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保险学论文>保险资金运用与债券市场发展(一)

保险资金运用与债券市场发展(一)

详细内容

一、当前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预计今年底保险业总资产将达到1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将达到9000亿元。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运用问题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如何全面地、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险资金运用是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的基础和前提。保险资金运用是联系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没有资金运用,就不可能发挥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保险业通过吸收长期性的储蓄资金,并按照资产负债匹配的原理直接投资于资本市场,实行集中使用、专家管理、组合投资,这种金融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保险业所特有的。充分发挥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缓解银行资金高度集中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长期的、稳定的资金支持,实现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而且有利于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二)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业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保险资金运用和承保业务被比喻为保险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形象地反映了资金运用对保险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从国际保险业发展经验来看,保险公司承保业务利润空间很小,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是靠资金运用收益来弥补承保业务的亏损。从我国保险业来看,产生寿险利差损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运用收益率低,从根本上解决利差损问题,最终也要靠提高资金运用收益。其次,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与其他金融企业类似,资产与负债不匹配是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之一。通过资金运用,保险公司可以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把保险资产分配到各个投资领域,实现资产与负债相匹配。第三,资金运用可以为保险公司产品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如投资连结和分红等新型寿险产品的推出,实质上就是保险公司通过保险资金运用,为被保险人提供的一种代客理财服务。保险公司通过设立独立帐户的方式,把属于客户独立帐户的资金进行管理和运用,实现了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三)当前保险资金运用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运用保险资金快速增长和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定性,关系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二是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严重不匹配,包括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不匹配,预期资金运用收益率与保单预定利率不匹配等,不仅不利于化解寿险利差损等已有风险,还可能产生新的经营风险。三是狭窄的资金运用渠道限制了保险功能特别是资金融通功能的发挥,削弱了保险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作用。从目前保险资金运用结构来看,50%以上的保险资金为银行存款,意味着保险业从居民储蓄中分流出来的资金一半以上又重新回流到银行,需要通过银行进行“二次交易”后再融资出去,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增加了银行风险。

  (四)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尽管保险资金运用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完善和规范发行程序,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更多的保险资金通过多种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而且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资本市场产品。此外,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需要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创造了条件。

  因此,我国保险业要做大做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不仅要发挥好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还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把保险资金运用与保险业务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大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的力度,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保险资金运用与债券市场有着天然的依存和互动关系

  债券由于具有期限结构丰富、收益稳定的特点,在保险资金的投资组合中占主体地位。保险资金所具有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使之成为债券市场主要的资金来源。保险公司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大大提高了债券市场的深度,改善了债券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因此,保险资金与债券市场存在着天然的依存和互动关系。

  (一)保险资金运用离不开债券市场。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债券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其始终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可以较好地满足保险资金运用的要求。首先,成熟、健全的债券市场能够促进保险资产与负债的匹配,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运用。据测算,我国保险资金来源,特别是寿险资金来源中,20年以上的资金约占48%,5至20年的资金约占25%,5年以下的资金约占27%.这种期限结构,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只有债券品种的期限能够与之相匹配。其次,成熟、稳定的债券市场可以为保险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各类债券是保险公司选择的重要投资工具。从国际保险市场资产分布情况看,自1992年以来,美国保险资产中债券的比例一般保持在50%以上,最高达到64.4%.欧洲保险资产中债券的比例一般保持在35%以上,最高达到40%.第三,成熟、稳定的债券市场可以产生资本市场所公认的基准利率,为保险产品的定价、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提供一个基本的参照。此外,成熟、健全的债券市场还可以为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券,补充保险公司附属资本,壮大资本实力,提高偿付能力创造条件。

  (二)债券市场是逐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重要选择。从各国保险监管机构对资金运用渠道的规定来看,一般对保险资金购买债券没有任何限制。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践看,也把债券市场作为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的重要领域。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进行了严格限制,但是规定保险资金可以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1998年10月,允许保险公司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从事现券交易。1999年7月,允许保险公司在规定额度内购买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的中央企业债券,并可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交易该类上市债券。1999年8月,保险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债券市场办理国债回购业务。2003年6月,又进一步放宽了保险资金购买企业债券的范围和比例,允许保险公司购买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将投资比例由不超过上月末总资产的10%提高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