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富人物>杨兴平:融合的力量(一)

杨兴平:融合的力量(一)

详细内容

我25岁进大学,前两年学基础课程,此后,我就一直有意无意地在融合方面动脑筋。到今天历经了近20年,如果还不能出成果,我也太笨了。说这句话时,眼神坚定的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总裁杨兴平像是做着内心独白,又像在为自己做着一个总结。
  
  有人说杨兴平领导的多普达是手机业的一匹黑马,做着其他厂商都不敢玩的游戏刚一出世就将目光锁定在几乎被国外厂商垄断的高端市场;还有人说杨兴平的出名比他同时期留洋的海归派晚了半拍,但他的出现,却给中国的通信业,尤其是手机制造业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今天,细品杨兴平的这句话,就不难理解这是为什么。从大学时代无意地去融汇贯通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到工作中主动去利用,最后以融合为理念,创造并引领一个新产业01产业。浮华去尽,坚持在融合的道路上,杨兴平从来没有放弃过。

  论文总是被发表的奥秘
  
  1986年,美国加州大学。当看到自己的论文又一次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读人工智能专业的杨兴平心里美滋滋的。比起其他同学几年也发表不了一篇论文,杨兴平的论文几乎是次次中彩,是幸运,还是巧合?对于这样的结果,杨兴平在高兴之余也在思索。
  
  我写文章从来不是只说一个领域的事,我喜欢把所学各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写出个新的观点或者角度。而那些教授、编辑们大多专攻一个领域,所以,无论他是哪种学术背景,都能从我的文章中发现新东西或者是不懂的东西。这样的文章他们喜欢。而其他同学的文章呢,在某一方面深入钻研了,可是你才研究多长时间,能有多少新意思出来呢?很难使人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
  
  我从小就好奇心很强,喜欢掌握各门各类学科的知识。艺多不压身,人工智能已经是杨兴平学的第三个专业了。
  
  在国内,杨兴平第一个专业是在西安交通大学学的核工程专业。当时,国家由于计划建设一批核电站,所以西安交大的核工程专业扩招了不少学生。后来,由于资金的原因,核工程大部分下马,用不了这么多核工程人才,原来招收的学生有一半需要转学别的专业。当很多学生还在犹豫转是不转,要转,转到什么专业时,杨兴平已经主动地转学了自动控制专业,一个在国内比较新的专业。西安交大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杨兴平来到美国读书,他发现,在这里人工智能专业很热,好奇心驱使他选择了这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