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受骗案例>黑中介 杜撰一个好工作(一)

黑中介 杜撰一个好工作(一)

详细内容

  “有一种职业,每月轻松赚5000元,可以兼职,不用来公司上班……”看见这则条件诱人、待遇丰厚的招聘广告,贵州师范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动了心,家庭贫困的他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打工挣钱。去应聘时,不料却落入陷阱,被骗了150元“报名费”后,不但没有找到好的工作,还被“洗脑”后去骗更多的求职者。几天后,这名姓周的大学生不忍良心的折磨,遂拨打本报热线96677给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

 

  小周今年22岁,家住大方县农村,今年7月份毕业。因为家庭比较贫困,他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打工挣钱,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4月22日早上,小周在学校附近无意间看到了一个条件极为诱人的招聘广告。广告上称,一个月可以挣5千多元,还可以兼职。并且,广告上说这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扶持大学生创业。

  之后,小周拨通了招聘广告上“胡经理”的电话。按照胡经理的要求,小周来到了位于省展览馆对面一座叫“万象国际”的办公大楼的8楼面试。小周交了150元的“押金”后,胡经理解释说是要给他安排一个财会的岗位,所以才要交押金。

  交了钱后,另外一名姓田的经理给了小周一张写着一个电话号码的纸条,让他按照上面的地址去上班。

  小周立即将电话打了过去,对方称让小周到另一家公司去。按照对方的要求,小周到了位于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公司,但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又将小周介绍到体育馆旁边的一个公司,找了2个多小时,小周发现根本没有这家公司。此外,小周还发现,这几个“公司”都是只有简易的办公室而没有公司名称,更没有挂牌。

  此时,小周感觉自己受骗了,遂回到原先应聘的办公室。经协商,田经理安排小周在公司本部上班,并说没有基本工资,主要就是在火车站、遵义路、省体育馆路段哄骗路人找工作,从求职人员缴纳的“管理费”、“报名费”、“押金”中提取30%左右作为“工资”。

  在火车站,小周看见许多像他这样的人,有年轻人也有60多岁的老年人,这些人的经历基本上和小周一样,他们看见打工模样的人就凑上去问“找不找工作,工资很高”,然后将求职者带到办公室,收取名目繁多的各项费用。

  “其实,找工作只是一个幌子,他们主要就是欺骗求职者的钱财。我亲眼看见一个姓陈的年轻人仅一个上午就欺骗了5个人,得了300来块钱的提成”,小周说,由于求职者大部分是打工仔或外地人,被骗了以后要么加入公司继续骗人、要么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