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折算风险的管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 汇率波动的不断加剧,外贸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时,面临因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折算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折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阐述企业不同折算方法下折算风险的衡量与估算方法,提出企业管理外币折算风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折算风险 折算方法 风险管理
一、折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外币折算是外贸企业所必须的一个会计处理过程。因为企业需要在每个给定的会计期间编制整合整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将以外币表示的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某一汇率折算为本国货币,便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在将外币折算为本币的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会引起企业账面价值的变化,即外币折算风险。
自从2005年7月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断加大,外贸企业因汇率的剧烈波动而面临着巨大的外币折算风险。虽然折算风险是一种名义风险,对企业外币资产和负债所进行的会计处理,只改变企业的账面价值,但是外币折算对企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实践中,公司账面盈利性与公司经营乃至于公司价值是相关的。企业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算,把与汇率有关的收益和损失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会影响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布的财务报表的数值,它是公司对外公开的主要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公司分析所依赖的主要基础材料,它反映的内容关系到企业在外界中的地位与名望,因此折算风险的影响可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下降和股价下跌,从而带来筹资方面的障碍。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强对外币折算风险的管理。
二、外币折算风险的衡量与计算
1.外币折算风险的衡量。企业进行外币折算时,主要使用当前汇率和历史汇率两种。由于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性质的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折算方法,折算方法的不同所产生的折算风险也不同。
(1)在流动和非流动项目法下:指将资产和负债项目分为流动项目和非流动项目,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按照当前汇率折算,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按取得或形成这些项目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在这个方法下,折算风险用折算后的流动资产与折算后的流动负债的差额来表示,即将流动资产和负债用当前汇率折算,两者之差就是企业面临的折算风险。
(2)在货币和非货币折算法下:指将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划分为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两大类。货币性项目是指那些代表一定数额索取权,以及一定数额应支付义务的资产和负债。非货币性项目是指那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资产负债,例如存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其折算风险一般用货币性资产与负债的的外币差额来衡量,具体表示为货币性资产与负债的差额与汇率波动幅度的乘积来表示。
(3)在时态折算法下:时态法是货币和非货币折算法的一种改进形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存货和投资的处理。这时外币折算是对计量这些项目的货币名称的重新表述,它只能改变被折算项目的计量单位。这种方法下折算风险与在货币和非货币法下基本相同,主要在于对存货的不同判断。如果存货按成本来计价,则折算风险与在货和非货币法下的折算风险相同;如果存货按市价来计价,那么折算风险则要把存货给加上。
(4)在当前汇率法下:指所有外币资产负债项目和损益项目,都应用当前汇率进行折算,对收入和费用项目,一般按确认这些项目时的汇率折算,我国目前也采用这一方法。在现行汇率法下:因为所有的资产与负债都是用的当前汇率折算,用资产减去负债的外币差额来表示外币折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