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人故事素材>关于革命的感动作文

关于革命的感动作文

详细内容

第一篇:《我最感动的革命故事》

我最感动的革命故事

——爆破英雄黄继光

端氏小学四(3)班苗依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

城......”一想起这熟悉的歌曲,我就心涌澎湃.想起了我们的爆破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的家庭里,小时候给地主当长工,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痛苦不堪。1950年黄继光加入民兵,第二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2年10月19日那个弹雨纷飞的夜晚,黄继光跟随营参谋长指挥六连在上甘岭进行反击。当时,营参谋长和连长、指导员焦急万分,如果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一夜的战果将付诸东流。在紧要关头,黄继光挺身而出,与连里两名通讯员一起请战。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不久,两名战友相继中弹倒下,黄继光也负了伤。当他爬到离敌人中心火力点十余米时,用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雷,只炸塌了半个地堡,敌人的机枪仍在喷出火舌。黄继光此刻身上已没有任何武器,仍然向前爬去。趴在后面的战友们,借着照明弹的亮光,突然看到了气壮山河的一幕:黄继光摇晃着站起身,张开双臂,向敌机枪射孔扑去„„

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

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十多米长的血印。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我们将以你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第二篇:《让我感动的革命圣地》

让我感到的革命圣地

通渭县文庙街小学五(3)班牛乐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当读起这首诗,每个中国人心中对革命先烈们的敬意不禁悠然而生。是啊!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在通渭县榜罗镇,有一座“革命文物陈列室”,记念收藏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那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榜罗是留下的。

据历史记录,1935年9月26日,由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从武山出发,胜利突破敌人的渭河封锁线,进入通渭县榜罗镇,9月27日,党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会议,分析了日寇侵占我国北方后的全国形势,指出了北方可能成为抗日根据地的各种条件,确立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西,将陕甘苏区作为领导全国大本营的重大决策。毛主席还提笔写下了奋发激昂的《七律·长征》。

榜罗镇这片神圣的土地之所以让人感动,不仅仅是因为它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不屈不挠,什么是奋勇向前,什么是真正的机智果断,同时长征精神也成为了值得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关于革命的感动作文}.

在那炮火连天的日子里,面对反动派的紧追不放、威逼利诱,红军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抗日到底、成立新中国”已被战士们刻在了心中。不弄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危险,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中

国人,为了祖国和人民,死而无憾!这,就是永不熄灭的长征精神!民族的圣火、不畏艰险的勇气!

不朽的精神,深沉悲壮,不败的斗志,奋发激昂,善良的民族,无愧礼仪之邦,民族的性格,向来无谓刀枪!我们不会忘记那片革命圣地,更不会忘红军的长征精神!相信巨龙将会昂首于新世纪的曙光中,世界的钟声也会为之敲响!

第三篇:《让我感动的革命烈士们》

让我感动的革命烈士们

首羡镇和集小学五(3)班袁雨欣

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呀!要知道是那些革命先烈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快乐地依偎在祖国的怀抱里。

那些革命烈士令我感动,他们每一位都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邱少云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虽然旁边有条小河,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

黄继光,抗美援朝时期,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为了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高地。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机枪枪口,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战友得以击败敌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如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有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叶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他们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这些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让我们铭记在心中;尽管先烈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返顾地将自己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

必然的民主;当其为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烧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这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革命烈士们,多么伟大呀!他们用鲜血,把五星红旗染得鲜红。他们用生命,换来现在的和平时代。他们的身体倒在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上。他们用自己的躯体,建造了成功的大厦。他们的英雄事迹,记录了革命的艰辛,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用坚定的信念,赢得了胜利女神的眷顾,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令人肃然起敬。我想,我一定会珍惜先烈们用鲜血、生命换来的今天的美好时光,学习革命先烈那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革命先烈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牺牲我一人幸福十三亿人的精神。

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的环境中,但我们也应该发扬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我要从现在起,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认真学习,用加倍的努力去拼搏,掌握更多的本领,学习革命烈士们的精神,使自己成为新世纪有用的接班人,让令人感动的革命精神永远传递!

第四篇:《让我感动的革命烈士》

让我感动的革命烈士

在今年的清明节,我和姐姐去烈士陵园扫墓。当我看到了叶邦瑾的墓碑时,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巾帼英雄——叶邦瑾。因为,她是我平时在学习上的动力。

叶邦瑾,掘港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末秀才,父母都是教师。这让他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品质,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在1940年15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出色的抗日女战士。

16岁的叶邦瑾在新四军的队伍里,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她在农村访贫问苦,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妇女、青年抗日委员会,对地主开展“二五”减租运动,动员群众参加新四军,支持抗日前线,对新四军的烈军属进行优抚。她住在贫雇农的家里,吃的是麦片粥,冬天连热水也烧不起。他身上长满了跳蚤。这一切,她都不叫苦,无怨言,而以实现自己的革命愿望为乐,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对她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使她得到了新的温暖和力量。

1946年8月9日傍晚,她在群众家中开会,由于坏人告密而不幸被捕。在被捕后的一周里,敌人对叶邦瑾施加了惨无人道的酷刑。一次次鞭抽吊打,“灌肚肺”,“坐老虎凳”,丧心病狂的折磨她,用烧红的铁丝戳进他的胸

脯„„叶邦瑾一次次昏死过去,但是她始终坚强不屈。1946年8月17日下午,年仅21岁的新华社女记者叶邦瑾在如皋的县城东门外,呗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杀害了。临刑前,虚怯的敌人要把叶邦瑾的眼睛蒙起来,她英勇地甩着头,怒斥敌人:

“祖国的山河是人民的,为什么不准看!”

“我是为人民翻身做事的,千万人民会为我报仇!”

叶邦瑾高昂头颅,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呼:

“自卫战争一定胜利!”

“中国共产党万岁!”

叶邦瑾牺牲了。全村的人民放声大哭都非常的伤心,有的甚至和日本鬼子拼了。

叶邦瑾那种一心一意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我,像叶邦瑾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为了国家才牺牲的,我发誓,我长大后一定要为祖国效劳!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602吉胜男六年级:吉胜男

第五篇:《让你感动的作文》

让你感动的作文

让你感动的作文(一)

我曾经读过一篇令我难忘又感动的文章,而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尤其是文章中的老班长,他那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我。

这篇文章是《金色的鱼钩》。主要记叙了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委托,照顾几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文中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也就是老班长。在全连数他岁数大,他为了给战士们寻找食物,自己瘦的只剩下皮和骨头,好不容易,发现了河里的鱼儿给大家吃;可是,鱼儿也是有限量的,本来河里没有几条鱼,鱼越钩越少,看着碗里的食物越来越少,老班长只好自己不吃。文中的一位战士好奇地问老班长,为什么看不到老班长吃鱼啊?老班长却说他吃过了,这位战士不信,就偷偷的跟着老班长一起过去,只看到老班长捧着搪瓷碗,口里嚼着几根草根和战士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当我读到这里时我的眼睛里立刻充满了泪花,他!他竟然为了让战士们吃到足够的,自己却吃剩的鱼骨头和一些野菜,我真不敢想象文章的下文会是怎样的;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坚持看下去,文章最后老班长还是光荣牺牲,战士将老班长留下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读完文章后,我起先怪老天为什么这样绝情,将这么善良、和蔼的老班长带走呢?到后来,我好好的反思了一下,其实老班长他并没有牺牲,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老班长那忠于革命,牺牲自我,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无憾的高贵品质会永远感动看我们的子子孙孙,而这篇文章也会永远地影响着我,感动着我。

让你感动的作文(二){关于革命的感动作文}.

一般来说,世界上有好人和坏人两种。当然,他们脑门上没贴标签,那我们可以看他们做出来的事情。

前不久,浙江出了一位平民英雄,他就是最美司机吴斌。吴斌叔叔是杭州长运公司的一名司机,5月29日中午,在从无锡返回杭州的高速公路上,一块大铁块突然从天而降,击破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砸向了吴斌叔叔的肚子和手臂,他忍受着疼痛慢慢停稳车子,打开车门,回头对乘客说“别乱跑,注意安全!”做完这些,吴斌叔叔倒在了座位上。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当我们正愉快地欢度节日时,吴斌叔叔却因伤势过重离开了人世。在最后的1分16秒里,吴斌叔叔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24名乘客的安全。吴斌叔叔的壮举感动了车上的24名乘客,感动了杭州,也感动了全中国。

吴斌叔叔今年48岁,同事们都说他热心善良、拾金不昧,他自己却说:“这有什么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看,吴斌叔叔多谦虚!我们应该向吴斌叔叔学习,学习他谦虚的精神,做一名谦虚的好学生。我明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每天认真完成作业,同时要做好预习和复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问老师,直到搞清楚为止,使自己在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吴斌叔叔他的一生很平凡,但却在生命最后一刻做出了一件伟大的事情,他的敬业精神,他的>勇气,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向他致敬,向他学习!我相信,天上的吴斌叔叔仍然是一位好天使,一定会为他自己在生命最后一刻所做的事感到骄傲自豪!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困难,应该坚强对待,不能半途而废,直到把困难解决为止;在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不追逐打闹,同学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不能为了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在言行举止方面,要讲文明,讲礼貌,尊敬师长,要互相谦让,做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学生。

让你感动的作文(三)

一个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事情:有伤心的,有高兴的,有难忘的,也有令人感动的„„它们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多得数不清。其中,有一件事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也是最令我感动的。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走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有一位老奶奶被一位在滑冰的中年男子,撞到了。那名中年男子把老奶奶撞倒后,没有把老奶奶扶起来,就像脚底踩了风似的飞快的逃走了。老奶奶周围的人,看她时候异常冷漠,有的相看垃圾桶似的,有的刚脆不看。老奶奶想站起来,可是老奶奶已经年老体弱,怎么都站不起来。

有一位小朋友被妈妈叫下车去扶老奶奶起来。那个小朋友不自愿的慢慢地走,当他刚要把老奶奶扶起来的时候,小龙像离了铉的箭似的,飞快的跑到了奶奶的前面把老奶奶扶起来。老奶奶被扶起来后对小龙说:“小朋友,谢谢你!”小龙说:“老奶奶,不用谢。您家在哪,我送您回家吧!”老奶奶说:“小朋友,我不用你送了,要不然你回家晚了爸爸妈妈会担心的,你赶快回家吧!”小龙说:“恩„„那好吧。老奶奶再见。”话音刚落,小龙就飞快的走了。老奶奶看小龙走了后也走了,俩人慢慢的消失在我的眼里。

直到今天,我想起这件事,仍然深受感动,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全身。

第六篇:《革命先烈感人故事》

革命先烈感人故事

故事一:小英雄雨来{关于革命的感动作文}.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做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地方。雨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高了。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知道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朴实的话语。

秋天,鬼子又开始扫荡。一天雨来趴在炕上念识字书,忽然听到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来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他刚迈出门槛,就进来一个人。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随后听见有鬼子呜哩哇啦的叫。李大叔刚把缸搬开,跑进洞里,小雨来赶忙把缸搬回原处。雨来刚到堂屋,鬼子就硬闯了进来。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他在敌人的引诱和严刑拷打下,坚强不屈,把敌人气的暴跳如雷,嗷嗷的叫:“枪毙!枪毙!拉出去!”这时候河边响起几声枪响。

敌人走后,乡亲们来到河边寻找雨来,雨来的朋友铁头等几人都哭了,老人么含着泪说:“有志不在年高。”铁头说我们沿着河沿往下找雨来的尸体吧!就在这时突然水面上露出一个小闹袋,还想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向岸上说道:“鬼子走了?”大家高兴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原来枪响之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鬼子冲着河开枪时,雨来早就从水底游到远处了。

故事二: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关于革命的感动作文}.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第七篇:《关于革命烈士的作文》

关于革命烈士的作文

关于革命烈士的作文(一)

一提到清明节,我就会想起大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清明》。诗中提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正好印上了杜牧的诗句,一大早就下起淅沥沥的小雨,到中午,雨停了,我们去雨花台革命烈士馆参观。{关于革命的感动作文}.

在馆中,人们来来往往,表情严肃。我和妈妈仔仔细细瞻仰每一位烈士遗像,突然,我眼前一亮,对妈妈大喊:“妈妈,快来看,这里有我们的老乡。”妈妈闻声赶来,说:“是夏雨初,我给你讲讲他的革命事迹吧。”

“夏雨初烈士是安徽省郎溪县毕桥镇人,年轻在北京上大学时,就接受了救国救民的马列主义思想,并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之后,担任中央特派员到南京组织地下党工作,受组织派遣又回家乡组织郎广农民暴动,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他受尽敌人各种酷刑,但他始终没有说出一点我党的秘密,最后,被反动派杀害于雨花台,年仅二十八岁”接着妈妈清了清嗓子又对我说,“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还珍藏着他的眼镜,我们去看看吧!”

在烈士遗像前,我久久伫立,想想现在我们社会安定、和谐、稳定,全都是这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得呀!我长大也要为社会出一份力,为祖国争光!

关于革命烈士的作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