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其它相关>浅析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一)

浅析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一)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势必存在着各类财务风险,惟有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在经营活动中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Abstract:Along with the health reform unceasing deepening,in medical service market petition intense today,inevitably has each kind of financial risk day by day,only has the financial control mechanism which the establishment,the consummation and it adapts,can in management effectively the guard and the control finance risk.
Keywords:Hospital Finance risk Guard and control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的卫生投入重点也在发生转变,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院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目前财政资金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外力,走负债经营的路子,这样势必存在着各类财务风险,惟有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在经营活动中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1.医院财务风险概述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导致偿债能力降低。医院财务风险根据其财务活动的分类相应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的风险。
2.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医院财务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市场逐步放开,各类医疗机构陆续兴办,现实或潜在的竞争者其竞争策略的变化,造成医疗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国家卫生补偿不足,药品利润空间逐步压缩,医疗收费价格不合理等情况都对医院收支结余产生重大影响,加上医院建设自筹资金的比例过高,因此只能借助于负债筹资,这些都给医院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消费需求也日益提高,疾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使得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符合患者需求,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医院财务造成风险。
2.2医院财务微观环境的不确定性。
2.2.1从投资上看,目前不少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和更新时,缺乏投资项目的效益分析评价,其可行性分析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导致盲目购置、更新固定资产或投资项目工期长、资金回收慢、投资效果差,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缺口不得不用流动资金来弥补,后果是医院发展资金匮乏,导致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
2.2.2从资金的使用上看,为了日常业务活动的需要,医院要购置药品、卫生材料、其他物资等,这部分费用在医院流动资产中占很大的比例,各类物资的管理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虽然目前医院也采取一些新的措施,但只是片面通过降低药品材料进价来降低其购置成本,而忽视了药品材料的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形成了药品、材料等物资的大量积压、流动资金占用过多、医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状况。
2.2.3从资金的回收上看,部分医院由于投资过多而导致过度负债经营,资产负债率过高,偿债能力持续减弱,财务信誉逐渐下降,一些坏帐收不回,使医院自有资金濒临30%的警戒线。医疗欠费问题在医院资金中占有一定比例,医疗纠纷是不少欠费的主要原因;另医保基金的不定期结算,也影响着医院自有资金的占用,一方面医院要先行垫资为医保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医保病人费用不能全额收回,实际上形成了新的欠费。而由于医药费用的拖欠导致的资金回收困难,也使医院财务报表与实际财务成果相距较大,从而蕴涵巨大的财务风险。
2.2.4从资金的收入上来看,也存在着部分医务人员长期违规操作,医疗质量得不到提高,导致患者对医院的意见增多,影响医疗收入的增长,收支结余长期出现赤字,资本不能保值增值,造成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下降,形成财务风险。
2.3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许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对于医院建立的内控制度也基本流于形式,制度执行不到位,在实践中难以将医院治理与监督合二为一,医院尚未建立一套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治理体系。
3.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3.1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防范财务风险。外部环境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是医院财务难以改变的约束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医院面对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医院应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明确医院的市场定位,积极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政策和改变管理的方法,积极主动提高医院理财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
3.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3.2.1规范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医院要更新预算管理观念,通过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和机制。预算的编制要细化到部门和项目,使预算执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另外要加强预算执行的分析评价,及时、定期向领导汇报,做到适时监督和及时控制。
3.2.2加强成本核算。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控制支出,节能降耗,降低服务运营成本。成本控制可通过制定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以及成本权重,对材料消耗、水电消耗、公务消耗等实现事前控制,对服务质量、单位成本费用等进行量化考核,从而实现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切实发挥成本核算在奖金分配中的作用,通过建立一套权、责、效、利相统一的、真正具有激励机制的奖金分配方案,结合医院的实际和各科室的特点,在统一的成本核算实施办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科室的特殊情况作局部的调整,某些核算因素应做到因科而异。
3.2.3科学地投资理财。
3.2.3.1资本性投资风险防范。资本性投资回收期长,其投资风险主要在于投资的盲目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性差和设备的利用率不足等因医院的经营活动受国家的宏观调控、资金筹措和医疗设备的市场供求状况、未来竞争者的潜在威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医院投资后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成本不能正确预测,所以在资本性设备购置之前,应认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主要评价设备投资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合理性,重大设备的投资还要考虑患者负担、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对投入的设备要从效率、效益、质量等多个层面进行追踪分析评价,建立分析评价指标,实行动态实时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益,最大限度地防范资本性投资带来的风险。
3.2.3.2稳健投资、谨慎理财。投资活动受多方面影响,其结果也使得医院可能获利,也可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在探索、认识投资风险发生、发展和消亡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以防范或控制投资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在现有的财经法规、财务制度框架下,结合医院资金流量及其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财会人员的专业优势,依托其他行业的优良业绩与优质服务,对暂时闲置的资金、应收账款等进行科学的理财筹划,实现医院资本和现金的保值、增值。首先,要科学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投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其次,要科学周密地进行可行性分析,使投资决策科学化,根据资金实力,选择投资机会及投资对象;最后,制定最佳投资组合,使投资风险分散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资金,防范因投资失误带来的种种风险。
3.2.4有效筹资。
3.2.4.1筹集资金的要求。首先,要合理确定医院发展资金需要量。其次,正确选择筹资渠道与方式,力求降低资本成本。无论选用任何一种渠道或方式进行筹资,都要付出相应的筹资用资等成本代价,因此要综合分析考虑各种渠道和方式的优劣,研究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选出最佳的渠道和方式,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最后,资金的筹资与投放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筹资是为了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首先要确定有利的投资方向,安排明确的资金用途。在资金筹措中要防止那种把资金筹集同资金投放割裂开来的做法。
3.2.4.2要对医院资金结构、负债状况和财务杠杆效应等进行系统分析评价。优化资本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负债经营的前提:一是要保证投资利润率高于借债的资本成本,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二是负债的多少与资本金的多少保持恰当的比例。准确地把握负债的量与度,达到最佳负债规模。选择最佳资本结构,管理者不仅要考虑筹资的资金成本,在选择时应根据医院发展的不同时期,充分考虑业务收入及其增长、财务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