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载波技术在用电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一)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新的电力市场的建立,电力负荷监控系统,已经由单纯的“控制到户”,发展为负荷管理系统,而目前此套系统普遍采用无线电通道,由于无线电易受地形和空间干扰的影响,而电力负荷监控系统通信信道的一种补充通讯通道──电力载波通信,目前随着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较详细介绍了电力载波负荷管理系统结构、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关键词:电力载波 技术 应用
我国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管理,目前普遍建立在电力负荷监控系统上,即在原系统上增加抄表功能。随着用电结构变化逐渐扩展到关口和低压侧电力用户,从而实现对关口点、35kV及以下关口点和各类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监控管理。并从功能上进行不断扩展、完善,满足电力管理部门各种需要。
1、电力负荷监控系统的现状
从1990年开始,用电部门为了落实计划用电政策,都相继组建了各自的负荷监控系统,大部分地区采用无线电方式组网,称为无线电电力负荷监控系统,其中也有少数地区采用音频、市话和电力载波方式组网。无线电电力负荷监控系统国内已经有不少厂家取得入网证,并且有一定生产和应用规模,成为一种成熟的产品,在用电部门计划用电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无线电电力负荷监控系统虽然是一种成熟技术,但是受地形及通信界面、空间干扰及运行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大面积推广,特别是在山区推广存在一定困难。
2 电力市场对负荷监控系统的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市场进程的加快,用电结构和供用关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给电力负荷监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供电企业要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就要加强配电和用电管理自动化,实现“营配合一”工作。作为技术管理手段之一,电力负荷监控系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扩展和完善:
2.1 功能上实现远方抄表(RS485,RS232接口),电能表缺相,最大需量,功率因数,TV、TA回路监视,用户各分路开关状态、用户端电压监视。
2.2 公用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的各种运行参数(开闭锁、线路上开关)的监视控制。
2.3 系统要配合计划用电做好削峰、填谷、负荷监控、负荷分析、负荷预测和负荷平衡工作。其次用于电价预测和电量的结算,配合电量电费计算方便用户预购电量,实现营业抄收自动化,再则为报装提供所需运行资料,为配网运行管理提供数据,为用户需求侧管理服务。
只有为用电管理部门和电力用户提供及时可靠、准确、完整的信息,才能充分发挥负荷监控系统的作用。
3 电力载波负荷监控系统的特点
众所周知,用户要用电必须用电线把电引到使用电力的地方,这样只要是电力用户(注:以下电力用户简称用户),电力部门就与用户之间有一条通道,如图1所示,若把用户比做树叶,供电部门比做树干、树支的话,电力线网络结构为“树形结构”,电力部门在树干上(主网)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通信。而充分利用这条通道,使树支层(配网)建立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通道,是一项很有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的工作。
目前电力系统在树干层(主网)使用的通信方式有无线电、有线、载波、微波、光纤、卫星数字通信等,都是用于35kV农网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主网。本文介绍的电力载波技术是指如图2所示的35kV、10kV配网和380V、220V低压网实现的载波数据传输。
该系统利用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通信手段,有机的结合了计算机网络和载波技术,系统涉及数据流安排、容错技术、软硬件可靠性、噪声处理、抗干扰、产品质量等诸多方面。电力载波技术采用配电网零序载波注入传输技术,注入功率很小,不需加阻波器。传输速率600bps,信号传输只限于计算机数据,并且只在本级配电网内传输,充分利用电力线路通道,节省资源,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