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富人物>柳传志回首联想20年:多元化不进则退(一)

柳传志回首联想20年:多元化不进则退(一)

详细内容

  20岁正是告别乳臭未干的年龄,联想现在就踏在这个关口。

  从2000年到现在,一向撒土、夯实;再撒土,再夯实的柳氏联想,已经遭受了互联网、IT服务的手机等业务多元化的挫折和困顿。

  柳传志不单是联想的代名词,他的贸工技路径也是对1980年代诞生企业成长的概括。

  四通、联想、海尔都是如此。在国内市场处于短缺经济年代,需求的诞生简单而巨大,柳传志的联想1990年代初以双子星座电脑打下联想电脑品牌,在互联网初起时以天禧电脑一键上网畅销一时。

  那个年代被联想比喻为沼泽地时期,即对于进入中国的国外企业来说,关税、国情和渠道都是一个个障碍,提高了进入成本,给予国内企业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高歌猛进的联想形成的强大市场包装和造势能力,但当市场日趋饱和,新的技术趋势出现和产业升级时,即使看到也力有未遂。杨元庆接任后遍访各家跨国企业,联想先学IBM做IT服务,其后学惠普提出关联应用,但企业蓄积的人才力量和技术势力却非一朝一夕可得,于是联想困惑。

  不同的机遇导致不同的路径,20年后结出不同的果实。台湾有一批真正国际化的代工业,如鸿海、仁宝以及创立品牌的宏?系。从工业体系中不断继续研发实力和专利数量,在生产、销售上全球布点,这批长大的企业一旦进入中国大陆,开始在这个庞大市场中向建立品牌转型。

  做一个企业是如此复杂,做一个大企业就像成年人要面对的诸多烦恼,学不动了也要学,变不了也要变。走过20年是联想做大规模的童年期和少年期。就像个孩童,没有到工厂当学徒,先到商铺学贸易,长大了,却需要和全球来的对手竞赛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