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其它相关>九江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一)

九江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通过对九江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现状的调查,从银行、社会、中小企业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通过解决九江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使不断发展的九江中小企业成为九江市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贷服务;对策
   
  一、现状——九江市大发展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至2004年末,九江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1.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7.4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71.49亿元,票据融资6.76亿元,其他5.44亿元。据我们调查,中长期贷款以基本建设贷款与技术改造贷款为主,发放对象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与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公司。而短期贷款中的乡镇企业贷款6.14亿元,民营及个体企业4.09亿元,二者合计10.23亿元,其发放对象即主要是本文讨论的中小企业,仅仅占九江市全市贷款总额的4.07%,这一方面与中小企业对九江经济的贡献极不相称(贡献了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也凸现了中小企业融资之难。作为融资的另一主要渠道——票据融资,2004年底的余额仅6.76亿元,占九江市全市贷款总额的2.7%,说明九江市本地企业还比较少使用该项业务,商业银行在九江拓展该业务还大有潜力,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我们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其直接表现尽管是银行信贷服务功能的不到位,但是提高银行的信贷服务功能,不仅仅是银行自身的问题,应当从银行、社会、中小企业等多方入手,只有整体改善九江市的金融环境,促进现代化的金融制度及其相关体系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九江市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水平,使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二、制约九江市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环境因素分析
  
  1.转型中的商业银行信贷制度。九江市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作为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之中,远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在计划经济时期,各家银行缺乏经营约束,纷纷争要贷款指标,层层倒逼的结果是银行积压大量不良贷款。而市场化改革之后,各家银行随着总行发展战略的转移、贷款管理权限上收,信贷业务转向了面向大企业的发展战略,限制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发展;同时,对所谓“违规操作”的严厉追查,转型过程中实行的“减员增效”政策,以及在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时形成的逐笔考核和终身追究的近乎苛刻的信贷考核制度,使信贷员普遍形成了对中小企业“多贷不如少贷,少贷不如不贷”的惜贷思想。
  我们认为,从企业倒逼银行放贷到银行慎贷的转变说明商业银行对安全性这一经营原则的重视,但从“慎贷”走向“惜贷”则违反了商业银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性统一的经营原则,过分强调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原则,而忽视了效益性原则,这既不符合商业银行业自身的利益也极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长此以往,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将受到影响,而金融服务于经济,金融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功能也就无从发挥。
  2.社会信贷服务配套功能的缺失。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功能的完善有赖于社会、银行、中小企业三方共同努力。目前,九江市与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功能有关的投资担保机构、信用评估机构的社会化发展几乎空白。由商业银行自身来承担信用评估,工作量大,企业情况复杂,信贷员往往感到十分棘手。而没有投资担保机构,往往又会使大量的中小企业告贷无门,商业银行想贷而不敢贷。
  因此,目前九江的投资担保业、信用评估业的落后现状已经成为九江市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服务、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限制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规模与效率,减缓了九江市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速度。
  3.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
  (1)中小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至2004年末,九江市民营企业户数达5853户,同比增长26.1%,上交税金11.58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3.1%,九江财政增收的6.5亿元中,民营经济贡献了3.95亿元,贡献率达60.8%。2004年九江上交税金百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达151户,从数字可以看出,九江的民营企业已经在九江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对上述数据分析后,我们发现:九江市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很弱小,企业户均纳税额不足20万,如果剔除九江清源集团、信华集团、九针集团等151户纳税超100万元的重点民营企业,户均纳税额还会低很多。这说明九江的民营企业单个企业的规模偏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2)中小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发放原则——真实票据原则,一直是商业银行在流动资金贷款发放时恪守的原则之一,但目前我市大多数民营企业受制于经营规模与经营的业务品种,无法提供有效的商业合同、商业订单或银行对该业务的前景难以预测,使商业银行无法根据企业的业务状况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能够获得银行流动资金支持的只有那些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如市区的大多数房地产项目,一般能得到银行信用的支持;或经营前景比较明朗化的企业,如原彭泽中行曾多次运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为彭泽蓝鸟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融资,多笔业务并无一笔形成不良资产,就是真实票据原则运用的成功实例。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制约了银行信贷的发放。
  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信贷服务问题,融资困难主要受制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他的因素,比如财务管理、企业规划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功能。
  
  三、九江市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金融内部环境的改善
  1.重新设计信贷员绩效考核制度。我们认为,在体制转型后,各家商业银行应当重新设计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的信贷员绩效考核制度。要充分重视“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原则的统一,建立与股改后的体制相适应,又能充分调动信贷员放贷积极性的动态薪酬结构已迫在眉睫。原有的信贷员工资制度严重地制约了信贷业务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信贷员薪酬结构应由固定工资为主的工资结构转变为以固定工资为辅,与信贷员相关的贷款利息收入挂钩的奖励工资为主的工资结构,将逐笔考核、终身追究转变为不良贷款比例管理。
  2.建立中小企业授信额度制度,简化信贷审批环节。借鉴大企业授信额度制度,尽快建立中小企业授信额度制度,方便客户办理小额流动资金贷款。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客观评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合

理确定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对中小企业的授信等级和额度,要依据其经营效益和信用等级等方面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对优质中小企业及时授信,企业在有效期和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对信用等级优良的中小企业要积极给予信用贷款支持;要逐步建立和推广贷款办理时限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信贷审批效率。
  授信额度的权限应下放给信贷员,并与信贷员绩效考核相结合,与信贷员工资奖金挂钩,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部门负责额度审批,后台跟踪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风险。
  3.发展票据贴现市场,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机制。九江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票据贴现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也不仅仅能提升九江市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功能,对于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配合九江市经济发展战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在票据市场的建设过程中,将会面临两大主要问题,一是当地人民银行的主导作用,九江市人民银行应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在九江建立票据贴现市场。二是市场运作人才与票据贴现人才的培养,目前,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熟悉票据贴现业务的人才都不多,在这一点上,加强银行与企业、银行与高校的横向联系,加强票据贴现业务的培训,提升银行业务人员与企业财务人员的票据业务水平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