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受骗案例>风险投资行骗记:创业者打款35万元 VC电话打不通(一)

风险投资行骗记:创业者打款35万元 VC电话打不通(一)

详细内容

一项与“纳米技术”有关的发明专利,一个融资规模超5000万元的风投计划,一个年产值过千万的服装产业园这是黄冈人胡登峰8个月前脑中呈现的即将属于自己的事业蓝图。

  然而,当数十万元的前期投入,仅换来了厚厚一叠报告书。那个指导他实现财富梦想的VC(风险投资人)连电话也打不通了的时候,胡登峰仍未完全放弃:“事情也许有峰回路转的一天。”

  “项目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被许诺五千万投资馅饼

  工科出身的胡登峰今年40岁,在黄冈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前年,他在业余时间发明了一种纳米布料,也拿到了发明专利证书。

  这种纳米布料有降温的效果,如果制成“降温衬衣”,在炎热的夏天该有多大市场!手握专利的胡登峰天天都在想着美好的前景。但,把专利转化为产品,中间的投入,不言而喻。

  去年7月,他看到一家“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广告,随即与其联系。电话中,对方自称是分管投资部的副总唐伟:“纳米布料一旦开发成产品推出,市场前景不可限量,因此,与之匹配的生产能力也要跟上,这涉及到拿地、建厂、建产业园等一系列配套项目。你可以来我们北京代表处面谈,咨询不收费。”

  胡登峰迅速去了北京。在北京建国门附近一写字楼内,唐总很爽快地表示,公司前期投入资金至少五千万元。

  但唐总下面的话却问住了胡登峰:“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没有带来?”

  见胡没有答话,唐总从里间拿出两本装订精美的报告书样本说:“5到7个工作日内,把这样的计划书提交给我。”胡登峰粗粗翻了几下,便被密密麻麻的财务报表、整页的英文文件给弄得一筹莫展。

  回湖北后,他在网上搜罗一番,自己摸索着凑齐两页纸,发了封邮件,被唐总打了回来。

  “文件必须合乎国际规范” 花15万元编制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公司编写,我们是有海外背景的风投公司,文件程序必须合乎国际规范。”唐总给胡登峰提供了一家咨询公司的电话,让他自己联系。

  但咨询公司的报价让胡登峰倒吸一口凉气:普通版10万,中英文版15万。

  就在胡登峰犹豫之际,唐总打来电话称,他已经向公司汇报过这个项目,总部很感兴趣,而且环保材料领域是总部今年的投资重点。电话里,唐总催促他尽快完成商业计划书,然后来北京签订合作意向书。

  这通电话彻底打消了胡登峰的疑虑:“人家都要签意向书了,我难道在这点小钱上过不了关?”想着首期五千万的投资,他也不在乎这15万元的费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