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厂沟煤矿黄泥灌浆防灭火实施方案
详细内容
为有效防止矿井火灾,做好铁厂沟煤矿火区治理工作,保证我矿一号及五号火区灌浆防灭火工作顺利实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特制订一号及五号密闭墙火区黄泥注浆灭火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一号及五号火区基本情况
1、一号火区
位置:该火区位于+628m主井车场旁原东翼B2运输巷内,
发火原因:采空区地表塌陷造成采空区浮煤自燃,进而引发东翼B2采区部分巷道着火,现火点以到东翼B2运输巷内。
火区密闭及灭火措施:
2001年对火区进行密闭并注浆封堵灭火。2010年 8月22日该火点已向原密闭外蔓延,对该火区进行密闭同时对该火区进行灌浆灭火(加凝胶)。2010年9月以对该火区地面塌陷坑进行回填。
2011年3月17日发现该火区密闭墙与煤壁处有明火,现已对该处进行密闭。
5、五号火区
位置:该火区原+628m配电硐室。
发火原因:采区工作面上部采空区浮煤自然,引起该处发火。
火区密闭及灭火措施:2010年5月30日+520mB2三分层采区工作面上部采空区浮煤自然,引起该工作面发火,由于火势较大逐渐蔓延到+628m原配电硐室、+628mB2回风上山处、+520m水泵房回风上山、+628东翼至水仓处两条上山及2号风井。当时在+520mB2运输大巷、+628m原配电硐室、+520m水泵房回风上山、+628m小绞车提升道、+628m管子道上山及+628东翼至水仓处两条上山处构筑密闭墙灭火。同时对+628m原配电硐室两道密闭墙进行注浆,目前火区各密闭墙温度、密闭墙内外气体指标正常。
二、一号及五号火区密闭墙黄泥注浆防灭火工序
(一)注浆材料及配方
复合胶体注浆材料:黄土、水及胶凝剂混合而成
复合胶体注浆材料配比: 2(黄土):14(水):1(胶凝剂)
主要用途:充填、堵漏
泥浆注浆材料:黄土、水混合而成
泥浆注浆材料配比:1(黄土):4(水)
主要用途:充填
(二)浆液的制备工艺
采用水力取土自然成浆:用以山坡表土层或贮土场的积土为浆材,直接用高压水枪冲刷,黄土随水流动,在动的过程中混合均匀,形成浆液,用筛网(两层过滤网,孔径分别为15mm-10mm)过滤去颗粒较大的砂石后,流入输浆管至各注浆点。
(三)浆液输入的管线线路
黄泥制浆站→主井口→主井车场→五号火区密闭墙→一号火区密闭墙; 管道铺设长度400米。
(四)注浆范围及注浆量
1、原+620m高压硐室密闭墙火区注浆量:
每月对原+620m高压硐室密闭墙火区补注浆液两次,每次注浆注满为止。
2、+620m主井车场密闭墙火区注浆量:
每周对+620m主井车场密闭墙火区补注浆液两次,每次注浆注满为止。
(五)劳动组织
1、地面运土制浆两人,主要负责制浆及浆液比例的调配。
2井下密闭墙火区注浆两人,主要负责向密闭墙火区内注浆及密闭墙气体检测。
3、注浆时应保证地面制浆点与井下注浆点的通讯畅通,保证注浆安全操作。
(六)安全措施
1、注浆工到达工作地点后,首先检查注浆地点墙温、各种气体浓度及顶、帮支护情况,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处理。然后检查注浆设备、通讯及管路系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注浆前,首先用水冲洗管路,进行打压试验,压入水量为钻孔体积与管路体积之积的3-5倍。检查注浆孔中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现象,以利注浆。
3、注浆过程中,所有人员禁止在孔口正前方停留,阀门丝扣要拧紧,防止注浆管路受高压窜动出或阀门破裂伤人。
4、注浆时,泥浆要均匀,按比例调配(黄土:水1比4),遇裂缝跑浆时要及时堵塞。如果注浆过程中发现堵管及时打电话通知地面注浆站停止注浆并用清水清洗注浆管路。
5、注浆达到结束标准后,要持续10-15分钟以上方可停止注浆,以保证质量。然后立即向注浆管路注清水冲洗注浆管路直至注浆管路流出清水后停止注浆,关闭注浆管路及密闭墙注浆管阀门。
6、注浆时定期检查密闭墙气体变化情况,同时做好注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