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公共政策>突发公共事件中强化政府诚信责任的途径(一)

突发公共事件中强化政府诚信责任的途径(一)

详细内容

  摘 要:政府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面临着“以人为本,诚信至上”的新观念、新体制、新机制的挑战。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总要求,各级政府只有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加强行政诚信建设,从根本上提高社会公信度,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增强诚信意识,完善制度保障,理顺行政体制,坚持民主决策,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沟通协调,完善责任机制,强化监督制约,全面公开信息。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诚信;途径

  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诚信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公众心理期望的变化,各种信息的作用和社会舆论的发展,公众对政府的诚信要求会越来越高。政府诚信水平、服务水平、公共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增强诚信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树立起政府的诚信形象,就必须要增强各级政府及广大公务员的诚信意识。要全面加强诚信教育,牢固树立政府公务人员执政为民、诚信敬业的职业理念。中国正在全面加快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各级政府要尽快实现由原来的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广大公务人员要彻底摆脱“官本位”意识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全面体察民情,真心体恤民力,诚实守信,实实在在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要坚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凡是答应群众的事,都必须坚决办到,对群众作出的每一项承诺,都必须不折不扣地兑现,同广大人民群众要以诚相见、坦诚相待。
  
  二、完善制度保障
  
  行政领域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法律法规和其他各项制度的支持,加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诚信建设也概莫能外。目前,中国有关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尚处在逐步完备阶段。由于缺乏处置经验和应对能力,中国还缺少许多有关危机管理的具体规定,有些制度规定甚至还存在着冲突和抵触,导致政府机关在实际处置危机时,要么无法可依,不知所措,要么难以选择,不知如何执行是好,表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就是政府严重缺乏诚信,政府不能取信于民。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快各项制度建设,在政策和制度出台之前,首先要自上而下认真倾听民众的呼声、专家学者的意见。
  
  三、理顺行政体制
  
  一个诚信的政府必然是一个事权明确清晰、职责定位科学、职能运行良好的政府。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受社会利益结构变化、社会权力转移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位、错位和越位现象,从而使政府失信于民。我们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明确上级和下级的职责范围,在保证中央统一协调指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全国上下快速高效地应对危机。要进一步明确部门间责职划分和事务界限,严防在危机到来时,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现象,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面前必须做到协调一致、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我们要科学完善危机管理体制,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出现时,各级政府反应迅速,组织救援及时,信息发布畅通,各项应急公共服务全面到位。只有科学地理顺关系,实实在在地转变职能,踏踏实实地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效率,各级政府才能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履行好诚信责任。
  
  四、坚持民主决策
  
  决策,是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核心。突发公共事件,一般指突然发生,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和法律制度、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已经或可能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公共事件[1]。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高效的处置决定。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政府无疑是百姓最为信赖的坚强后盾和精神依托,这就对政府的正确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在事件管理中的决策,不仅直接关乎事件的处置结果,而且也关乎广大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如果我们在决策时主观随意、甚至搞长官意志,或者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拿不出科学有效的应对办法,欺瞒民众,就会导致政府公信力的明显下降,使政府的诚信受到巨大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要规范决策的程序和要求,在突发公共事件决策管理中,要始终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先导,坚持以人为本,对事关事件处理的重大问题都必须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绝不能搞一言堂或者拍脑袋决策。同时,要建立决策绩效考核制度,严格考核评定,明确决策责任,确保科学决策。
  
  五、严格依法行政
  
  突发事件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全和利益,为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各级政府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政府的行政行为依法进行规范,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懈怠,并使受到不法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权利及时得到补偿,而且也在于保证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率,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使政府的工作赢得社会的信赖。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各级政府只有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有效保证应对工作的规范有序和协调统一,避免行动的盲目和措施的混乱,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有效处置危机,在紧急状况下,还有可能对公民合法权利作必要的限制,这就尤其需要政府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遵守法定的操作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执法的不公和错误,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维护好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政府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