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危机识别及防范的基本路径(一)
详细内容
【摘 要】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对财务风险失去控制而造成的。财务危机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获利能力的分析,通过优化财务结构、建立预防体系等手段防范与化解企业财务危机。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测;防范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随时可能受到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侵袭,从而引发财务危机。所谓财务危机,是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由于企业对财务风险失去控制而造成的。此类案件屡屡发生,美国几年前发生的安然事件,仍使人记忆犹新;美国2007年发生的次级住房贷款危机,已经引起了国际金融和经济局势的剧烈震荡。我国近年来也有很多上市公司被ST,企业财务危机事件层出不穷。美国著名咨询顾问Steven Fink在《危机管理》中指出,企业主管“都应当像认识到死亡和纳税难以避免一样,必须为危机做好计划:知道自己准备好之后的力量,才能与命运周旋。”一个公司在实际倒闭之前,总会呈现财务状况不断恶化的迹象,经营者必须高度重视那些可能导致财务恶化的早期信号,及时将那些可能危及企业生存的问题彻底解决。
一、企业财务危机及其表现形式
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西方学者为了有效地将研究对象量化、客观化,一般以破产作为财务危机的标准展开研究。由于我国以公司破产为标准的研究条件尚不成熟,国内绝大多数学者将上市公司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作为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标志,并对研究样本进行选择。企业财务危机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一是从企业运营情况看,表现为产销严重脱节,企业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明显下降,多项绩效评价指标严重恶化。二是从企业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产品库存迅速上升。三是从企业偿债能力看,表现为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一般说来,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具有以下早期特征:一是销售的非预期下降。销售的下降会带来严重的财务问题,大多数人往往将销量的下降看作是销售问题,用调整价格或加强促销来解释而不考虑财务问题。二是非计划的存货积压。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掌握关于存货与销售比率的一般标准,任何一个月的存货与销售的比率如果高于这个标准,都有可能是企业财务危机的早期信号。三是平均收账期延长。较长的平均收账周期会吸收掉许多现金,当企业的现金余额由于客户迟缓付款而逐渐消失时,较长的平均收账期就会成为企业严重的财务问题。四是规模过度扩张。一家企业同时在许多地方大举收购其他企业、同时涉足许多不同领域、新建项目扩张或对原有厂房进行大规模扩建,一旦业务发展过程中企业未进行严密的财务预算与管理,很可能会发生周转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财务报表不能及时公开。财务报表不能及时送报、财务信息公开延迟一般都是财务状况不佳的征兆。六是财务预测在较长时间内不准确。如果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长时间发生很大差距,说明企业即将发生财务危机。七是过度依赖贷款。在缺乏严密的财务预测与管理之下,较大幅度地增加贷款只能说明该企业资金周转失调或盈利能力低下。八是过度依赖某家关联公司。子公司如果对母公司过度依赖,一旦母公司根据战略的需要或者整体投资回报率的考虑,觉得某子公司不再有利用价值,就会立即停止对子公司的支持,没有了支持的子公司很可能倒闭。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方法
财务状况分析是危机识别的主要方法,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财务弱点,找出财务失败的征兆。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获利能力是财务危机识别分析的核心指标。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弱,资产管理能力越低,盈利能力越高,发生财务危机的机率越大。著名企业家李嘉诚也说:“现金流、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我一直最关注的环节,这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针。任何发展中的业务,一定要让业绩达致正数的现金流。”财务状况分析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资产管理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对企业债务清偿真正有压力的是那些到期的债务,企业清偿到期债务要以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为保证。偿债能力分析应重点关注四个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影响速动比率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如果该比率偏低,则可能造成企业急需出售存货带来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3.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流。现金流动债务比反映企业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现金债务总额比反映企业用经营现金流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若该指标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说明公司营业现金流不足,举债能力差。4.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稳健合理;达到85%以上,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
(二)资产管理能力分析
由于应收账款、存货不能直接用来偿还债务,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它们的周转速度,以判断它们的变现速度、偿债能力。如果应收账款、存货变现速度慢,企业可能会出现财务危机。管理资产能力分析应该关注三点:1.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低,存货的占用水平越高,流动性越差,转换为现金的速度越慢,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2.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100%,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回收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滞留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周转及偿债能力。3.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金赚取利润的能力。它经常和盈利指标综合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体现了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盈利能力主要包括产品获利能力及资产获利能力。盈利能力分析应该关注以下四点:
1.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该指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销售净利率可分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2.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总资产报酬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表明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该指标越低,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差,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效果很差。3.净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权益)×100%,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若该指标过低,就是危险的信号,表明盈利能力严重不足。克杰和杜邦分析法用它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4.经营指数。经营指数=经营现金流/净利润,该指标直接反映企业收益的质量。
三、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路径
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以预防与控制为主,以危机管理为辅。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直接与管理危机防范意识的淡薄有关。为了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财务危机管理意识,对潜在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具备识别与控制各种财务危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