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受骗案例>发短信“创业” 大学生被批捕

发短信“创业” 大学生被批捕

详细内容

手机用户,谁没接到过垃圾短信?其中有正常广告,也可能有诈骗短信。7月18日,一名靠“帮人发短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和3名同伙被批捕。

  赵涛今年24岁,去年大学刚毕业。毕业前,他在一个帮人发短信的公司里实习,算是入了行。今年初,因为感觉这个行当省事、来钱快,赚钱心切的赵涛在郑州租了房,买了3台电脑,花9000元从网上买了15台二手群发短信设备,开始“创业”。赵涛所接的单子中,分为“商单”与“黑单”两种。“商单”是正常的广告短信,“黑单”则是诈骗短信。“黑单”占他所接单子的80%。今年4月10日,赵涛得知风声紧,已有同行被抓,随即搬到金水区西史赵村继续干。

  归案后,赵涛交代订“黑单”的客户大多是福建、湖南人,他们通过电话或QQ联系他,谈好细节,就再不露面。看到自己的银行卡或支付宝账户上钱到账了,赵涛就按对方给的内容和电话,开始往外发短信。行价是,商业短信每发一条3分至4分,诈骗短信每发一条4分至5分,一般一单至少1万条。

  赵涛的公司,诈骗短信每月发10万条左右,商业短信每月能发20万条以上。事实上,他每个月能接50单左右,其中80%是“黑单”。“黑单”内容主要有银行扣费、复制卡、六合彩、低息放贷等。为了安全行事,他会以每条赚1分的底线转给同行做,“赚得少,但更安全。”

  他们还发过一些在知名节目中中奖的信息,曾经有这样一条,“您的手机已成为非常6十1节目的幸运星,奖品现金5.8万元和笔记本电脑等,咨询电话……”“我们看了都乐了,骗子们竟然发这么假的信息,但还是有人会上当。”赵涛说。

  短短几个月,赵涛等人非法获利4万余元。最终,4人因涉嫌诈骗罪被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办案检察官介绍,针对电信诈骗行为查处难、取证难、诈骗数额难以查清的情况,“两高”专门发布了《关于审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即可以诈骗罪(未遂)追究刑事责任。本案成为该司法解释实施以来,河南省检察机关首例据此批捕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