并严格遵守的原则、政策以及价值观,并且这种氛围的形成能够使全体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自一个企业的内部,企业文化规定了人们在组织内的行为方式和表现方法。企业的文化诞生于企业经营的政策与原则之中,在特定行为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过程中成长。而且,当一个企业真正经历过成功或者失败之后,它才能够真正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含义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巩固。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有时候也记述了企业文化的部分内容。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文化是以无形的形式出现的,它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而且经常表现于企业领导者的言谈举止之中。企业文化存在于所有的企业之中,无论它是否能够明显的表现出来。
  二、 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精神控制和宗教化统治的功能,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磁场,具有强大的磁化作用、同化作用,通过求同去异(剔除难以同化的顽固分子)、求同避异(不认可企业文化则禁止入内),把企业组织中各种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学历、不同爱好、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脾气性格、不同目的的成员同化凝聚为具有共同追求、方向一致、锐不可挡、勇往直前的战斗团体,使企业从胜利走向辉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管理相结合,把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换句话说,企业的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和管理模式的内涵就集中体现在企业文化上。相对西方具有浓厚个人主义色彩的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更强调团体精神、主人翁精神。政治性与经济性统一是中国企业的特征,我国传统思想、传统文化更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企业。
  2.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旗帜,是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柱;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内涵的外部反映,其良好与否决定能否被社会所认可,是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企业形象又正是企业文化的内涵之一。良好的企业精神扎根于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和凝聚力。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3.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方式,它主要从感性因素出发,来充分调动企业中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通过精神上的趋同而导致行为上的一致。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性,不仅依靠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约束着企业员工的行为,还要通过无形的文化氛围来规范企业职工的活动。为了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现代企业不能没有规章制度,但是单纯依靠规章制度从外部保持生产经营秩序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国家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社会道德观念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一样。企业也必须依靠观念形态的东西维系企业职工的心态,提高职工自我约束力,保持企业内部各要素间的相对平衡。如果说企业规章制度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直接约束功能的话,那么企业的文化氛围就体现了企业文化的间接的约束功能,这种约束虽然是间接的、无形的,但它一旦形成,在一定意义上比直接约束的作用更大,企业规章制度只能规定劳动纪律而不能规定职工的劳动态度,而企业文化氛围则可以引导职工的劳动态度和行为取向。
  4.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它是企业上下全体职工的内在的认同。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在企业文化的统驭下企业所赢得的每一份成就和荣誉都饱含着每个为之奋斗的职工的心血与汗水,使他们为之自豪,这种荣誉感与归属感是紧紧联在一起的。在企业的日常生活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人际关系,领导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密切合作、互相尊重,使企业成员对企业产生一种依恋之情,久而久之,这种依恋之情就形成了人们的一种心理沉淀。正是在职工中形成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依恋之情,使企业产生了强大的磁性效应,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一种根基牢固的企业文化也就从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