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景作文>数控专业前景分析

数控专业前景分析

详细内容

篇一:《数控机床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前景大好---------------------------------------------------------------1第二篇:2014-2015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月度统计-------------------------------------------------22014-2015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月度统计表:--------------------------------------------------------3第三篇:2014-2015沈阳市金属切削数控机床产量统计----------------------------------------------4第四篇:中国制造业发展分析3D打印和高端数控机床----------------------------------------------5第五篇:数控机床行业现状分析未来发展任重道远---------------------------------------------------6第六篇:高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主流趋势-------------------------------------------------------------------8第七篇:数控机床是汽车模具发展关键-------------------------------------------------------------------9第八篇:数控机床工具行业将迎来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10第九篇:我国数控机床需求量日益扩大-----------------------------------------------------------------11第十篇:成本高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发展遇阻----------------------------------------------------------11第十一篇: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12第十二篇:高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主流趋势-------------------------------------------------------------13第十三篇: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集成应用发展加速----------------------------------------------14

(1)工作岛:单对单联动机加、单对多联机加工。----------------------------------------------------15

三、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发展的途径-----------------------------------------------------------15

1.加工制造方面------------------------------------------------------------------------------------------------15第十四篇:2015年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前景前瞻-------------------------------------------------------16第十五篇:数控机床与机器人行业融合发展途径----------------------------------------------------18

(1)工作岛:单对单联动机加、单对多联机加工。----------------------------------------------------19

三、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发展的途径-----------------------------------------------------------19

1.加工制造方面------------------------------------------------------------------------------------------------19第十六篇: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保持高速增长----------------------------------------20第十七篇: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现状:已进入快速发展期-------------------------------------------21第十八篇:2014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前景浅析------------------------------------------------22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

告》

第一篇: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前景大好

在现代制造业的生产中,都离不开机床作为加工机械装备。机床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性行业,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脊柱行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我国机床行业就给予了很大程度的支持。我国机床行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行业规模,技术也在不断探索中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起步较发达国家来说晚了很多。建国初期,我国物质匮乏,为了大力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推进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床行业是在国家的支持下才得以成

长起来的。在“一五”计划中,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报以很大的期望和重视,使机床行业得以健康发展起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机床行业通过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吸收国外产品的设计理念和管理理念,使我国机床产品不论是从性能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发和生产也纳入到机床行业的发展规划之中。数控机床的出现,不仅使制造业实现了全自动式地生产,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精密程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温家宝总理也曾经提出“数控机床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机械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2005年国务院就将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设备等和机床功能部件作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如今,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除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以外,还远销其他国家,机床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依然成为机床生产大国。

纵观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历程,我国机床行业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追赶上世界发展水平,除了机床行业自身的不断努力外,还有党和领导人的关怀。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将高端装备制造业纳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中国数控机床网认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整个数控机床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之路将是无限美好的。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二篇:2014-2015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月度统计

2015年2月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为868台,同比增长12.58%,2015年1月为1175台,同比增长7.80%,2014年12月进口数控机床1534台,同比增长29.12%,11月为1096台,同比下降5.27%。

2014-2015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月度统计表:

律责任!

第三篇:2014-2015沈阳市金属切削数控机床产量统计

2014-2015沈阳市金属切削数控机床产量统计,2015年2月沈阳市共生产金属切削数控机床1526台,同比增长5.39%。

第四篇:中国制造业发展分析3D打印和高端数控机床

《中国制造2025》中,3D打印和高端数控机床被摆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中国制造大主题中值得重点关注的。

3D打印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制造方式,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方式构造物体。目前已经从原型制造发展到打印功能件的2.0时代,未来即将步入智能化的3.0时代。

篇二:《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及分析》

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及分析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歌德

数控技术专业是一种集机、电、液、光、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它是制造业实现现代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

日本、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采用数控技术所获取经济效益大致为:操作人员减少50%,成本降低60%,机床利用率达60%--80%,机床台数减少50%,生产面积减少40%。世界制造业由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通机械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控设备所替代。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数控化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控化率:设备拥有量中数控设备所占的比例)。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仅为1.9%,而日本高达30%,美国超过了40%。在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已经普遍大量使用,而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推广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数年内将增加40-50万台数控机床,相应需要60-80万数控专业技术人才。

数控行业从业人员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1、蓝领层:即数控操作技工,精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工艺知识,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手工编程,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控机床的简单维护维修,此类人员市场需求量大,适合作为车间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人,但由于其知识较单一,其工资待遇不会大高。

2、灰领层:其一,数控编程员: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数控机床的操作,熟悉复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三维CAD/CAM软件,如UG、PRO/E等;熟练掌握数控自动编程、手工编程技术。此类人员需求量大,尤其在模具行业非常受欢迎,待遇也很高。其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掌握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和机电联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熟悉各种数控系统的特点、软硬件结构、PLC和参数设置。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修。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但培养此类人员非常不易,需要大量实际经验的积累,目前非常缺乏,其待遇也较高。

3、金领层:属于数控通才,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技工、数控编程员和数控维护、维修人员所需掌握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抢手人才,其待遇非常之高。

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

我国高级技工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床的人才已成稀缺,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

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随着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企业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而借助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当进入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时期,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匹配、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成为迫切要求。而对于数控加工专业,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更要掌握系统而扎实的机加理论知识。因此,既有学历

又有很强操作能力的数控加工人才更是成为社会较紧缺、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但是最基本的还是从普通车床开始比较好:基础扎实、应用广泛。然后也应该逐步了解、掌握数控车床。学车工应知应会大体有几个方面。1、对你使用的车床要准确的了解。它的构造、各个部件的功能、作用要非常熟悉。对各种刀具的材料、特性、用途要了解;对刀具的几何形状、性能,和加工方法也要掌握。要会使用量具,卡尺、千分尺、卡钳等。当然,还一定要能够看懂图纸。2、车工是技术性非常强的工种,主要靠多练。车加工无非是内孔、外圆、端面、螺纹、曲轴等,这些都是必须通过实干才能掌握的技术。心上、手上都要勤学苦练。3、学车工一定注意安全第一。人身安全、设备安全都不能稍有松懈。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技术能手。努力,加油!

篇三:《浅谈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专业数控技术

年级大三

学生姓名王欢霞

指导教师杨徐飞

二零一四年四月十六日{数控专业前景分析}.

论文摘要{数控专业前景分析}.

随着计算机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是近年来应用领域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文章结合国内外情况,分析了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是利用现代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器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先进技术。用数控技术控制加工的机床,或者说装有数控系统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数控技术系统主要有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主轴驱动器及进给装置等部分。也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它综合了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和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

数控技术对现代制造业的影响是多方面和重大的数控技术是利用现代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器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先进技术。用数控技术控制加工的机床,或者说装有数控系统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数控技术系统主要有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主轴驱动器及进给装置等部分。也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它综合了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和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

关键词:数控技术,趋势,智能

浅析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1.引言{数控专业前景分析}.

数控技术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测量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是近年来应用领域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它是为适应高精度、高速度、复杂零件的加工而出现的,是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柔性化、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基础,是现代机床装备的灵魂和核心,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国内外数控系统的发展概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之间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己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我们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3.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高精度、高速度的发展趋势

尽管十多年前就出现高精度高速度的趋势,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高精度、高速度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正在向着精度和速度的极限发展。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3.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为解决传统的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形成系列化,并可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国内外一些著名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制造公司都在近两年推出了相关的新概念和样机,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4.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数控技术重视,它的发展越发迅速。文中简要陈述当前的发展趋势,另外数控技术的正不断走向集成化,并行化,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篇四:《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及分析》

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及分析

一、欢迎同学们加入数控专业这个优秀团队,是省级重点专业,

这个专业代表学校迎接了很大外地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到我校参观,包括四川省职教工作会的省教厅领导,新上任的宜宾市刘书记都只参观我校的数控专业实训和校办企业科诚机电厂。

二、就业前景

最近10—20年机械类行业:对口就业率可以达到95%以上

毕业就业方向可在、教育行业、管理部门、公务员、部队军官、现代制造业的大公司、企业从事(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

数控技术专业是一种集机、电、液、光、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它是制造业实现现代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特别是2015年我国提出的“2015中国制造”这个口号,数控自动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控化率:设备拥有量中数控设备所占的比例)。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仅为1.9%,而日本高达30%,美国超过了40%。在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已经普遍大量使用,而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推广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数年内将增加40-50万台数控机床,相应需要60-80万数控专业技术人才。

三、高考情况

每年高考收分线最低,最容易考的专业,职教师资班本科:加工制造类552分;高职班专科:加工制造类311分;

四、优秀学生情况

有的在读研究生、有6个女生和3各男生在教书、有2个考公务员,有的在企业搞管理工作,有的搞销售工作,都非常出色。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歌德

专业就是前途,专业就是饭碗,你的选择一定能带给你一身的幸福。

1

篇五:《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数控机床发展有以下趋势:

1、向高速度、高精度方向发展

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产品的生产周期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μm提高到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01μm)。加工精度的提高不仅在于采用了滚珠丝杠副、静压导轨、直线滚动导轨、磁浮导轨等部件,提高了C系统的控制精度,应用了高分辨率位置检测装置,而且也在于使用了各种误差补偿技术,如丝杠螺距误差补偿、刀具误差补偿、热变形误差补偿、空间误差综合补偿等。

在加工速度方面,高速加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电主轴和直线电机的应用为特征,使主轴转速大大提高,进给速度达60m/min以上,进给加速度和减速度达到1~2g以上,主轴转速达100000r/min以上。高速进给要求数控系统的运算速度快、采样周期短,还要求数控系统具有足够的超前路径加(减)速优化预处理能力(前瞻处理),有些系统可提前处理5000个程序段。为保证加工速度,高档数控系统可在每秒内进行2000~10000次进给速度的改变。

2、向柔性化、功能集成化方向发展

数控机床在提高单机柔性化的同时,朝单元柔性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如出现了数控多轴加工中心、换刀换箱式加工中心等具有柔性的高效加工设备;出现了由多台数控机床组成底层加工设备的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ManufacturingCell,FMC)、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FMS)、柔性加工线(FlexibleManufacturingLine,FML)。

在现代数控机床上,自动换刀装置、自动工作台交换装置等已成为基本装置。随着数控机床向柔性化方向的发展,功能集成化更多地体现在:工件自动装卸,工件自动定位,刀具自动对刀,工件自动测量与补偿,集钻、车、镗、铣、磨为一体的“万能加工”和集装卸、加工、测量为一体的“完整加工”等。

3、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不断渗透和发展,数控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新一代的数控系统中,由于采用“进化计算”(Evolutionaryputation)、“模糊系统”(FuzzySystem)和“神经网络”(Neuralwork)等控制机理,性能大大提高,具有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负载自动识别、工艺参数自生成、运动参数动态补偿、智能诊断、智能监控等功能。

(1)引进自适应控制技术由于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因素较多,如工件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不均匀、刀具磨损、工件变形、机床热变形等。这些因素事先难以预知,以致在实际加工中,很难用

最佳参数进行切削。引进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目的是使加工系统能根据切削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切削用量等参数,使加工过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同时也能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和设备的生产效率。

(2)故障自诊断、自修复功能在系统整个工作状态中,利用数控系统内装程序随时对数控系统本身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设备进行自诊断、自检查。一旦出现故障,立即采用停机等措施,并进行故障报警,提示发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等,并利用“冗余”技术,自动使故障模块脱机,接通备用模块。

(3)刀具寿命自动检测和自动换刀功能利用红外、声发射、激光等检测手段,对刀具和工件进行检测。发现工件超差、刀具磨损和破损等,及时进行报警、自动补偿或更换刀具,确保产品质量。

(4)模式识别技术应用图像识别和声控技术,使机床自己辨识图样,按照自然语言命令进行加工。

(5)智能化交流伺服驱动技术目前已研究能自动识别负载并自动调整参数的智能化伺服系统,包括智能化主轴交流驱动装置和进给伺服驱动装置,使驱动系统获得最佳运行。

4、向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一直是用户最关心的主要指标,它主要取决于数控系统各伺服驱动单元的可靠性。为提高可靠性,目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更高集成度的电路芯片,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专用及混合式集成电路,以减少元器件的数量,提高可靠性。

(2)通过硬件功能软件化,以适应各种控制功能的要求,同时通过硬件结构的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及系列化,提高硬件的生产批量和质量。

(3)增强故障自诊断、自恢复和保护功能,对系统内硬件、软件和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报警。当发生加工超程、刀损、干扰、断电等各种意外时,自动进行相应的保护。

5、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数控机床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柔性生产线、柔性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AM)、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VE)、全球制造(GlobalManufacturing,GM)的基础单元。目前先进的数控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联网能力,除了具有RS232C接口外,还带有远程缓冲功能的DNC接口,可以实现多台数控机床间的数据通信和直接对多台数控机床进行控制。有的已配备与工业局域网通信的功能以及网络接口,促进了系统集成化和信息综合化,使远程在线编程、远程仿真、远程操作、远程监控及远程故障诊断成为可能。

6、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数控标准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数控技术诞生后的50多年间的信息交换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即采用G、M代码对加工过程进行描述,显然,这种面向过程的描述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数控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的C系统标准ISO14649(STEP-NC),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

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制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的标准化。

7、向驱动并联化方向发展

并联机床(又称虚拟轴机床)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机床运动结构的突破,引起了普遍关注。并联机床由基座、平台、多根可伸缩杆件组成,每根杆件的两端通过球面支承分别将运动平台与基座相连,并由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按数控指令实现伸缩运动,使运动平台带动主轴部件或工作台部件作任意轨迹的运动。并联机床结构简单但数学复杂,整个平台的运动牵涉到相当庞大的数学运算,因此并联机床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机构。并联机床与传统串联式机床相比具有高刚度、高承载能力、高速度、高精度、重量轻、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篇六:《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一.引言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各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我国数控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了解数控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数控领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数控技术(简称NC即NumericalContro1)应用于生产中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使传统的制造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NC技术带来了新的活力。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主流设备,是体现现代机床技术水平、现代机械制造业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关系国计民生、国防尖端建设的战略物资。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1.高速化

随着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对数控机床加工的高速化要求越来越高。

a.主轴转速:机床采用电主轴(内装式主轴电机),主轴最高转速达

200000r/min;

b.进给率:在分辨率为0.01µm时,最大进给率达到240m/min且可获得复杂

型的精确加工;

c.运算速度:微处理器的迅速发展为数控系统向高速、高精度方向发展提供

了保障,开发出CPU已发展到32位以及64位的数控系统,频率提高到几百兆赫、上千兆赫。由于运算速度的极大提高,使得当分辨率为0.1µm、0.01µm时仍能获得高达24~240m/min的进给速度;

d.换刀速度:目前国外先进加工中心的刀具交换时间普遍已在1s左右,高

的已达0.5s。德国Chiron公司将刀库设计成篮子样式,以主轴为轴心,刀具在圆周布置,其刀到刀的换刀时间仅0.9s。

2.高精度化

数控机床精度的要求现在已经不局限于静态的几何精度,机床的运动精度、热变形以及对振动的监测和补偿越来越获得重视。

a.提高C系统控制精度:采用高速插补技术,以微小程序段实现连续进

给,使C控制单位精细化,并采用高分辨率位置检测装置,提高位置检测精度(日本已开发装有106脉冲/转的内藏位置检测器的交流伺服电机,其位置检测精度可达到0.01µm/脉冲),位置伺服系统采用前馈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等方法;b.采用误差补偿技术:采用反向间隙补偿、丝杆螺距误差补偿和刀具误差补偿等

技术,对设备的热变形误差和空间误差进行综合补偿。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误差补偿技术的应用可将加工误差减少60%~80%;

c.采用网格解码器检查和提高加工中心的运动轨迹精度:通过仿真预测机床的加工精度,以保证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使其性能长期稳定,能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完成多种加工任务,并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功能复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