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力和生产手段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的产物,它以关注和保障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存权、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和中心。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和员工在无伤害的环境中劳动,并获取报酬的客观需要,是企业制度和员工自身安全的需求,是安全意识、安全措施和安全行为习惯的相互统一,是保障员工个人和家庭幸福生活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安全文化;和谐发展
1 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力和生产手段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的产物,它以关注和保障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存权、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和中心。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和员工在无伤害的环境中劳动,并获取报酬的客观需要,是企业制度和员工自身安全的需求,是安全意识、安全措施和安全行为习惯的相互统一,是保障员工个人和家庭幸福生活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简言之,可理解为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习惯。
2 建设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建设安全文化是国家经济科学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是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客观要求决定的。就我们企业而言,虽然近几年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重、特大事故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我们作为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同时也属高危行业,面临安全管理的难度就显的非常大,这主要是由以下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决定的:
(1)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
(2)作业时间、内容和环境多变。
(3)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管理过程复杂。
(4)立体交叉作业(高桥、隧道、地铁、深基坑、高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5)劳动力密集、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6)人员流动性大、分包作业多、员工技能参差不齐。
(7)本企业员工和分包队伍之间的文化差异,易造成文化冲突。
(8)企业大讲特讲安全生产,员工、作业人员却对安全熟视无睹,不珍惜自己的宝贵生命。
以上都是企业需要在平时生产中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容易造成事故的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消除隐患,加强对员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的能力。同时增加安全经费投入,建造相对安全的作业环境,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