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景作文>兴县南山景色作文

兴县南山景色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我的家乡是吕梁》

我的家乡是吕梁

1、我的家乡是吕梁地大物博,秀丽山川肥沃土地风景独特,几十年来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我爱家乡我爱吕梁我爱祖国。

2、我的家乡吕梁是黄土高原,一条黄河滚滚长流奔腾向前,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和全国相连,山美水美人更美昌盛和谐。

3、东有交城文水汾阳还有孝义,南有中阳交口石楼柳林更美,兴县临县方山岚县在西北地区,离石县在中心吕梁地区。

4、吕梁儿女勤劳勇敢心地善良,吕梁儿女顶天立地意志如钢,吕梁儿女大胆开拓实现梦想,吕梁儿女与时俱进战果辉煌。

5、吕梁精神经历了硝烟战场,吕梁精神饱尝了岁月的苍桑,吕梁精神谱写了一曲赞歌,吕梁精神担起咱中华脊梁。

6、我的家乡是吕梁山川秀丽,各级领导清政廉洁为民谋利,带领人民紧跟党走步步胜利,鲜艳的红旗插遍了咱吕梁大地。

7、在过去咱吕梁落后贫穷,少吃没喝缺穿戴饥饿难忍,常干一年挣得了不少工分,一毛钱家分票票实实可怜。

8、吃了上顿没下顿穿不起一条裤,故衣滩滩上买衣服把年过,祖祖辈辈泥抹piapia土窑窑里住,年轻人打光棍娶不过媳妇。

9、三中全会出台了富民政策,人民的心里乐开了花,穷山沟也盖起了高楼大厦,有吃有穿有票票锦上添花。

10、巍巍吕梁石州城景色迷人,滨河两岸万家灯火生意兴隆,龙凤大街贯穿南北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遍布了咱吕梁山城。

11、世纪广场人山人海歌舞升平,莲花公园吹拉弹唱景色宜人,

男欢女笑手拉手儿一伙一群,荷花飘香金鱼戏水风景迷人。

12、市民广场环境优美天地宽阔,百花争艳鸽子飞翔别具一格,

彩色风筝飞上蓝天相互追逐,给咱吕梁传美环境增添了装饰。

13、生态公园座落在山川河畔,空气新鲜环境优美人人称赞,

老年朋友下棋打牌笑声不断,琴声歌声笛子声潇洒烂漫。

14、党中央咱人民十分关心,一切的皇粮国税全部免征,

低保、五保养老鑫按时发行,富民政策暖民心改变了贫穷。

15、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市场繁荣,交通规范社会安定有章可循,

人民警察日夜保卫城市安宁,现代化的新型城市排列前名。

16、吕梁山的五谷香香遍全国,吕梁山的大红枣可口好吃,

吕梁山的核桃美过洋出国,吕梁山的山药蛋享誉全国。

17、吕梁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一草一木把我们哺育成长,

慈祥的父母和乡亲是多么善良,但愿我们吕梁人民日日富强。

篇二:《生态立县、旅游兴县调研文章》

“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科学性

作者:资源镇人民政府崔小青

一个地方发展战略的制定往往都是以最具潜力的产业为依托,用发散式结构形式与其它经济要素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温州的服装、鞋革业,柳市的低压电器业。旅游产业同样具有这一功能,以旅游业为带动性先导产业,推动引发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这同样是一种成功的发展形式,如泰国、威尼斯的范例。近年来,资源县领导班子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完善,形成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基本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立足资源优势,放眼长远发展,明确了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把“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摆上了重要位置,提出资源县旅游业要朝着高山避暑、度假休闲、生态旅游、农业观光的方向发展,资源各项事业建设都要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这种战略把“旅游业”放在带动性产业的位置,{兴县南山景色作文}.

寓意深远。那么实现“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的科学性是什么呢?本人通过调研,认为资源县确立“生态立县、旅游兴县”

的发展思路有以下几项科学性。

一、借资源优势兴游

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首先必须做好旅游这篇文章。

1、要认清优势。从外部环境看,旅游业作为本世纪见效快、污染轻、产业关联度大的朝阳产业,国家、省、市都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摆上了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为资源发展旅游提供了大气候和广阔的空间。从内部环境看,资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越城岭山脉腹地,界于东径110°16.6′——110°55.2′、北纬25°46′—26°20.4′之间,东面、南面、西南面分别与全州县、兴安县、龙胜县毗邻,西面、北面分别与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新宁县交界,在行政上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城位于风景秀丽的资江上游河畔,距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98公里,距离湘桂铁路百里村火车站58公里。三条省际公路经过县城,汽车可直达桂林市、龙胜县和湖南的武岗市、邵阳市、新宁县等地。资源县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大桂林旅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丹霞地貌被誉为“丹

霞之魂”,具有较好的旅游、观光考研价值;有山水画廊之称的“华厦第一漂”的资江漂流,有落差较大的多级山丘瀑布,有峡深谷幽、滩险流急、山高石奇、两岸风光优美、民俗风情浓郁的五排河探险漂流;有车田湾温泉、资源雪景、高山草场、红军长征遗迹、银竹老山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区(点)和旅游资源。

资源县境内四季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旅游观光避暑的胜地。资源县资江、八角寨、宝鼎瀑布一带属于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即白垩纪丹霞地貌,集我国名山、名江、名瀑的特色于一身,有着与桂林山水迥然不同的宏大气势,有着比漓江更清、风景比桂林更独特的自然风光,属桂林大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八大重点风景开发区之一。此外,为了提升资源县的旅游形象,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2、要搞好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科学的规划是前提。要立足资源县资源特色,着眼长远发展,聘请专家指导,把境内各项生产要素和大部分生活要素都变成旅游要素,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综合规划。第一,景点建设要突出特色。在全县范围内应形成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大旅游网络,不搞小而全,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第二,线路规划,要适应不同游客要求,推出线路长短不等的组合。第三,县城规划,要按照建设高山旅游县城的要求,精心设计,

合理布局。街道、建筑、灯饰、绿化带、公园、广场、亭、台、楼、阁的建设布局、风格设计都必须体现旅游的综合意图,创造旅游的氛围和高山休闲的意境。

3、要广泛宣传。宣传不到位,只会造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的局面。为此,在抓好项目开发的同时,一定要抓好宣传促销工作。宣传促销要按照“打通渠道,建立网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进行。一要借助各种招商会、交易会,积极向客商进行宣传。二要借助记者、作家、画家、导演、摄影师的创作进行宣传。三要借助与各地旅行社的联合进行宣传。四要借助上级部门的支持,与兄弟县市搞联合宣传。五要制作资源风景网页,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宣传。

4、要多方引资。旅游开发投入大,单靠政府力量是办不到的。要按市场化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方引资。一要大力向外引资。通过广泛宣传资源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优惠投资政策,吸引外地大财团、大公司、大股东来资源投资开发。二要鼓励县内能人投资。要通过宣传,激发县内有经济实力的能人的爱乡热情,争取他们投资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

5、要深挖内涵。纵观外地知名景区,除了景点好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能引来游客无数。资源的旅游开发也要做好这篇文章,组织专门人员深挖资源景点文化,

不断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增加景点文化魅力。

6、要建好队伍。“旅游兴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通过一支业务精通、热爱旅游的专门人才的长抓不懈才会实现。为此,要成立专门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任组长,以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充实加强旅游队伍,做到宣传促销、景点开发、内涵挖掘、旅游市场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要强化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知识。

二、借生态旅游牌子兴企

实施“生态旅游兴县”战略,就要打好旅游的牌子,借旅游牌子招商、上项目、创品牌、拓市场。

1、借旅游牌子招商。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既要宣传资源兴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又要宣传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资源县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对其投资开发的影响上来,以吸引外资。旅游发展得好,投资者既可在投资的项目上受益,又可在旅游环境中受益。如鲜茶汁饮料项目的建成投产,既可为游客提供一个参观的场所,同时,游客一方面可消费部分饮料,另一方面也为饮料起着免费宣传员作用。

2、借旅游牌子上项目。旅游业是个关联度大的产业,它涉及到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要,可以开发的项

篇三:《黎平——我美丽的家乡》

黎平——我美丽的家乡

一、基本概况

我的家乡黎平县地处黔、桂、湘三省交界处,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面积最大的一个县。黎平有“杉海粮仓油壶”、“侗乡之都”、“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美称。黎平东接湖南靖州、通道县,南连从江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倚榕江县,北靠锦屏县、剑河县,全县共有15个乡10个镇,面积4441平方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82%,其中侗族人口就占了70%,为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贵州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中国侗族文化生态旅游中心。这里有四项吉尼斯世界之最——肇兴鼓楼群、高屯天生桥、述洞独柱鼓楼、杉阴沉木。

黎平县辖10个镇、13个乡、2个民族乡:德凤镇、高屯镇、中潮镇、孟彦镇、敖市镇、九潮镇、岩洞镇、水口镇、洪州镇、尚重镇、顺化瑶族乡、雷洞瑶族乡、永从乡、罗里乡、茅贡乡、坝寨乡、口江乡、双江乡、肇兴乡、龙额乡、地坪乡、德顺乡、大稼乡、平寨乡、德化乡。

我是大稼乡一个土生土长的苗族孩子,大稼素有“杉王之乡”和“小香港”之称。黎平的杉树林面积十分广泛,尤其我们大稼乡的杉树最为茂盛,无论从我家门前还是屋后都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杉树林,只可惜现在的杉树林已大不如从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大稼乡为了发展经济,砍伐了大片的老杉树林,在当是确实繁盛一时,可现在山上大杉树少见,大稼乡的经济也只能和其他乡镇一样发展缓慢,“小香港”之称就是当时繁盛一时而得名。我家是在八十年代末建造的,我家最高的四根杉木中柱至少有十三米,我清晰的记得那几根柱子的顶部至少有三十公分,且其他的边柱都和这几根差不多大,现在在大稼乡再也找不到这么些大片大杉树林。

二、交通状况

黎平地处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山脉纵横、沟谷狭窄,即使如此,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如今的黎平在交通上已有很大改善,其中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黎平机场的通航。2005年11月6日黎平机场正式通航。通航当天,黎平各乡镇的人都纷纷涌入机场周围,早上的太阳还未升起机场周围就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在场的每一个人到容光焕发、精神抖擞,飞机从远处飞来,有些人甚至好奇得目瞪口呆。当时在场人的心情可用一首小诗来形容:“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黎平机场可起降波音737

↔贵阳、黎平↔广州、黎平↔桂林三条航线,

预计今后五年内将开通黎平↔北京、黎平↔上海、黎平↔重庆、黎平↔长沙等航线。目前黎平与相邻县有黎平↔锦屏、黎平↔榕江、黎平↔从江、黎平↔靖州四条省道。现在厦蓉高速在贵州境内的都匀至榕江段已建成并投入等大型客机,目前开通了黎平运营,黎平县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建成连接厦蓉高速的黎平至榕江段。从黎

→锦屏→天柱→三穗(前段

为省道后段为高速公路)→剑河→台江→凯里(黔东南州州政府所在地)→贵阳;2、黎平→榕江(前段为省道后段为高速公路)→三都→丹寨→都匀(黔南州州政府所在地)→贵阳。从黎平分别到邻近的湖南省和广西平有两条较好的公路可到达省会贵阳:1、黎平壮族自治区有两条人们常选的道路,一条是黎平至靖州省级公路,另一条是黎平→从江→三江省级公路。黎平县大多数乡镇都已建成通乡油路,只有少数几个较边远的乡镇为建成,预计2年内可实现乡乡通油路。在这些通乡公路中有两段令我记忆犹新,一段是德风镇和坝寨乡交界处的青龙岭段,在这段不足3公里的路上至少有10个180度大弯,从空中俯瞰,美妙绝伦;另一段是德凤镇与中潮镇的二望坡段,这段路有陡,弯路又多,有一次我乘车从这经过,转弯的时候整个车子倾斜得就像是快倒在路边一样,顿时心里犹如一阵凉风吹过。

三、风土人情

黎平是一个以侗族人口居多的贵州省边缘县,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黎平侗族民间节日丰富多彩,极富民族凝聚力和感染力,有“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只说,堪称“百节之乡”。在众多节日中当数“中国鼓楼文化艺术节”最为著名。

“中国鼓楼文化艺术节”是一个年轻的节日,堪称侗族精华文化的集中展示,是黎平侗族地区盛大的节日之一,我们黎平通常将其简称为“艺术节”。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展现原生古朴的侗族文化遗产,进一步打造黎平侗乡品牌,促进旅游兴县步伐,中共黎平县委、黎平县人民政府于2000年主办了第一届“中国鼓楼文化艺术节”,并于2002年举办了第二届,2007年举办了第三届,2009年举办了第四届,每届举办时间为十月初,一般为期三天,主要活动地点为黎平县城,主要活动有开幕式大型演出、民族风情一条街展演、旅游风光摄影展览及比赛、民俗民风节日游、侗文化论、肇兴芦笙歌会等;另外还在一些乡镇设分会场,可看到精彩的表演,如岩洞镇斗牛。

每逢农历6月18日至19日,是黎平南泉山传统的庙会日子,黔、湘、桂交界边境的群众齐聚黎平,热闹非凡。每年农历6月18日之前就有很多小商贩到山上或山下的大道旁摆好各种摊位,到了18日晚上山上就灯火通明,山上山下可谓人山人海,男女老少,应有尽有,这时也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候。摔跤节是贵州黎平县双江乡四寨村一带农历三月十五一带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双江乡七邻八寨以及邻近乡村的群众数万人一起欢度节日。摔跤节整个活动共分为祭祀、开幕式表演、摔跤比赛和颁奖四个环节。节日开始时,侗族姑娘们会齐聚寨门,唱拦路歌,场面壮观,热闹非凡。

(双江乡)黄岗侗寨、肇兴侗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都会过“喊天节”。由于在祭祀的时候人人都要仰面朝天大声呼喊,“喊天节”因此得名。“喊天节”又称“祭天节”或“求雨节”。节日里,当地侗族同胞会举行“抬官人”、“踩歌堂”、“男声侗族大歌”、“侗族敬酒歌”等民俗表演活动。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黎平部分地区会过姑娘节。相传这个习俗来自侗族杨姓。每年这一天,出嫁了的姑娘,必须要回到娘家来,与自己家的亲姊妹和姑嫂们欢

度佳节。届时,姊妹们唱歌说笑,共同制作一种节日食品——乌饭糍粑。在她们回婆家去的时候,还要带着许多乌饭糍粑,分赠给亲友吃,也好补偿“姑娘节”这一天小伙子们的寂寞。

四月八吃乌饭(又叫黑饭)是一个古很老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侗家女英雄杨八美。乌饭是用一种带黑色浆汁的叶子渍水,把侗区特产的“糯禾米”染黑,蒸煮而成的。

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黎平的一些地方过斗牛节。侗家人喜欢斗牛为乐,村村寨寨都在鼓楼旁边的“牛宫”饲养着善斗的“水牛王”。节前年青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来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日,谓之替牛“养心”。斗牛场地多选在四面环山,可容纳万人以上的山谷或坪坝中,也有的在专用的“打牛塘”(水塘)中进行。到了节期,斗牛场周围,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在侗族人民的心中,是最热闹的节日。

四、黎平美食{兴县南山景色作文}.

黎平美食别具一格。在这里流传着“侗不离酸”、“无菜不酸、无菜不腌”等说法。黎平特色食品当以腌鱼最为出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潮镇佳所村的腌鱼。我有一个同学是佳所村的,我曾到过他家几次,每次到他家吃饭时他的家人都会拿出几天大腌鱼用来招待客人,那种味道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其喂酸中带辣,食用起来让人飘飘欲仙。我家也有腌鱼,但味道大不如佳所的好吃。腌鱼的大概制作过程为:一、用甄子把糯米煮熟并将其倒入盆中,用辣椒粉、花椒和其他一些配料与之一起搅拌均匀;二、把活鱼从鱼背破开形成连在一起的两片,并将鱼肚中的内脏取出,然后再鱼身和鱼肚里都抹上食盐;三、将处理好的糯米放入鱼肚中,最后将鱼放入自制的木桶或坛子里,鱼与鱼之间用糯米隔开;四、将其密封保存20天左右即可食用。腌制品中腌猪肉也颇受人们喜爱,其制作过程和腌鱼的制作过程大致相同,只是在切肉块是将肉块切成豆腐块状大小。在黎平县的大稼乡、尚重镇、平寨乡还有一种不大为人所知的美食,我家乡人通常将其称为“酸汤饭”。酸汤饭的煮制过程比较简单,首先将煮熟大米饭放入锅中煮沸,然后加入猪油和盐还有辣椒,待再次煮沸即可食用,在煮制过程中可加入肉或其他一些菜更为好吃。酸汤饭极少被人们用来再正餐的时候食用,一般是早餐或是下午2点至6点这段时间煮制食用。黎平人好油茶,它的分布比较广泛,我曾在锦屏县的一些地方见过。油茶的煮制过程也比较简单。首先将大米放入锅中炒糊,其次加油和水,最后待煮沸再加入各种茶叶;在煮的过程中可把红薯去皮切成小方块放入锅中一起煮,这样味道更为可口。油茶有解酒的作用,酒醉时若能喝上一口油茶,那将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这种幸福我自己曾亲身体会过。

五、独特的语言

凡是到过黎平或与黎平人有过交往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黎平人说话特别像普通话。黎平的很多语言语调都与现代汉语中的北方普通话相

近。因此黎平被人们戏称为“小北京”。黎平话只是以黎平城关为主,半径五公里以外的说话大不相同,都夹杂着少数民族的语言语调。一些专家学者指出,黎平话是我国长江以南唯一一个与普通话十分相近的地方语言。

关于黎平话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一说黎平有人在北京做官,觉得北京话好听,就命家人和乡人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黎平话;第二种传说是明朝期间实行屯军制,黎平城关人大部分是从北方屯军而来的,因而以说北方话为主,形成了黎平话。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但毕竟只是传说,至今已无法考证。

六、旅游资源

谈到黎平的旅游资源,我不得不赞美一下黎平的四个世界之最: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最早的侗族鼓楼雏型——述洞独柱鼓楼;埋藏于地下最

久、体积最大的阴沉木——杉木阴沉木;最大的侗寨鼓楼群——肇兴鼓楼群。四项吉尼斯世界之最集中在一个县,这在贵州乃至全国都罕见的。

黎平的旅游业发展迅速,黎平县城正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黎平目前正全力推进肇兴、翘街景区二次开发。肇兴景区按4A标准进入申报程序,改造了一批民居旅馆,新的旅游停车场、表演场等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翘街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促销,黎平知名度不断提升。2008年,黎平各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海内外游客8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1万人次),同比增长15.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6.4%

黎平会议会址:1934年12月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