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优美语句素材>关于麦黄的句子

关于麦黄的句子

详细内容

篇一:《故乡的麦黄麦飘香》

我坐在从广州开往北京的火车上,远远望去,长江两岸,中原腹地那窗外一望无际的,黄黄的一片片成熟的麦子的时候,我此时就想,豫南光山故乡牢山的农忙时节该到了吧!眼看着家乡的麦子就要黄了。一种潜藏在心里的急切让我有点焦燥和不安。

回忆起小时候,麦子黄了,二爷爷露出少有的笑脸,时时浮现在眼前的那种场面,多少让我有些心酸的坦然。当我们小伙伴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层层的麦浪里,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多少还会让我震撼!麦鸟急匆匆的叫声催人紧呵!每当麦子成熟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久别远去的故乡,麦黄麦飘香!

记忆中,麦子黄了的时候,总是能看见七十多岁的老二爷站在田垄上,翘起山羊胡须,炯炯有神的深邃的眼睛,望着一片片,颗粒饱满黄橙橙的金色的麦浪时,布满像刀刻纵纹的脸上松动着笑意,如是他掐了一些麦穗,放在手心,用双手将麦穗捻开,吹去了麦芒,仍几粒在嘴里嚼了嚼,二爷爷麦子成熟了吗?远处传来乡亲们的笑问声!老二爷爷,庄重的哼了哼,今年的麦子好香啊!在我记忆里,老二爷,一年有两个时候脸上有笑容,收麦子和割稻子。吃不饱饭的日子,能让人大胆的吃好吃饱又白又大的馒头,那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啊!我想,老二爷年代的人,对土地和粮食有那么深刻的感情,可回报他们的有什么呢?不管怎么样老二爷游趟在麦浪里时,就像孩子躺在母亲的怀抱里,笑哈哈的。老二爷的笑声和着布谷鸟的叫声,时远时近,啊!麦子黄了,麦子飘香了。老二爷爷的脸上有笑了。我们小孩子快乐的像小鸟啊,麦熟麦飘香!

每当麦子成熟的日子里,我们小伙伴都会坐在四奶的脚前,听她永远也讲不完的动人的故事,四奶说,日本鬼子进村扫荡之前,我们老百姓连夜把麦子收完,藏起来,小鬼子别想从我们手里拿走一粒粮。是啊!我们光山这块红色的土地,革命的土地,为了共和国的胜利献出了几十万人宝贵的生命,我听到这里时,现在想。四奶讲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那年月,她们组织支援前线的挑子队,把家里的麦子都送给部队,让解放军能快快解放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说到这里,四奶的眼角里闪着泪光,她的语重心长,现在想起还会让我感慨万千!故乡的麦子黄,故乡的麦子香!

记忆里总是看到在麦子成熟的时候,父亲忙碌的身影,可从来没有看见父亲一丝笑意,总看见他蹲在麦堆旁,抽闷烟,我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这样,其实后来我从妈妈做饭的原料明白了一切。为了能让我们孩子吃饱,母亲总是变戏法的在细面里掺杂着,经过箩摔的麦麸,搅在一起做成大漠,当我们孩子狼吞虎咽的,又香又甜的吃着的时候,我看见父亲的眼角里有泪的心酸。不知道为什么拼命的干活,怎么种粮食的农民连饭也吃不饱啊?父亲忧愁的脸何时笑开颜?故乡的麦子黄,故乡的麦儿苦!

又是麦子黄的季节,那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大别山,吹进了我的家园,我们全村的人都是在村子里的老槐树底下,听县里领导传达的喜信,从此,静静的山村开始沸腾,父亲开始像孩子一样,有说有笑,分田到户的第一年,我跟随父亲身后,父亲挑一百多斤的上

等麦子,我背一小袋到牢山粮站去卖粮,偌大的牢山粮店挤满了卖粮的农民,这种景观让父亲的理想实现,父亲笑开颜!故乡的麦子黄,故乡的麦子笑!我默默的祝福这场面将是永远永远啊!

现在每当读到,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诗句,在品尝着各式各样的精美食品,聆听着优美动听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时候,我会默默的思考一些问题,说起小时候的那些事,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段苦涩的记忆,但我非常肯定,正是这些苦涩的往事,才点缀了那段平淡如水的日子,才让我苍白的童年有了值得回忆的故事。

篇二:《语言麦子黄了》

语言麦子黄了

活动名称:麦子黄了

活动目标:

1.感受麦收时节丰收的喜悦心情。

2.懂得尊重劳动人民,爱惜粮食。

3.指导麦子磨成面粉可以制作成食品。

活动准备:

1.麦子黄了图片2.音乐丰收歌{关于麦黄的句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丰收歌》,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

二.看图片,回忆买手情景,感受喜悦心情。

1.提问1小朋友见过麦子吗?

2.在什么地方看过过?

3.丰收的麦田是什么样的?

4.大片大片的麦子成熟的时候,农民们回事买手样的心情?{关于麦黄的句子}.

2.出示《麦子黄了》图片。

提问:图片上有什么?农民伯伯为什么开心?

请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3.出示《麦子堆成山》的图片

提问:图片上有什么?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请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图片内容。{关于麦黄的句子}.

4.出示几种食品图片或食品,请幼儿猜猜是用什么做的?了解小麦是人们实物的来源之一。

三.完整讲述图片《麦子黄了》,让幼儿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

1.老师先完整的讲述图片,再请幼儿个别幼儿讲述,最后幼儿分组讲述。

2.教师小结:小麦在国庆节先后种到地里,农民伯伯要辛勤耕作,施肥,浇水,除草,到第二年的:六一前后麦子才能成熟,麦子可以磨成面粉,制作成各种好吃的食品,我们吃的大部分食品都是麦子做成的,这些食品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我们尊重劳动人民,爱惜粮食。

篇三:《又是一年麦黄时》

又是一年麦黄时{关于麦黄的句子}.

车在飞速地行驶着,窗外闪过一片又一片的麦田。满眼都是喜人的金黄,饱满的穗儿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无数的麦子如害羞的少女低头颔首,静静地散发出成熟的韵味。在明媚的阳光下,你仿佛都能嗅到麦子溢出的那种带着青草味儿夹着清香的气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这带着麦香的空气,久违了的清新。在城市里呆久了,你会发现乡野的自然和质朴会轻易地打动你的心。

家乡越来越近了,想起家里的麦子也该收割了。爸爸妈妈已经不再年轻,

这些活会让他们劳累,可是身为女儿,却不能在他们身边减轻他们的疲劳,只会担心、只会心疼。岁月总是那么匆匆又匆匆,无情地掠走了他们的青春、活力、健康,在不声不响之间只留给他们衰老、疾病、蹒跚。幸好,现在有了收割机,让爸爸妈妈不必再过度地辛劳。神思飞转之间,儿时父母的辛劳便浮上心头。父母都是没有文化的农村人。老实而本分,就靠着种的几亩田,养的几张蚕,侍弄的一口鱼塘,经营着全家人的生计。从我记事开始,爸爸妈妈就永远在忙碌着。春秋两季,农忙时节自是不必说,就是秋冬,眼看田里的庄稼该忙的都忙完了,爸妈还是不会闲着,总是会找些杂工来做着。

我和哥哥也渐渐地长大了,能帮着家里做些事了,像做饭、接水、洗碗抹锅之类的活儿,我俩都包了。后来哥哥到镇上上中学了,这些活都由我揽着。

记忆中,每次放学回家都是铁匠军把门,连下雨天都不例外。年幼的我,在无奈中熟悉了厨房里的锅碗瓢盆。

每年的麦收季节,是家里最忙的时候。这时候,春蚕到了要上山结茧的最后关头,桑叶自然是吃得最多的时候。家里的蚕往往都是四、五张纸,三间房子十几层架子,满满当当的。爸爸和妈妈每天早上3、4点钟就要起来喂桑叶,然后下田摘桑叶。把蚕忙停当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去田里割麦子。初夏的阳光已经非常灼人。麦芒和灰尘不时飞散开来,落在身上、脸上。半天下来,脸上已经是通红通红,如针刺般肿痛。

我放学了,都会烧好饭拿到田间地头给爸妈,然后帮着干一会儿活。在烈日下劳动的艰辛,真真切切地在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的身上体验的时候,酸楚和难受在我的坚忍下被埋藏。生活的不易,让那个年龄的我过早地品尝到了人世间的苦和累,学会了忍受。

麦子收好了,还没完结,还得脱粒。那时候,人们把脱粒机叫做“电老虎”。脱粒的时候,多一个人好一个。所以我家总是在中午的时候脱粒,因为我和哥哥都能当半个大人使了。我在妈妈下手,把捆好的麦把子一个个地递给妈妈,妈妈就把麦把子送进轰隆隆“电老虎”的嘴巴里。在“电老虎”的下边分别有两个出口,一个是麦粒的出口,一个是麦秆的出口。哥哥就铲麦粒,爸爸就用叉子把大把大把的麦秆拖走。这时候,可得眼捷手快。我慢了,“老虎”的嘴巴里就会空着,爸爸和哥哥谁慢了,出口就会堵起来。震耳的机器声,满天飞舞的灰尘、刺人的麦芒,炎热的阳光,让脱粒成了这个季节里最煎熬人的时刻。一个一个的麦把

子在自己的手中不停地传递着,原本轻灵的胳膊逐渐沉重起来。生生地巴望着小山似的的麦堆早点儿消失。

拖完了粒,我就去上学了。爸爸和妈妈还得扬场、晒草、堆草、翻晒麦子„„事情还是多得一茬接一茬。等到晒干、筛净的的麦子进了粮仓,才算是麦收结束了。这样忙碌的日子也就一个星期左右,可是这样的不分昼夜、不辞劳苦,实在是最折磨人的历练。我的父亲母亲就这样操劳着,收了麦子,还得收稻子,又是一番翻天覆地的劳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爸爸妈妈在一年四季的辛劳着挥洒着自己的汗水、释放着自己的青春。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为了家的兴旺繁荣,他们花白了头发,佝偻了身躯。年轻的矫健不再,生命的活力已逝,他们无怨无悔。

„„

又是一年麦黄时,日子已经是另一番滋味。而我,要做的就是让父母幸福、安宁地度过他们的晚年,而这,似乎也是我唯一能做的。

想到这,我回家的心更切了,我已经看到,家乡就在不远处了。(

篇四:《又是一年麦黄时》

又是一年麦黄时

李村三中高晓利

干热的风刮起,这种燥热让我有种久违的感觉,陌生而又熟悉。“没这风,麦子咋熟,麦熟一晌。”爸爸那是上挂在嘴边的话撩起了我的思绪······小时候,麦子黄了,没有收割机,全靠人力收割。爸爸常年不在家,弟弟年龄尚小。我上小学三年级便和大我三岁的姐姐、妈妈一起到地收割麦子。随着年龄的长大,我的工具有锯刺镰刀到一般的镰刀。

妈妈是个争胜心很强的女人,地里活从不愿输到别家后面。妈妈,妈妈便常在夜晚12点钟喊醒我和姐姐,开始去地割麦。当时我和姐姐常因磨蹭着不愿起床而被妈妈拉起。

揉揉惺忪的睡眼,拖着不愿走动的双腿,带上妈妈事先准备好的糖水和煮鸡蛋出发。半夜时分,路上除了几声虫鸣和蛙叫,便是我们母女三人窸窣的脚步声了。有次我因太困路途中摔打了我带的水壶。妈妈虽没有批评我,自己还是被吓得头脑清醒了,立刻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到地后,妈妈一次割的宽度比我和姐姐的加起来还多,姐姐虽只大我三岁,干起活来抵我两个。那时我总感到诧异,妈妈割麦怎么那么轻松?麦子就像惧怕妈妈似的,而且妈妈永远都不会累,身上怎么会有用不完的劲?!可我分明能看到妈妈的整个后背都是湿的。当时的我总是隔一会儿就坐下休息一会,看着一个个向我示威的麦穗发愁。麦芒还不时的扎破手指。就这样我们渴了喝点水,饿了吃个鸡蛋或馒头,还会啃几口黄瓜。

割完麦子还要把麦子运到打麦场,还是用架子车拉。拉麦要力气,这时,三叔总会来给我们帮忙,麦子装上架子车,用绳子捆绑好,叔叔驾车,妈妈和姐姐在后面用力推。我就理所当然都留在地里拾麦,我先用耙子搂,可麦穗都掉在地里了,还要一穗一穗的拾,每弯一次腰我都想趴在地上,真正体会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滋味。那时我最期盼的就是那白色的冰糕箱,远远地吆喝声想起,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毛钱一块的冰糕,现在回味起来还是那么的清甜冰爽。

最煎熬的是打麦。拖拉机碾过后,挑了麦秸,还要扬场(出去麦中的外壳),又是风姗姗来迟,白天没风要等晚上。我家缺劳力,这些活都是三叔帮我们干,一掀掀麦子在叔叔手中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也会传出叔叔爽朗的笑声。给宁静的夏夜平添了几分诗意。我们就在场中等候把扬好的麦子灌进布袋。回到家总是

月上中天了。

麦子运到家,晒麦是件大工程。要把麦子一袋袋运到房顶,妈妈一次就扛起一麻袋(也许是条件所逼吧,妈妈干活从不亚于男子),稍长大点的姐姐也不示弱,能和妈妈扛一样多,而我每次都受照顾,一次运半麻袋。中午时分,顶着毒辣辣的太阳要上房顶搅麦,这点轻活我会主动包揽,搅麦完毕,就如同现在进到蒸房的感觉。随着夕阳落山,我们还要将麦子攒成一堆,预防变天。看着堆成山的麦子,妈妈总乐得合不拢嘴,不是的计算着一亩地能打多少斤。真正的累并快乐着。

今天我带女儿上街吃饭,遇见了镇里领导,“现在学生还放麦假吗?”多么古老的话题,多久了,学生取消了麦假,割麦机也代替了人力劳动,省去了好多工序。他们成长在了幸福的年代。可没了这些劳动体验,孩子们也变得自私、懒惰。甚至不懂得珍惜学习时间。

又是一年麦黄时,一缕缕麦香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目光穿过一个个往昔,看故事从缤纷到苍白,世间种种迷惑总在,唯有这从春到秋一年年坚定的播种与收获,安详平和的接纳所有沧桑与惶惑。

篇五:《六月麦黄》

六月麦黄甘肃定西临洮孙玉成

六月甜杏满枝黄,

农民日出收割忙。

村前屋后全是金,

(2016,6)夜来清风粒粒香。

篇六:《去时麦青归时麦黄》

风还是一样地吹。花还是一样地开。太阳还是一样地升起。可是有些事情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人,遥远的爱着。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在一起,也许都没有说过几句话,也没有一起吃饭看电影,也没有一起去操场散过步;没有一起看过书;没有一起打过水;没有一起走过曾经的路、、、可回忆里为什么依旧是你清晰的脸庞,也许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可谁的谎言又有安徒生的纯美?可是就是这个遥远的人支撑了青春里最重要,最灿烂的那些日子。有很多事,不是我想,就能做到的。很多东西,不是我要,就能得到的。很多人,不是我留,就能留住的。你就像指缝间的阳光,温暖,美好,却永远无法抓住。我乘车在春初的时候,去时麦青。我行走在爱的荒漠,迷失了来时的路;沿途的风景,我只能边走边忘。不再挣扎,不再纠缠,我一个人也很好。时光如水,总是无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前面的路我看不清楚,只剩自己怀里的孤独。心里的感动,下降了几度

是不是爱还是未知数?现在的我有一点麻木,习惯了将就学会满足。也曾想转身,还是留了步。是最后的耐心,并不是糊涂。我想要去有你的未来,我想要在有你的身边。只是不再那么坚定,那么确定。也许谁都能陪我疯癫,结局如何我只想问问时间。我总是问自己,如果我知道结局是这样,那么我还会愿意经历着一切吗?我不知道。

一个人听歌,一个人走路;一个人难过,一个人开心;一个人坐栏杆上看夜景,一个人等待月落晨起。习惯一个人独坐,没有忧伤,没有烦恼,因为没有思念;习惯一个人睡,忘记时间,忘记存在,忘记没有忘记的过去;习惯一个人的世界,因为一个人的世界,只有自己懂……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哭声。人有心事后,不想多说,感觉说话很累,或许是习惯了沉默,习惯了痛,习惯了安静。当一个人试着不理你的时候,其实已经受伤很深!原来,也有一首歌是“秋天不回来”。我们的这一年就像一条抛物线,其实爱情的黑白天就像钢琴的黑白键,最后还是落下了休止符。{关于麦黄的句子}.

那个时候有没有这么一个人“你想对TA说,“你是我不喜欢别人的理由…”那个时候有没有一个人总是在你聊天时因为看到了她的"正在输入‥"而悄悄删掉自己打出的话,静静等待着那个人!{关于麦黄的句子}.

你不知道编辑了N条短信从未发出,N个电话未等拨通就挂断,会不会有个人在和你打电话时,都会数3.2.1然后才挂?于是在夜里静静翻着你和我的短信记录,qq上看着我们的消息记录,原来是那么的少,记忆原来是黑白的!

我不知道你所谓的宁缺毋滥到底是什么含义。不同的人,为你做同一件事,你会感到天壤之别。因为你在意的,往往不是人做的事,而只是做事的人。爱你在心里,绝口不提爱你,不是不爱,而是因为太爱。太爱,所以怕伤害;太爱,所以甘愿受伤害;太爱,所以容易错过爱。走得最急的,伤得最深的,也总是最真的感情。可笑的自己却为了你当时的一句不确定的话语,拒绝一些人的青睐,等你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未来,未来总是像清晨的阳光一样不可预知是躲在云后还是洒满大地。当清晨的阳光晃点整个房间,散落的烟灰泯灭在一眨眼间。我以为时间可以最终敷衍,敷衍着我说伤痛很浅。那时我以为你已对他不再期待,不纵容他再给你伤害。我以为我的温柔能给你真的宇宙。我以为我能全力填满你感情缺口。专心陪在你左右,弥补他一切的错。也许我太过天真,以为奇迹会发生。我以为终究你会慢慢明白,他的心不在你身上。我的关心,你依然无动于衷。他让你红了眼眶,你却还笑着原谅,原来你早就想好,你要留在谁身旁。我以为我够坚强,却一天天地失望。少给我一点希望,希望就不是奢望!

翻遍了所有的诗句,听遍了所有的歌曲,也终究找不到我最需要的,那个记忆中的身影。是谁把爱情写得如此透彻。感谢误会,感谢分歧,感谢争吵,感谢偏执,感谢横眉。

我想,如果高考那年我们多错一道或者是几道选择题,那么现在我们会认识不同的人,但是这都无所谓了。如果填志愿的时候自己不去轻点那一下鼠标,或者把第二个学校放在第一个,现在我们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子?也许我本来可以和你一起飞的,去完成那些未完成的梦想。你或许可以为我留下来的,而我却发现最远就是身旁。送走了你也放逐我自己,至少我们还有回忆可以忘记或是珍惜。选择分离是不得已,选择分离,想必是爱的不彻底送走了你我却还在原地你有没有想过回心转意。放弃我已尽力,未来的你已经和我没有关系。

一些人遇见了,一些人失去了,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四季流转着,最后又会留下谁,陪伴在身旁。似乎开始越来越多的失去,代替了所得。那些岁月中深深浅浅的痕迹,那些无法定格的记忆,又要如何取舍。寻一杯冰冷的水,来解救干渴的喉咙。写一些忧伤的文字,记录着一些琐碎的生活。十指相握给自己取暖,只能维持的瞬间。谁说,懂得放开,心胸便会坦然。我微笑,是不是真的懂得成全。

谁说蓝色就代表忧伤,你看那天空和海洋。迷茫有时是一种心情的宣泄,平衡着我们的内心,有时它如同彩虹前面的乌云和暴雨,与美丽同在。但是,如果将迷茫上升为逃避,那就成了一种借口。借口,最终欺骗的,还是自己。所以,别让迷茫蛊惑了自己,只有心中有岸,才会有船,才会有渡口,才会有明天!有

时候你们总是说蝴蝶飞不过沧海,也许你们是对的。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当蝴蝶千辛万苦飞过沧海后才发现彼岸没有过等待。

所以真正的美丽,不是青春的容颜,而是绽放的心灵;不是俏丽的服饰,而是内在的自信;不是台前翩然的舞姿,而是幕后执著的坚守;不是巧言令色,而是真诚与人;不是物质的附庸,而是知识的光芒……真正的美丽,多是夹带着生活的余香,浸润着岁月的辙痕,承载着我们的希翼。如果我们不能相爱,那就让我们感谢相见,如果我们不会有未来,那就让我们不要开口说永远。宿命的相逢已经错过了我们最美丽的季节,那么不再相见,不再联系。我想,爱情里最伤人的就是记忆。如果没有那些记忆,我也不会如此伤心。如果、、、我会想着把手上这个蝴蝶结,亲自送到你的面前,别在秀发间。然而现在这个蝴蝶结,却静静躺在心灵的深渊,再也不会别在你鹅黄的衣领边。

有时候觉得微博那么少的字,想写出一个人的深情140字怎么可以?有时候又觉得太多了……情到深处,一个字都嫌多。欲辩已忘言的时候,一句也不想解释……

寂寞是心灵的慎独,若开放在高山之巅上的雪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