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因斯坦的资料
详细内容
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 (故事1)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象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有了正确的参照物,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与行动,切忌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 (故事2)面对那么多成就卓越的人,也许你会自惭形秽地说:“我这么笨,怎么可能成才呢?”,“我太平凡了,根本不是成为伟大伟人的料!”下面我就给你讲述一个老师、校长都认为他很笨的人的成才故事。 这个人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的玛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他们担心他的智能是否会不及常人。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可是,在学校里, 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一次工艺课上,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张做得很不像样的木凳对大家说:“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爱因斯坦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想,这种凳子是有的!”说着,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不行,却比这两个强得多!”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爱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惊。老师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在讥讽和侮辱中,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卢伊特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他喜爱上了数学课,却对其余那些脱离实际和生活的课不感兴趣。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尔、歌德、莫扎特……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开阔了,爱因斯坦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一天,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瑞士苏黎士大学。可是,他却失败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没有气馁,参加了中学补习。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士综合工业大学。这时的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教授们看见他读和学习无关书、做和考分无关的试验,非常不满和生气,认为他“不务正业”。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经济危机爆发,由于他是犹太人血统,又没有关系,没有钱,所以只好失业在家。为了生活,他只好到处张贴广告,靠讲授物理获得每小时3法郎的生活费。这段失业的时间,给了爱在斯坦很大的帮助。在授课过程中,他对传统物理学进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猛烈冲击。经过高度紧张兴奋的五个星期的奋斗,爱因斯坦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由此产生。可以说,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决定性的、伟大的宣言,是物理学向前迈进的又一里程碑。 尽管还有许多人对此表示反对,甚至还有人在报上发表批评文章,但是,爱因斯坦毕竟还是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在短短的时间里,竟然有15所大学给他授予了博士证书,法国、德国、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著名大学也想聘请他做教授。当年被人们称为“笨蛋”,“笨东西”,认为无法成才的爱因斯坦,终于成了全世界公认的、当代最杰出的聪明人物。由“丑小鹅”变为“白天鹅”,这说明了什么呢?我想,爱因斯坦的话是最好的答案。当许多年轻人缠住他,要他说出成功的秘诀时,他信笔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并解释道:“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奋,y表示正确的方法,那么z呢,则表示务必少说空话。”许多年来,爱因斯坦的这个神奇的成功等式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从爱因斯坦的奋斗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勤奋、正确的方法和少说空话使爱因斯坦由笨头笨脑变为巨人的。 可见,一个人不聪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泄自己的气。只要你肯为你的目标付出艰辛的劳动,并配合正确的方法,就一定会得到成功女神的酬劳。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在童年时代、少年时代并不一定能显出锋芒毕露的优势,相反,他们却太平凡,甚至显出迟钝、愚笨的样子,常常要被周围的人嘲笑、讥讽。如果因为自己笨就灰心丧气,不再努力,那不是将自己潜在的才华、能力都扼杀在摇篮中了吗?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才能,每一个人在生命的长河中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如果你觉得自己笨,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寻找到你自己的星座。正如爱因斯坦对别的事物迟钝,却对物理和数学特别喜爱一样,当你找到自己的星座时,你定会放射出与众不同的异彩。 (故事3)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是一个犹太人。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非常善于动脑筋,经常会相到一些别人不容易想到的东西。有一次手工课上,老师教大家叠纸盒。正当大家都忙于叠纸盒的时候,老师却发现爱因斯坦趴在桌子上。老师以为准是小爱因斯坦懒惰,不想动手,于是走过去问爱因斯坦为什么不动手叠纸盒。爱因斯坦抬了抬,问道:“老师,您知道一张纸的厚度吗?”老师说:“这个很好测量啊,你先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不就得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吗?”爱因斯坦拿出直尺,准确地测量了一下,然后计算得出一张纸的厚度是0.08毫米。老师这时候想出一个问题,便问大家:“同学们,现在一张纸的厚度是0.08毫米,那么我要是把这张纸对折30次以后,该是多高啊?”听到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大概有10多米吧,”有的同学回答道。老师说:“太少了”老师是摇头,到底有多高呢?只见小爱因斯坦站起来说:“应该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他刚说完,就招来同学们的一一阵哄堂大笑,怎么可能呢?小小的一片纸折了30次就会比一座高山还要高,同学们都以为他在吹牛。这个时候,只有老师没有笑,因为他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小爱因斯坦了。“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正确的。”老师的一句话把在座的同学都震惊了。“会有那么高吗?”同学们都在怀疑。爱因斯坦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走到前面,拿了支粉笔开始了他对一张纸对折30次后的厚度计算。只见他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个算式:0.08×(2×2×。。。。。×2)=85896米,确实要比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都要高。从那以后,同学们都开始对爱因斯坦刮目相看了,直到最后爱因斯坦成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却可以包围世界。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故事4)阿尔伯特爬着山的陡坡,深吸了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在他前面是温特勒教授——他是阿尔伯特和一些同学所欣赏的屈指可数的几个老师之一。温特勒教授经常带学生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远足。阿尔伯特看着反射在雪山上的日光,思绪飘开了。他想,“如果人能够以光速前进,那会是什么情景呢?”阿尔伯特陷于沉思中,没有注意前方的路,突然他绊了一跤,滑向了悬崖的边缘!就在他快要跌下山谷的时候,阿尔伯特抓住了一块冰冷的岩石,一个朋友用手杖把他拉了上来。 谢谢!”阿尔伯特抓着手杖说,“你救了我的命!” 爱因斯坦相对论令人震惊的结论是:时间、重量和质量并不是恒定的。高速前进时,时间、重量和质量都会变小。只有光速是恒定不变的。这是因为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即E=mc2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因思考科学问题而走神,这可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那一年的晚些时候,16岁的阿尔伯特写了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论文题为《对磁场中以太状态的研究》。这篇论文提出了在阿尔伯特心里思考了很久而许多科学家却从没有考虑过的问题。这为他后来成为一名人类历史上最卓尔不群的科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个科学家的理论改变了我们认识宇宙的方式。 空闲的时候,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和航海。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生于德国的乌尔姆。他出生时,祖母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太胖了!太胖了!”阿尔伯特的头大得出奇,家人都担心他是不是有什么严重的疾病。但阿尔伯特却长成了一个健康又相当正常的孩子。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靠卖羽绒垫养活全家,母亲波林照料阿尔伯特和他的妹妹玛雅。母亲鼓励阿尔伯特要尽自己所能探究、质疑世界。5岁的一天,母亲给了他一个指南针玩。阿尔伯特对针的摆动感到很好奇,觉得肯定有一种力量使针总是指着同一个方向。他突然意识到“在事物背后,深藏着某种东西”。 虽然爱因斯坦才智过人,可他同时又非常粗心:他经常找不到钥匙,衣服扣从来都扣不齐,他甚至还会忘记吃饭! 好奇心占领了阿尔伯特。这也使他在学校很难集中精力学习。他时常冥想自然界“隐藏的”力量。他在课上发言时,老师总觉得他讲得太慢了。不久大家就开始叫他“笨蛋先生”。就连校长都说他肯定会一事无成。可是对阿尔伯特来说,要在课堂上集中精力简直是不可能的,课上只有背诵事实,孩子们甚至连提问都不被允许! 后来有一天,家人的朋友给了他一本几何书看,这可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12岁的阿尔伯特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读完了全书,看完了所有的等式。不久,他便开始看各类科学书籍,只要是他能弄得到的书他都读,如《力和物质》,《宇宙》等等。13岁时,他已经看完了伊曼纽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是一本极其复杂深奥的理论书籍,就连一些教授都很难弄懂。阿尔伯特家的一位朋友这样说道:“康德的著作,对普通人来说晦涩难懂,可是阿尔伯特却能读得很透彻。”虽然老师仍把他视为白痴,可家人已经逐渐发现他们的儿子对世界抱有独特的看法。 后来阿尔伯特勉强地高中毕业了,并进入了瑞士的一所技术学校继续学习。21岁时,他获得了学位,可是却找不到教师工作。于是他便在瑞士专利办公室找了份活干。阿尔伯特很喜欢这项工作,因为他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发明,还能在空余时间思考物理问题。在专利办公室工作的头三年里,他潜心自己对物理的钻研思考,最后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即E=mc2)。这一理论涉及的是人类如何看待时间、空间和现实的重大问题。爱因斯坦的想法彻底推翻了其它已经确立的理论。 科学界惊骇不已。一个底层的专利职员怎么会提出物理界这么一个革命性的理论呢?尽管人们对爱因斯坦的理论还存在争议,但他的才华最终得到了认可。他先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得到了教授职位,然后又在德国的柏林获得教授头衔,还是被邀请参加在比利时召开的世界物理大会上最年轻的学者。爱因斯坦热爱教书,不论是教授还是学生,都从欧洲各地赶来听他的讲座。1919年,爱因斯坦的事业已如日中天。那一年,英国的科学家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世界一时间沸腾开了,爱因斯坦也因此举世闻名。192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肯定是他的小学老师连做梦都没想到的事! 电视和荧光灯的发明来自于爱因斯坦所发现的光电效应理论,该理论证明光能够像波和粒子一样运动。 物理并不是爱因斯坦唯一的爱好。他还是个和平主义者,认为战争是错的。居住在欧洲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毁灭,他也感觉到了又一场世界大战正在德国酝酿。他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但徒劳无功。种族主义者和政治极端主义者希特勒,还有他的纳粹党,正获得德国的更多控制权,限制犹太公民的权利。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他担心自己的生命会受到威胁(实际上,在战争结束时,纳粹已经残害了数百万的犹太人)。于是在1933年逃往美国,成为了普林斯坦大学的教授。 1939年,希特勒进攻邻国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了。爱因斯坦担心纳粹会利用他的理论E=mc2来制造一种原子武器,赢得战争。他写信给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建议美国资助原子武器研究项目。作为一个反战主义者,爱因斯坦肯定是经过挣扎才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是由纳粹统治世界的威胁更使他颤栗。罗斯福总统赞成他的提议,于是一群物理学家开始进行“曼哈顿计划”——研制原子弹的绝密任务。 爱因斯坦死后不久就发现了周期表中的第99个元素,人们把它命名为“锿”元素。(爱因斯坦的英文是Einstein,锿的英文是Einsteinium) 虽然爱因斯坦的E=mc2等式是该计划的关键所在,但他并没有直接参与研究。1945年8月,美国向德国盟友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轰炸结束了战争,可也杀害了几十万无辜的日本人民。此后爱因斯坦从未摆脱过使用原子弹的阴影,在后半生里,他极力主张和平。他说:“和平是无法通过暴力获得的,只有通过理解才能获取和平。” 爱因斯坦还是犹太复国政治运动的参与者,该运动企图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新国家。在该组织的努力下,以色列于1948年建立。1952年,以色列总统杰姆·魏茨曼逝世,以色列人将总统之位献给了爱因斯坦!虽然爱因斯坦倍感荣幸,但还是拒绝了,他解释说他年纪太大了,也没有经验,不能胜任总统。 三年后,爱因斯坦因心力衰竭而离开了人世。在他的床边还有几个为完成的等式。他想用那些等式证明什么呢?我们永远都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的是,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杰出的人之一——一位物理天才,和平的爱好者,犹太人的楷模和领袖。然而对于这一切,爱因斯坦也许会说:“我并没有什么天分……我只是非常好奇。” 你将如何震撼世界? 爱因斯坦的资料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现代物理学奠基人。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LL.D)。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在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天德皇军队通过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们都涌向窗前喝彩助兴,小孩子们则为士兵发亮的头盔和整齐的脚步而向往。但爱因斯坦却恐惧得躲了起来,他既瞧不起又害怕这些“打仗的妖怪”,并要求他的母亲把他带到自己永远也不会变成这种妖怪的国土去。中学时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可他并不申请加入意大利国籍。他要做一个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战过后,爱因斯坦试图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梦想,并且在“敌国”里作了一连串“和平”演说。德国右翼刺客们的黑名单上也出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悬赏两万马克要他的人头。为了使自己与这个世界保持“和谐”,爱因斯坦不得不从意大利迁到荷兰。又从荷兰迁居美国,而且加入了美国国籍。他认为,在美国这个国度里,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在勉强过得去的友谊中生存下去。(节选自《应用写作》学术月刊1985年第5-6期《爱因斯坦的反省》)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四、五岁还不太会说话,喜欢静静的坐着,常常发呆,父母一度以为他有智能障碍。小学的成绩表现,果真一如预言的糟透了,除了数学卓越之外,其它都很差,是班上永远的最后一名,老师甚至对家长直言:「做什么都一样,反正你的孩子将一事无成」,朽木终于被退学,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拿到。一个四五岁时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却在12岁时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他曾被老师视为“笨蛋”学生,竟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名人;他是专利局的小职员,却发现了相对论,成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又一个犹太人;他把全身心献给了宇宙和人类,两个妻子先后离他而去„„他一生充满坎坷和奇迹,却为全世界带来欢乐和进步。 他是举世公认的科学圣人,人类历史上智慧最杰出的天才,被人们成为“二十世纪的哥白尼”。在科学史上,只有伽利略与牛顿可与之比肩,然而却没有谁比得上他那无私的胸怀,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和感人的魅力。 了不起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20实际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爱因斯坦于1897年出生于德国,他最了不起的成就是提出了相对论。除了相对论,爱因斯坦在辐射理论和光量子理论方面也有了不起的研究成果。 爱因斯坦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深深改变了人们对空间、时间、运动、能量、光和力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关于爱因斯坦一生的20个问题 据国外媒体报道,1955年4月18日,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享年76岁。 1915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终审稿出版,这是继狭义相对论之后,近代科学的又一个重大成就。 1921年,爱因斯坦因其1905年发表的论文"光电效应",即狭义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的相对论理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著作之一。 对于这位伟人,我们究竟知道多少。以下是国外媒体归纳的你该知道的有关爱因斯坦的二十件事。 1童年的爱因斯坦学习迟钝? 小的时候,爱因斯坦学说话很慢。事实上,爱因斯坦把所有的句子都要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觉得没问题了才说出来。有记载显示,爱因斯坦直到九岁之后才不继续这么做。因此,爱因斯坦的父母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力有问题,甚至还为此咨询过医生。 他还对抗权威,导致一位中小学校长将他开除。他取笑历史,说他从来不需要知道这么多。但这些特点让他成了天才。大多数成人都认为,他对权威的过度轻蔑让他怀疑常规的至理名言。 他说话慢让他对普通事情特好奇,比如时空。他的父亲在他5岁时给了他一个罗盘,以至于让他在晚年时还苦苦思索磁场的自然属性。他更喜欢想图像而不是文字。 2爱因斯坦学习不行? 一些研究人员声称发现了爱因斯坦童年时表现出轻微的孤独症症状,也叫艾斯伯格症候。剑桥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的主任西蒙-巴伦-柯洪(SimonBaron-Cohen)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文章中声称,孤独症患者通常"有着很强的系统思维能力,但是情感比较冷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类型的人在数学、音乐或者绘画等学科中的系统思维能力突出。 但是这看起来并不可信。爱因斯坦十几岁的时候就有很亲密的朋友,他们之间感情很好,爱因斯坦同样热衷参与大学组织的讨论,有很好的言辞交流,总之对待朋友很热情友爱。 3爱因斯坦的数学不及格?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爱因斯坦学生时代数学很差,经常不及格。这个说法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用于激励学习不好的学生的书籍和网站。它通常这样开头,"大家都知道"。如果在Google搜索"爱因斯坦数学很差"的关键词可以得到超过50万的条目。这个说法甚至出现在 一个著名的报纸专栏——Ripley的"信不信由你"。 是的,爱因斯坦童年确实有很多(对传统教育)有讽刺意味的轶事。但是这一件不是。1935年,普林斯顿的一位犹太学者拿着从Ripley专栏剪下的标题为《目前最伟大的数学家数学考不及格》的文章给爱因斯坦看时,爱因斯坦大笑不已。他回答说:“我的数学从未不及格,十五岁前我就掌握了微积分。” 在小学的时候,他的数学就是班级的前几名且远远超过了学校课程的要求。爱因斯坦的妹妹回忆道,"在他12岁的时候,他就偏好解一些很复杂的应用算术。同时他决定尝试自学几何学和代数。父母给他卖了教科书,因此,他在暑假就能掌握这些课程。 爱因斯坦不仅从课本上学习验证,同时试着自己去证明一些新定理,他甚至曾经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 4爱因斯坦思考图形比文字好? 爱因斯坦的伟大突破来源于他大脑中的虚拟实验,而不是实验室。他们称之为“思维实验(Gedankenexperiment)"。 十六岁的时候,爱因斯坦就试着在大脑中勾画沿着光线奔跑的图像:如果你达到了光速,光波相对你来说就是静止的。但是按照有关电磁波的麦克斯韦公式,这是不可能出现的事实。 5爱因斯坦想过把什么图形用于狭义相对论?关于爱因斯坦的资料 在其它事情中,爱因斯坦用图形描绘一辆火车两端出现雷击的情况: 在路基上的人可能会看到雷击同时发生,但在快速行驶的火车上的人会觉得雷击在不同时间出现。因为火车在快速向前行驶,来自火车前头的雷击光亮比火车后头的光亮更早地到达他。 于是,他认识到同时是相对你的运动状态而言的,没有东西是绝对的同时。时间是相对的。因此就产生了狭义相对论。 他知道数学是自然语言,是用来描述她的奇迹的,所以他一直在设想怎样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现实。因此,之后的十年中,爱因斯坦一直在做着他的思维实验,直到他找到狭义相对论为止。 6什么想法导致爱因斯坦想到了广义相对论? 他想象一个人在自由落体。为理解他所看到的,他想象一个人在封闭的电梯里自由落体到地面。在这么一个封闭的环境内,观察者发现他居然处于一个失重的状态,就如在太空中一样。如果他睡着了,过了几小时后他醒了过来,发现他还是处于失重状态,那么他根本无法判断他到底是在外太空还是还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 另一方面,想象一个女人在封闭电梯里向外太空加速上升,远离任何引力。她会觉得自己被拉向地面,就像被地心引力牵住一样。从地心引力和加速度公式考虑,爱因斯坦得出了广义相对论。 7有思维图描述他的广义相对论吗? 他指出,地心引力是扭曲的时空。它可以由另一个思维实验来描述。想像一个滚动的保龄球滚进弹床的二维表面。当它滚过时一路将布卷起。然后再滚一些撞球。它们朝保龄球滚去,这不是因为它有神秘的吸引力,而是因为它卷起了弹床的布。 现在设想一下在四维时空的布里会发生什么,当然,这不容易,但爱因斯坦能行。他能提出重力场方程式,表示物质如何弯曲空间和弯曲的空间如何让物质移动。 8哪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年? 1905年,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没上博士也没从事学术工作。于是,他在瑞士专利局谋了一份临时工作。这一年,他利用余暇写成了四篇研究论文,发表在当时重要的物理刊物《物理学杂志》上。 第一篇论证了光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并解释了当固体受光照射而发射电子的光电效应。第二篇阐明了分子和原子的存在。第三篇引进了狭义相对论,表明时空不是绝对的。第四篇第一次表达了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 这四篇论文是一位倾其一生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一段生涯中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成果。为此,许多科学史家把1905称为奇迹年。关于爱因斯坦的资料 9当时爱因斯坦的个人生活如何? 塞尔维亚人米列娃(MilevaMari)是大学里他上物理课的惟一女生,她帮他检查他的数学。他俩热恋地相爱,并生有一个非婚生女儿。不过爱因斯坦并没有见过她,而且这个女儿的命运至今是个谜。后来,他们俩结婚,并生有二个儿子。 最后,他们的关系破裂,爱因斯坦要求离婚。他给她的离婚协议是:1905年的论文中假定有论文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如果她愿意离婚,他就把资金给她。她想了一周,同意了。因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如此激进,直到1922年他才获得诺贝尔奖,全给了她。 10米列娃值得当成真正的合作者吗? 的确,她帮了数学上的忙。她容忍了他,但仔细分析他们所有的信件和后来的声明,说明这些概念全是爱因斯坦的。然而,还是要佩服她,在那时,一个女人想成为一位物理学家,要克服多大的阻力。关于爱因斯坦的资料 11相对论是如何被认可的? 科学家一开始不能确信广义相对论是否对。但爱因斯坦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验。在1919年5月29日日蚀出现时,远征巴西北部和非洲西部沿海的普林西比岛进行考查的几队英国天文学家,观察到日食表明光线接近太阳时的弯度和爱因斯坦预测的完全一样。 该年年末在伦敦举行的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的一次历史性联合会议上的报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得到了完全的证实。爱因斯坦由此声名鹊起,成了科学超新星和人道主义的偶像,相对论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 12为何爱因斯坦如此久才获得诺贝尔奖? 他1905年的论文被认为不可理解和不能证实。 1909年10月,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首先提名爱因斯坦为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推荐理由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伟大贡献。以后他又于1912年、1913年再度提名爱因斯坦。那时反对相对论的势力很强,评奖委员会没有把奖给爱因斯坦情有可原。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林斯海姆推荐爱因斯坦(推荐理由还是他在相对论方面的成就)为获奖候选人时,写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我相信诺贝尔奖委员会很少有机会为一件具有类似意义的工作而颁奖。”但诺贝尔奖委员会因为还有不少人(但都不是一流科学家)反对相对论而犹豫不决,导致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空缺。 1919年,许多以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继续提名爱因斯坦,但是对于广义相对论,却又建议等到1919年5月29日的日食观测的结果出来以后再说。由于结果在1919年9月6日才正式公布(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被证实),结果1919年的物理学奖授给了“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光谱线的分裂现象”的德国的斯塔克。 1920年有更多的科学家提名爱因斯坦因广义相对论而获奖,因为1919年已经由观测日食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结果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哈瑟伯格(BernhardHasseberg)的坚持下,授予了瑞士裔的法国一位冶金学家纪尧姆,原因是“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它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包括纪尧姆自己对这一决定都大吃一惊,只有法国和瑞士人高兴。这一决定让不少人摇头。 1921年没颁奖给物理学。 1922年,推荐信又陆续寄到了委员会,推荐爱因斯坦的著名科学家越来越多。普朗克建议,1921年的物理学奖补发给爱因斯坦,1922年的给玻尔。于是,委员会决定绕过相对论这个“争论太多”的障碍,直接以光电效应定律的贡献把1921年空缺下来的物理学奖授予爱因斯坦,而将1922年的授予玻尔。 13爱因斯坦理论有什么文化冲突? 近三个世纪以来,牛顿的呆板宇宙形成了教化和社会次序的心理基础,有因有果,有秩 序和责任。如今以时空作参照来看待宇宙,显然这成了异教。而且,相对论间接地与道德、艺术和政治的新相对主义有关。因此,这绝对不可信,不仅时空还有真理和道德都不可信了。 想象一下打破成规到处风起云涌,毕加索、弗洛伊德、勋伯格和其他人纷纷打破传统禁固。同样,带时空的宇宙观亦给此沉闷气氛注入了新鲜空气。 14爱因斯坦是一位道德相对主义者吗? 爱因斯坦被认为许多方面的相对主义者,道德方面也不例外。在所有爱因斯坦理论下,包括相对论,探索的就是确定和绝对。事实上,他的极品是变异论而不是相对论。 15爱因斯坦以犹太人身份在他的生活和成就中扮演什么角色? 他与犹太人的关系是他生活中最强大的联结,即使他不拥挤宗教仪式。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因为他是犹太人,因而被德国纳粹分子列为重要的迫害对象,幸而他1932年底离开德国到美国讲学,才未遭毒手。 他反对法西斯灭绝犹太人的暴行,为争取犹太人的生存权利而大声疾呼。但他也反对狭隘的犹太民族主义,希望看到犹太人“同阿拉伯人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达成公平合理的协议,而不希望创立一个犹太国”。 16爱因斯坦相信上帝吗? 是的。他虽然以客观自然的方式定义上帝,但他十分相信上帝。他的著作中反应了自然法则与所有存在的美丽都和谐一致。他还曾调用上帝。 比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色子。"他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而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而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 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不一定是某个宗教的上帝)。当你直接问他是否相信上帝时,他总是强调他信。 17爱因斯坦理论还被认可吗?关于爱因斯坦的资料 是的。爱因斯坦的理论遍布现代科学,从无限小到无穷大,从最小事件的光子喷射到最大事件的宇宙扩张。他的伟大成就一个世纪之后,我们还生活在他的世界里。 光电细胞和电视,核能和激光,太空旅行和半导体,他都染指过。他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造原子弹,结果我们知道蘑菇云的样子。他1905年的二大理论——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引导我们进入了20世纪。 18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吗? BiographyTheEarlyYearsAlbert Einsteinwasafamousscientist.(Einsteinwasoneofgreatestscientistsofalltime.) HewasborninGermanyin1879(eighteenseventy-nine). HewasborninGermanymorethanahundredyearsago,in1879(eighteenseventy-nine). QWhatwashiscountryofbirth?Wherewasheborn?Whenwasheborn? HewasborninGermanyin1879(eighteenseventy-nine). Whenhewasfiveyearsold,hisfathershowedhimapass. YoungEinsteinwasinterestedinhowitworked. Hewonderedwhythepassneedlealwayspointedinthesamedirection. Afterthat,hebecameinterestedinscience. QWhenyouwerechild,wereyouinterestedinscience.Yesmetoo.Noreallythat’ssurprising. QWhichdirectiondoesapassneedlepointto?NorthApassneedlepointsNorth. HeattendedschoolsinGermanyandinSwitzerland.(1884) However,hedidn’tlikeschool.Hepreferredtoworkonhisown. Hegraduatedin1900.(Nieenhundred)Twoyearslater,in1902(nieenotwo)hegotajob.QWhendidhegraduate?Hegraduatedin1900.(Nieenhundred) In1900hegraduatedfromauniversityinZurich. In1902(nieenotwo)hegotjobatthepatentofficeinthecityofBern,Switzerland. In1902(nieenotwo)healsogotmarriedforthefirsttime. QHowoldwashewhenhegraduated?Hewastwenty-onewhenhegraduated. QWhendidhestopworkinginthepatentoffice?From1902(nieenotwo)to1909(nieenonine)heworkedinthepatentofficeinBern. QHowmanyyearsaftergraduationdidhegetsmarried? QWhendidhegetmarried?Hegotmarriedforthefirsttimein1902(nieenotwo),twoyearsaftergraduation.Hegotmarriedin1902. QWhendidhestartworkinginthepatentoffice?Whendidhestopworkinginthepatentoffice?From1902(nieenotwo)to1909(nieenonine)heworkedinthepatentofficeinBern.QHowlongdidheworkinthepatentoffice?Heworkedthereforsevenyears. Duringthatperiodhemadeseveralgreatdiscoveries. (Duringthelastyearsofhislife,Einsteincontinuedstudyphysics.) QHowoldwasEinsteinwhenhepublishedhisfamouspapers? In1905hepublishedseveralimportantpapers. 26yearsQDidheenjoysschool?NoHepreferredtoworkonhisown. Inonepaper,heshowedthatmassandenergyarerelated. QWhatfamousequationdidhediscover?Hediscoveredthefamousequation:Eequalsmcsquared.Healsoshowedthatnoparticlecantravelfasterthanthespeedoflight. QWhodiscoveredtherelationshipbetweenmassandenergy?AlbertEinstein QWhendidhelivein1905?From1902to1909heworkedinthepatentofficeinBern.(Switzerland)QWhendidhegraduate?In1900hegraduatedfromauniversityinZurich. QWhendidhestopworkinginthepatentoffice?Wheredidhelivein1905(nieenofive)? From1902(nieenotwo)to1909(nieenonine)heworkedinthepatentofficeinBern. TheLateryearsIn1914(nieenfourteen)hemovedtoGermanyandbecameaprofessorattheUniversityofBerlin. (HebecameaprofessorinBerlinin1914.)Shortlyafterthat,helefthisfirstwife. In1919(nieennieen),hemarriedforthesecondtime. In1921(nieentwenty-one),hewontheNobelPrizeforphysics. QInwhichyeardidhewintheNobelPrize?In1921(nieentwenty-one),hewontheNobelPrizeforphysics.Bythistime,hewasquitefamous. QTrue/FalseHenevermarried.FalseIn1919(nieennieen),hemarriedforthesecondtime. QYes/NoDidheevermarries?YesHegotmarriedforthefirsttimein1902(nieenotwo). QHowmanyyearsaftergraduationdidgetmarried?Twoyearsaftergraduation.Hegotmarriedin1902.QWhichcountrydidhemovedto1914?In1914(nieenfourteen)hemovedtoGermanyandbeeaprofessorattheUniversityofBerlin. In1933(nieenthirty-three),hebecameaprofessorataresearchinstituteintheU.S. In1933(nieenthirty-three),HitleralsocametopowerinGermany.Asaresult,Einstein,whowasJewish,losthisGermancitizenship. Threeyearslaterin1936(nieenthirty-six)hiswifedied. Hiswifediedin1936.(Nieenthirty-six)QWhathappenin1936(nieenthirty-six)? QHelivedintheU.S.frommorethantwentyyears.Yes.From1933(nieenthirty-three)untilhisdeathEinsteinlivedintheU.S.HebecameaprofessoratresearchinstituteintheU.S。 QWhichcountrydidhemovetoin1933?From1933untilhisdeath,EinsteinlivedintheU.S. In1941(nieenforty-one),hebecameanAmericancitizen. QWheredidEinsteinliveduringWorldWarII?U.S.ADuringthelastyearsofhislife,Einsteincontinuedtostudyphysics. Hediedin1955(nieenfifty-five).attheageofseventy-six.Howoldwashewhenhedied? QYes/NoWasEinsteinstillsalivewhenyouwereborn?NoIsee QYes/NoDidEinsteindiesbeforeyouwereborn?YesVerygood Throughouthislife,Einsteinlovedtolistentoclassicalmusic. Healsoenjoyedplayingtheviolinpeoplewhoknewhimsaidhewasagreatman Healwayswantedtounderstandthenatureofouruniverse. Untilhisdeath,In1955(nieenfifty-five),Einsteincontinuedtostudy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