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做爱小说
详细内容
篇一:《第十节性交昏厥》
第十节性交昏厥
男子性交昏厥,是指男子在性交过程中,气随精泄而暴脱,遂致神志昏迷,汗冷肢厥的一种病证。本病又称色厥、色脱、情笃昏迷等。
性交昏厥一候,汉唐诸家论述较少。明,《景岳全书》指出:“色厥之暴脱,必以其人本虚,偶因奇遇而悉力勉为者有之。或因相慕日久而纨蝎情欲者亦有之。故于事后,则气随精去而暴脱不返”。清.《宝元带》亦云:一脱精病的变证是精液泄出太多,元气突然亡失,冷汗如雨而死在女人腹上”。据此足见本病乃因先天不足,元气虚衰,复因一纵竭情欲”,精脱于下,气耗于上而成。
至于本病的治疗,《景岳全书》和《医宗必读》等书均明确指出:当此阴阳欲脱之际,速用大剂独参汤灌之,配合艾灸气海诸穴,自可益气固脱,救危截变。
[病因病机]
1.气耗精脱:正元虚惫,复因恣情纵欲,精液外泄不止,气随精脱,出现阴阳欲离之变。
2.阴竭阳浮:元阴素亏,加之房劳无度,精液走泄,阴竭于下,阳失阴敛,浮越于上,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厥脱。
现代医学认为,性欲过分冲动,中枢神经急剧刺激,通过神经反射,由兴奋过度转为急剧抑制,导致脑及四肢血液循环暂时减弱,从而产生昏厥证候。
[诊断方法]
1.诊断要点
男子在性交时骤然出现神志昏迷,冷汗淋漓,四肢厥逆,脉弱无力者,即可诊为本病。轻者昏厥时间短暂,可自行苏醒;重者精尽气散,一厥不醒,每危及生命。
2.鉴别诊断
(1)气厥;气厥多由精神刺激所诱发,为肝气内郁,气逆于上或大怒而气血井走于上所致,症见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气粗,四肢厥冷,舌苔薄白,脉沉弦等;与本病由于性交复致气耗精脱而昏厥者显然有别。
(2)痰厥;痍厥为旋湿内盛,一时痰浊上壅,清阳被阻而发昏厥,症见突然神志昏迷,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舌苔白腻,脉象沉滑等。其病机、症状不仅与本病不同,且清醒后常有失语偏瘫,口眼口呙斜等后遗症;而本病苏醒后却没有此类后遗症候。
[治疗方法]
1.分型辨治
(1)气耗精脱
证候:性交中突发昏厥,面色苍白,目舍口张,全身瘫软,四肢厥冷,冷汗
淋漓,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摄精,回阳固脱。
处方:参附汤(《正体类要》)台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红参、五味子、麦冬、浮小麦各20克,制附子12克,山萸肉、黄芪、熟地各30克。
举例:张某,男,27岁。1991年4月2日诊。患者昨晚由外地出差回家,心情愉快,但有疲劳之感,晚饭时饮酒少量,旋即入睡,夜中性交2次,天快亮时又性交1次。凌晨其妻发现患者肢体发凉,推之不动,呼之不应,开灯见患者全身松弛瘫软,双目紧闭,只闻哼声,不能说话,故求予急赴诊洁。查:脉象微弱,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瘫软,手足发琼,气息奄奄,呼叫不答,只有哼声州乏球微动,瞳孔缩敞很慢,听心音傲弱,血压7.0/3.0kPa,呼吸低沉而急促。诊断:房劳昏厥。处理:①针刺人中、百会、内关穴。②热毛巾擦面并热敷前额。③艾灸神阙、关元穴。④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40毫升,肌注可拉明0.25毫升。⑤中药:红参、炙五味子各10克,熟附片12克,麦黄芪、熟地各50克,黄精、浮小麦吾20克。水煎2次,取汁混台,分4次服,隔2小时服1次。二诊:其妻云昨日服药后,患者逐渐清醒,惟语声低微,口干欲饮,下腹微痛,头昏无力,腰腿酸困。服2次药后手足转温,已进少量稀粥饼干茶糖水,症状明显改善。检查:脉沉弱,舌苔薄白,面色好转,肢体转温。处理:照原方再服2剂,肌注男用维他赐保命注射液,1支/日。第5天随访,患者已恢复正常。(《男科临证新探》)
(2)阴竭阳浮
证候:性交突发昏迷,不省人事,目暝口噤,面苍息微,两颧微赤,虚汗涔涔,舌淡尖红,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阴潜阳,益气固脱。
处方:固阴煎(《景岳全书》)加减
龟版、生地、山药各30克,黄精、酸枣仁、五味子、黄芪、姬牡蛎、般龙骨各25克,山萸肉、怀牛膝各15克。
举例:周某,男,21岁。1961年10月2日诊,素体赢弱,新婚之夜,固情笃房劳耗精过甚,致昏迷不省,黎明前急延余诊治,视其面苍息徽,两颧徽红,虚汗涔涔,目瞑口噤,唤之不应,脉沉弱,急针刺人中、入谷、足三里、三阴交穴,俣约3分钟神识渐苏,虽能说话,但声音极低,复伴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腰酸体倦,舌苔尖红苔白,脉细数。知系情笃竭精,戕伤心肾,虚阳失阴精之敛摄而浮亢于上,夺精于下而致昏迷也。治当滋肾阴,益精液,养心神处方;龟版、生地、山药各20克,黄精、酸枣仁、嬗牡蛎、媸龙骨、黄芪各15克,山萸肉、
怀牛膝各10克,五味子、炒知母、黄柏、丹皮各7克,朱茯苓15克。药仅3剂,诸症显见好转。续进3剂,同房则未见昏厥。(《临证撅萃》)
附:成方选录
1.参附汤(《正体类要》)
人参制附子
主治,气耗精脱型性交昏厥。
2-生脉散(《内外伤辩感论》)
人参麦冬五味子
主治:气耗精脱型性交昏厥。
3.独参汤(《幢注妇人良方》)
人参
主治:气耗精脱型性交昏厥。
4.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
制附子干姜人参甘草
主治:阳气脱型性交昏厥。
5.固明煎(《景岳全书》)
熟地人参山药山黄内远志甘草五睬子菟丝子
主治:阴竭阳浮型性交昏厥。
6,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
生地白芍麦冬熟地
主治:阴竭阳浮型性交昏厥。
7.镇阴煎(《景岳全书》)
熟地牛膝炙甘草泽泻
主治:阴竭阳脱型性交昏厥。
2.饮食疗法
(1)羊乳饮
甘草知母地骨皮肉桂制附子
羊乳250克,蜂蜜、韭菜汁各20克。先煮羊乳,然后对入蜂蜜、韭菜汁,温服。随量饮之。
主治:气耗梢脱型性交昏厥。
(2)龙眼洋参饮
龙眼肉30克,西洋参6克,白糖3克。煎取浓汁,顿服。
主治:气耗精脱型性交昏厥。
(3)人参核桃煎{成人做爱小说}.
人参5克,核桃肉15克。水煎,顿服。
主治:气耗精脱型性交昏厥。
(4)人参粥
人参10克,粳米50~100克。人参切碎,用微火煮1小时,再加粳米熬粥。粥成,随量食之。
主治:气耗精脱型性交昏厥。
(5)地黄粥
鲜生地汁15~30克,粳米50克,白蜜适量。先将淘净的粳米加清水适量煮粥,粥将成,加入生地汁、白蜜,复煮沸即可。随、量食之。
主治:阴竭阳浮型性交昏厥。
(6)黄精粥
黄精30克,粳米50克。先将黄精煎煮取汁,复将粳米加清水适量煮粥,粥成人黄精煎汁即可。随量食之。
主治:阴竭阳浮型性交昏厥。
(7)鲜藕粥
鲜璃、枸杞子各50克,粳米30~50克,白糖适量。先“鲜璃、棉杞子、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对人白糖即可。随量食之。{成人做爱小说}.
主治:阴竭阳浮型性交昏厥。
3.针是疗法
(1)人中、百会、台备、三阴交。用毫针针刺,麓补法,留针20~30分钟,每5~10分钟运针1次。主治:各型性交昏厥。
(2)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用艾炷熏灸,每穴各灸15壮。主治:各型性交昏厥。
[调护方法]
1.在身体极度衰弱及过饥、过劳情况下勿行房事,“防性交昏厥发生。
2.性交昏厥一旦发生,应取头低足高位;注意保暖,急用热毛巾撩面,足底加热敷;灌以热姜糖水或热茶;亦可用热醋熏鼻,促其苏醒。
3.本病属于脱证范畴,当以益气摄精固脱为要。故在患者昏厥之际,家属切不可误灌苏合香丸等开窍剂,否则将加速元气亡脱。
4.性交昏厥发生后,应待病体完全康复,方可进行性生活。
篇二:《克制的激情》克制的激情
——论苏童的短篇小说
李钦彤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03研
自处女作《第八个是铜像》发表以来,苏童以其绵延的想象力和精致的叙述,自由穿梭于历史和现实之中,将枫杨树故乡和香椿树街演绎成了一个弥漫忧郁、迷离、腐朽气息的文化空间。《罂粟之家》、《1934年的逃亡》、《城北地带》、《米》、《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将苏童的现代叙事技巧和古典故事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苏童的短篇小说更是展现了他的炉火纯青的叙述技巧和精致故事的编织。与中长篇的注重戏剧性的故事、史诗性的结构相比,短篇小说也讲究故事性,但不要求故事的长度,短篇小说中的故事是不完整的,只不过是一些零散的故事碎片。它可以是一个场景、一种气氛或是一种情调、一个人物的片断。作家就从这些片断,发现人的生存境遇、精神状况,在庸常、平淡、黑暗的生活发现一丝亮色,在刹那间照亮人的心灵世界。它不能讲述一个完整而复杂的故事,以此来表现生活的反复和作家的理想。“短篇小说描写的是生活的片断,不应该总括全世界范围的事,也不应该总括全国范围的事。”①苏童犹如一个轻灵的舞者,在短篇小说的各种因素的技巧限制下,以一种美丽纯净的语言叙述生活中的断片,吉光片羽,酝酿成一种挥之不去的情调氛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如何控制叙述节奏,克制叙述激情,在有限的空间内跳出优美的舞蹈。“在区区几千字的篇幅里,一个作家对叙述和想象力的控制犹如圆桌面上的舞蹈,任何动作,不管多么优美,也不可泛滥,任何铺陈,不管多么准确,也必须节约笔墨,对于激情过度的作家来说,短篇不能满足激情的需要,因为激情在这里最终化为一种平衡的能力。短篇也能讲一个故事,但是我们不能在故事中设置冲突了,短篇也讲究人物,可是我们无法用很多文字去刻画人物性格了,我们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控制的问题。”②短篇小说不需要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它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非戏剧性的叙事;它不再刻画人物,它注重的是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境遇。它需要的是简单,简单是重要的短篇观念。③它需要作家凭借绵延的想象力和..
透视力,抓住一种气氛或是一种情调,一种梦幻或是一种臆想,一点疯狂或一丝恐惧,一种绝望或一种颤栗,加以点染,让这种氛围蒸腾、弥漫全篇,让黑暗的世界升起一盏灯,刹那间照亮人的整个生命。大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类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纯粹自在的黑暗中点起一盏灯来”。苏童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在众多的短篇小说中,苏童认为自己最满意的是《吹手向西》、《水鬼》、《伞》,其他优秀的作品有《仪式的完成》、《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狂奔》、《纸》、《星期六》、《红桃Q》、《白雪猪头》等。
纵观这些作品,苏童在控制小说的节奏上有自己独到的处理,在很多小说中,他把握住一个物品,一个意象,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人物的行为相互关系因此而展开,一个个零散的事件也因此形成联系。故事之间的因果逻辑依靠对这个物品、意象的把握而进行,从而可以舒缓从容控制叙述节奏,这也暗合了简单的要求:“各种事件不论自身长短,都成了一个点;点与点之间由短线连接,构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延续线,反映连续不断的运动”。④
《吹手向西》中萦绕作品的是“酱紫色的疮痂”,对于“我”来说,这无疑是“死亡”的前兆,令人恐惧不安。同学黄子韬被发现长有“酱紫色的疮痂”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我看到鸡腿上的“酱色疮痂”而呕吐不止;在看到“吹手”腿上的酱色疮痂而落荒而逃。故事时间由“酱色疮痂”连缀而成,渲染着一种死亡的气息和对死的恐惧,诠释着现代的“疯癫与文明”。《水鬼》中贯穿作品的是女孩臆想中的鬼魅世界,水鬼在女孩敏感、怪异的心灵感觉、幻觉中时隐时现。女孩对其的执著追求,一步步拉大了其心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逐渐滑入了另一个世界。修码头民工在水中莫名其妙地出现,更加剧了这种心理紧张和恐惧。《伞》讲述了香椿树街上,一个叫锦红的女孩与一把花雨伞的纠缠不清的关系。锦红迷恋于花雨伞,但这把雨伞却成了她一生不幸的根源。她的失贞、婚姻的不幸、母亲的中风,皆因这把雨伞而起,雨伞在她的生命中扮演了恶魔的角色。锦红为此遭受生理、心理的折磨,但即便如此,她仍迷{成人做爱小说}.
恋这把雨伞。《纸》中围绕“纸马”讲述的是纸扎老人对爱女的思念,少女青青逝去的青春生命,少年刘东对纸扎老人的“纸马”的迷恋。“栩栩如生,欲飞欲奔”的形象让少年刘东爱不释手,梦中少女青青又伴随着纸马一起出现,青春的欲望与死亡的恐惧纠缠在一起,无法剥离。《红桃Q》中一张扑克牌连缀了故事,为了红桃Q,我与哥哥打了一架,来到上海我把一切相似的东西都看作了扑克牌,一盒香烟,伤湿止痛膏,绣了一半的红花,墙上的血迹。《狂奔》中以棺材始,以棺材终。王木匠来到榆的家中为奶奶打造棺材,但最后埋葬的却是榆的母亲。作品弥漫的是一种死亡的气息。还有《犯罪现场》中的针筒,《仪式的完成》中的人鬼仪式,《古巴刀》中的古巴刀,《星期六》中的“星期六”,《木壳收音机》中的收音机,《天使的粮食》中的黑色陶坛,《白雪猪头》中的在一个万里雪飘的黄昏,盖满大雪、给人带来温暖的猪头。“一件物品在故事中出现时,它就具备了一种特殊力量变成了磁场的一个极或某个看不见的关系网中的一个眼。物品的象征意义有的明显,有的隐含,但总会存在。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篇故事中任何一件物品都是具有魔力的东西。”⑤苏童正是通过对这些意象、物品的把握,控制小说的速度和节奏。小说中的事件皆围绕这些物品、意象,一切与此不相关的都隐去,推向叙事的背后,展现前台的是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索。好比一个优秀的车夫,苏童驾驶着小说这辆马车,游刃有余地奔跑在路上,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各种障碍,让乘车人感到舒服,朝气蓬勃。这种叙事方式完全符合了短篇小说关于简练、简洁的要求,让读者在有限的篇幅内得到的是心灵世界的无限延伸,让人们的心情在众多思想、形象与感觉中浮沉。
“文学是人学”,小说到底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艺术,它要探寻人的心灵世界。面对一篇小说,不仅看其叙事技巧的优美,还要看其艺术建构对当代人的心灵世界有没有新的探索。苏童的短篇小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把你的脚捆起来》探究父子情感中的紧张、冲突和缓解;《拱猪》则是关于人的尊严在游戏和现实中的双重失落的悲剧;《堂兄弟》中“造屋”失去了社会学的意义,却将目光投向了人物的心理感受和精神层面,描写造屋对人的心理、生理造成的压力及精神状况;《两个厨子》没有将重点投向他们厨艺的不同,而是观察贫富差距给人带来的心理生理的不适,人的尊严在饥饿、生存面前的苦苦挣扎;《吹手向西》揭示现代文明社会对人性的抹杀;《食指是有用的》小满为了维护尊严,不惜砍掉自己的食指,以身体肉体的贬抑、自残来换取精神上的救赎;《星期六》讲述小孟夫妇与老漆友谊的破裂,但却将这种破裂演绎的撕心裂肺;《饲养公鸡的人》讲述一个残疾人在性欲和尊严之间的挣扎;《骑兵》残疾少年左林为了维护自尊,以欺骗的方式来实现“骑兵”的梦想,但父亲左礼生却以自己的方式让他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古巴刀》探寻一个胆小怕事懦弱的人,在无路可走的处境中人性恶、暴力爆发的潜能;《白杨和白杨》说的是两棵树的战争,女性的嫉妒、排斥、偷窥欲的展示。在区区几千字的篇幅里,苏童用简练敏捷的手法控制着叙述的激情,为我们讲述一个个故事,带来心灵的震颤。苏童曾这样谈及对短篇小说的理解,“短篇小说就像针对成年人的夜间故事,最好是在灯下读,最好是每天入睡前读一篇,玩味三五分钟,或者被感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怅怅然的,如有骨鲠在喉。如果读出这样的味道,说明这短暂的阅读时间都没有浪费,培养这样的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始于平庸而终止与辉煌。”⑥苏童自己的小说提供了这种枕边的辉煌。
在这些短篇小说中,苏童描写得最多的主题、最为成功的主题是性与死亡,讲述性与死亡的恐惧和诱惑。《纸》这篇小说完美地聚集了这些元素。“纸马”的意象体现了性与死亡的纠缠关系。“马”的形象在古代看作是性——生命力的象征,是人的生命力的体现,体现一种性的萌发。而“纸马”却将性与死亡联系在起来,将生的诱惑和死的恐惧捆绑在一起。纸扎老人为了怀念爱女青青,扎了这个“栩栩如生,欲飞欲奔”的纸马,对刘东具有非凡的诱惑力。在他的梦中,不断出现马的形象及青青的形象,性欲的萌发和诱惑与死亡的恐惧不可救药地纠缠在一起,在梦中联翩而至。《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则描述南方的堕落和躁动不安的欲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和逃跑。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我”夺路而逃。(《吹手向西》)《仪式的完成》通过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渲染死亡的诱惑和恐惧。拈人鬼的传说对于民俗学家充满了美丽的诱惑,而当死亡真的降临时,也就失去了审美的距离,于是,民俗学家发出了一声充满恐惧的尖叫。《水鬼》中,女孩对水鬼充满了向往。《狂奔》展现了一种心理恐惧。小说以“榆”的眼光看待死亡、性爱、亲情。他试图去理解,但结果是这种求解使他陷入了疯狂。小说发表时,被《钟山》杂志作为新写实的代表推出。相对于其他新写实对现实、历史的荒诞、苦难的揭示,苏童写出了实在的
儿童心理世界。《红桃Q》中墙上的血迹、带口罩的老人都让我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犯罪现场》中少年对结束生命、走向死亡充满渴望。《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老人自编自导自演的死亡游戏,将残酷的死亡演绎的富有诗意,凄美而又苍凉。欲望与死亡对于苏童来说是一种诱惑,一种华丽的诱惑,同是这种死亡、欲望又多以儿童的视角来叙述,在阴森、颓唐、感伤之外又增添了一丝诡异、神秘、莫名其妙,从而使作品中充满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人物生活于其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正如张爱玲所说的⑦苏童的小说充满一种古老腐朽的气息,给人以恍若隔世的感觉。儿童的眼光又增加了一丝朦胧,神秘,隔膜。从他的短篇小说中,可以看出苏童对儿童记忆的迷恋,正如他的名字,“‘童’自然是和童心、童年连在一起,这样苏童小说就占了童心的通灵和纯净,童年的自由与幻想。”⑧童年记忆是作家的重要资源,60年代出生的作家对于那个时代有着自己深刻的体验,饥饿,暴力、欲望充斥那个贫困而又狂想的年代,成人的政治神话世界之外,留给他们的是一个相对自由而浪漫的空间。莫言以儿童的饥饿、孤独体验为资源,写出了一系列向往幸福和光明的作品;艾伟以童年的体验为依托,探寻人性中的卑微和幽暗的一面。苏童同样以60年代儿童记忆为背景,却将目光推向了死亡和欲望,描写“一群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南方少年,不安定的情感因素,突然降临于黑暗街头的血腥气味,一些在潮湿的空气中发芽溃烂的年轻生命,一些徘徊在青石板路上的扭曲的灵魂。”⑨《独立纵队》中展示香椿树街上的儿童之间的派别矛盾,争勇斗狠,千刚、千勇、宋文挥霍着年轻的生命,内心充满对暴力、权利的渴望《伤心的舞蹈》讲述一个童年记忆中的演出,又演出而引起的嫉妒、伤心、高兴、希望和失望;《伞》叙述香椿树街中的一个少女的不幸和扭曲的灵魂;《狂奔》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待王木匠与“母亲”的暧昧关系,奶奶的诅咒,母亲的突然死去,这一切都令榆百思不得其解,最终陷入一种莫名的恐惧,只得以狂奔来摆脱这种深入骨髓的威胁。《奸细》中小女孩红朵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暴力谋杀。《红桃Q》中一个少年寻找他所迷恋的扑克,却遇上了他所不能理解成人世界的政治、暴力、死亡。《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两个小孩无法理解死亡的残酷。《纸》中死亡的恐惧和性的诱惑难分难解,使少年刘东对一切“纸”都充满了排斥的心理。《水鬼》讲述一个女孩对于水鬼执著的追求以及庸人自扰式的恐惧。正如王德威所说:“苏童的人物从小到老,都是戏弄死亡的高手。”⑩苏童的少年角色,无一不在死亡边缘铤而走险。
苏童以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