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农产品商务平台开发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农产品信息流通不畅、损耗大和交易成本高等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搭建基于GIS的农产品商务平台,研究其系统设计、GIS数据组织和集成、功能实现和其开发方法等问题,目的是为了利用GIS的存储和处理地理信息的强大能力,共享农产品流通各主体信息、协调各方行为,从整体上优化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效益。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农产品流通; 农产品商务平台
Abstract:The problem such as poor information flow, loss of large, higher transaction costs that exist in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eriously constrains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is ques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building the GIS-bas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business platform ,studying its system design, the GIS Data aniz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the functions, the method of exploitation and so on, aiming at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by using formidable ability of memory and processing geography information of GIS ,which can realize information sharing among the different bodies of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ll actions coordinatio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ptimization of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gricultural products business platform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长足发展,现已成为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高效畅通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尚未形成,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损失率高,信息流通不畅、损耗大、交易成本高等问题非常严重。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生鲜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损失率达25%-30%。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损失率不超过5%,而美国仅为1%。如何实现信息高效流通,建立畅通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生产者、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多方共赢是当前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对协调农产品流通主体间的行为、减少损耗、提高流通速度和效益的探索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1]
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地理分析和空间分析的能力,能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功能进行各种辅助决策。
近年来,GIS已经在现代物流中广泛地应用,物流企业纷纷基于GIS和结合GPS、射频标识等技术建立物流管理系统,实现对物流的可视化、实时动态管理和辅助。由于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新鲜度对地理空间具有很大依赖性,具有空间尺度和空间特征,把GIS技术融入到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过程中,能更容易地根据农产品的供求情况和保质期限等处理配送中的运输、仓储、装卸等各个环节,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容量的设计、合理的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行走路线的选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支持配送方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消耗。这里利用GIS的相关原理,结合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搭建基于GIS的农产品商务平台、并实现其功能设计和开发方法。
二、GIS及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利用现状
农产品流通也是物流的一种,具有物流的基本特征,是农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但是,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新鲜度是其重要标准,准时快速是农产品物流的重要要求。农产品物流对地理空间具有很大依赖性,具有空间尺度和空间特征,这种特征为GIS技术与农产品物流管理技术的集成提供了基础,使得二者集成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发达国家广泛地利用GIS等技术改善其农产品流通情况,提高效率,减少损耗,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GIS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一)企业各自建立商务平台,信息共享程度低
一些物流企业,特别是一些第三方的农产品物流公司,利用GIS建立物流管理系统,希望解决农产品物流中耗时、损耗大的问题,然而效果却不大明显,这是因为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参与者具有其特征。虽然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多种流通模式,包括自营配送、农民加企业配送模式、现代农村供销社配送模式、农产品的共同配送与第三方配送等,但是我国的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参与者主要有农产品生产者、运销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普通消费者等。现有的一些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的参与者一般是运销商、批发市场或者超市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企业实体建立的,这些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仅仅限于此一个或者几个企业所掌握的信息,其服务的对象理所当然地也仅限于此一个或者多个企业。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问题的根源在于众多的参与主体之间信息不能共享,无法形成有效的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并由此造成的交易成本高,流通效率低。[2]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问题是个整体的问题,不能通过局部几个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系统而得到根本的解决。要很好的解决当前农产品流通的问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统一的农产品商务平台,帮助各个参与主体的信息共享,协调各个参与主体的活动,促进交流合作,促进统一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形成。基于农产品的鲜活性,生产上的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把GIS技术和农产品交易平台结合,搭建基于GIS的农产品商务平台成为必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