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政研究论文>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一)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为确保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顺利推进河南省漯河市财政局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及体制要求的现代财政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经国务院批准,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继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的又一项重要财政管理改革,是建国以来预算科目最大的一次改革,河南省漯河市财政局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实施中周密部署、统筹规划,从制度制定、人员培训、技术学习、数据转换和信息反馈等方面入手,确保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能够基本实现“体系完整、反映全面、分类明细、口径可比、便于操作”的改革目标;回答了“钱是怎么来的,用到了什么地方,具体怎么用,用的是否理合法”的问题;为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宏观决策和财政监督提供了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
  
  (一)收入分类
  按照全面、规范、细致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的要求,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将原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都统一纳入政府收入分类体系,进行编码,并按照科学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收入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收入等,改革后分设类、款、项、目四级,形成了一个既可继续按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分别编制预算,又可根据需要统一汇总、分析整个政府收入分类统计的体系。
  
  (二)支出功能分类
  为更加清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不再按基建费、行政费、事业费等经费性质设置科目,而是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预算的要求,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分别为17类、170多款、1100多项。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新的支出功能科目能够较系统清晰地反映政府支出的内容和方向,有利于解决人大代表多次提出的支出预算“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问题。
  
  (三)支出经济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体系主要是对原来的支出目级科目作了扩充和完善,按照简便、实用的原则,并设类、款两级,分别为12类和90多款。类级科目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支出、赠予、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和其他支出等。款级科目是类级科目的细化,主要体现部门预算编制和单位财务管理等有关方面的要求。全面、明细的支出经济分类是进行政府预算管理、部门财务管理以及政府统计分析的重要手段。
  
  二、为确保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顺利推进,我市所做的准备工作
  
  (一)周密部署,制定方案和制度
  为了组织做好全市预算执行新旧科目数据转换工作,河南省漯河市财政局制定了《漯河市本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执行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工作步骤及流程,细化了职责,排定了时间,并对县区改革实施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方案考虑缜密,安排得当,从细微处入手,按照谁发文谁转换的原则进行,大大加快了数据转换工作的进度,提高了数据转换的准确性,确保了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精心组织,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党组成员和各业务科室学习文件精神,对漯河市开展此项工作进行研究,并决定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列入本年财政机关重要工作日程安排。二是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担任组长,各业务科室为成员,并在预算科下设办公室,牵头负责工作开展。三是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财厅组织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培训班和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让人人掌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为改革打下扎实基础。四是我局领导主持召开局中层干部会议,认真传达并贯彻落实有关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的讲话精神,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布置,要求各科室认真学习掌握政策,互相协调,团结一致,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五是由预算(国库)、信息中心联合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及其财务负责人分期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培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是对这次培训方案最好的诠释,质量是此次培训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培训的最终结果是要为改革提供人员基础,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本掌握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