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音乐的美妙的成语
详细内容
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16、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7、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形容音乐的美妙的成语 21、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22、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23、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suibi8.)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24、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25、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26、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7、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8、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9、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0、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31、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32、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33、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34、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35、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36、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3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38、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39、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40、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41、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42、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43、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44、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45、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46、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47、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48、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9、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50、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51、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52、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53、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54、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55、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56、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57、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58、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形容音乐的美妙的成语 59、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60、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61、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6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63、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64、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淫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6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66、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67、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68、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69、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70、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71、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72、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73、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74、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75、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76、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77、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78、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79、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80、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1、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2、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3、喧宾夺主: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4、绕梁三日: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5、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6、莺声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7、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8、唯唯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9、林籁泉韵: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10、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11、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12、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13、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14、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5、音容宛在: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16、燕语莺声: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17、乳声乳气: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18、声音笑貌: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1、吉祥止止: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 2、不分伯仲:分不出第一第二。 3、至高无上: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4、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5、风华绝代: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6、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7、第一夫人:一国中国家元首的妻子。 8、超古冠今:超:超出;冠:位居第一。古今第一,无人能比。 9、冠绝当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10、黄钟毁弃: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比喻贤人遭受摈斥。 11、横行天下: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不受阻碍。也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12、天下独步: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13、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14、宫移羽换:宫、羽: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第一音级。指乐曲变调。也指事物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 15、冠绝一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16、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17、富有天下:有:占有,享有;天下:指全国。(.suibi8.)充分享有全国的一切财富。旧时形容帝王最富有。 18、画苑冠冕:苑:会聚的地方,多指学术、艺术的集中处;冠冕:皇冠帝冕,比喻第一。在美术界占据第一流的地位。 19、独步天下: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20、功盖天下:功劳天下第一。 21、鳌头独占: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22、佳肴美味: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23、拔山盖世: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24、功首罪魁:功:功绩;首:首先;罪:罪责,罪行;魁:为首的,居第一位的。功绩数最大,罪责也数第一。 25、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26、甲冠天下: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27、天下无双: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28、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29、佳肴美馔:馔:食物。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描写音乐的成语 行云流水天籁之音曲终奏雅不同凡响轻歌曼舞五音六律余音袅袅高山流水曲高和寡异曲同工弦外之音扣人心弦歌舞升平长歌当哭莺歌燕舞轻歌曼舞高歌猛进四面楚歌引吭高歌夫唱妇随有板有眼金鼓齐鸣鸣金收兵一鼓作气旗鼓相当偃旗息鼓紧锣密鼓掩耳盗铃对牛弹琴巧舌如簧余音绕梁滥竽充数 描写书法的成语 龙飞凤舞入木三分铁划银钩信笔涂鸦颜筋柳骨惜墨如金泼墨淋漓笔走龙蛇刀枪森严笔酣墨饱笔走龙蛇初写黄庭春蚓秋蛇力透纸背龙飞凤舞龙蛇飞动入木三分信笔涂鸦铁画银钩美女簪花画蛇添足惟妙惟肖生龙活虎栩栩如生妙笔生辉画龙点睛胸有成竹炉火纯青笔墨淋漓 描写建筑的成语 美轮美奂金碧辉煌冠冕堂皇家徒四壁空前绝后重横交错鹤立鸡群独树一帜珠圆玉润三宫六院雕梁画栋能工巧匠巧夺天工引人入胜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玲珑剔透鬼斧神工别具一格标新立异雅俗共赏锦上添花富丽堂皇气势恢宏雕栏玉砌飞阁流丹琼楼玉宇勾心斗角美轮美奂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冠冕堂皇勾心斗角精雕细刻家徒四壁别有洞天八面玲珑纵横交错三宫六院深宅大院鳞次栉比巧夺天工琼楼玉宇、亭台楼榭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古朴典雅红墙绿瓦盖世无双 描写绘画的成语 画蛇添足惟妙惟肖活龙活虎栩栩如生妙笔生辉画龙点睛浑然一体妙手丹青 跟音乐有关的几个成语典故 张熙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年01期 一、三月不知肉味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相传,《韶乐》是东夷族的祖先舜帝创作的乐舞。为了教化民众,舜帝模仿凤凰的形状,用竹子制作了凤箫,创作了乐舞《大韶》,又叫《箫韶》、《韶乐》。西周初年,周公旦“制礼作乐”,将包括《箫韶》在内的六代乐舞进行整理,用于郊庙祭祀,形成了一整套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精通音乐,他在公元前544年访问鲁国,因为鲁国是周公的封国,保存的先王礼乐及各国的国风甚为完备,所以他到了鲁国,就要求观乐。一直听了15国的国风,都不太满意。可是当他听到在鲁国保存下来的韶乐的时候,突然感慨的说:“多么好的音乐啊,就像这苍天无所不包,就像这大地无所不载,观止矣!如果再有其他的音乐,我不敢再听了。” 孔子在他34岁的时候,即公元前517年,来到齐国,正逢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耳闻目睹了韶乐的演奏盛况,不禁心醉神迷,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之后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他还说:“想不到音乐的美竟然能达到这么高的境界!”后来孔子每谈及《韶》乐,仍然赞不绝口,称之为“尽善尽美”。 “三月不知肉味”是说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二、响遏行云 〖出处〗《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是战国时代最杰出歌唱家和声乐老师。薛谭是秦青的学生,他师从秦青学习唱歌已有三年,还没有学好,却以为已经掌握了老师的技艺,就要求辞别老师出门献艺。秦青并不阻止他。第二天,秦青在城郊的大路旁为薛谭饯行,唱起了一首抒发惜别之情的歌曲,歌声传遍四野,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此情此景,使薛谭领略到老师歌唱的艺术魅力,想到自己差得太远,十分惭愧,于是倒身下拜,请求老师收留他继续学习。终生不敢再提回家二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同时也警戒人们,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是学习的大敌! 三、绕梁三日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据说也是秦青的弟子)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 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四、高山流水 〖出处〗《列子?汤问》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终生不再弹。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五、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出处〗《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 楚襄王向宋玉问道:“先生难道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广大士民都说您不好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不错,有这么回事。但希望您能宽恕我的过失,让我把话说完。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几千人,接着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几百人,后来他唱《阳春》,《白雪》,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他时而用商音高歌,时而以羽声细吟,其间杂以宛转流利的徵音,这时都城里聚拢来跟着唱的不过几个人而已。这说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就越少。那些高洁的人物有如美玉一般的品行,超世独立;而那些世上的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我的行为呢?”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两个成语后来分别被用来泛指高雅的和通俗的文艺作品。 一、关于团结的成语: 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风雨同舟万众一心患难与共众志成城精 诚团结齐心协力群策群力 1.形容音乐的美妙的成语 只怕桨不齐。 3. 涨船高。 5. 掌难鸣。 7. 移。人和万事兴。 9. 顶个诸葛亮。 11. 13. 人多智慧广。二、关于团结的谚语、名言: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2.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4.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6.墙倒众人推。8.人多好办事。人多势众。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2.团结则存,分裂则亡。14.不怕巨浪高,柴多火旺,水独脚难行,孤人心齐,泰山三个臭皮匠,团结就是力量。星多天空亮, 15.一箭易断,十箭难折。16.鱼不能离水, 雁不能离群。 17.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18.一人难挑千斤 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19.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20.一花独放不是 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22.众人种树树成 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23.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24.集体是力量 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25.孤雁难飞,孤掌难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3、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4、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5、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6、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 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三、关于团结的歌曲: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 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 国发出万丈光芒 《左手右手》歌手:杨沛宜 在困难来临的时候∕请你举起你的左手∕左手代表着方向∕他不会向困难低头 当遇到挫折的时候∕请你举起你的右手∕右手代表着希望∕他不会为挫折发愁 当左手攀向右手∕我们的步伐就有节奏∕当右手攀向左手∕我们的力量就有源头形容音乐的美妙的成语 当你的手拉着我的手∕团结的力量彼此感受∕有方向有决心有节奏∕一起牵着手向前走 《团结歌》歌手:寸火 为人相谦让∕团结互帮忙∕大家挽起手∕能筑长城长∕一人力量薄∕众势不可挡∕团结力量大∕道理不用讲∕只要心连心∕勇敢走向前∕必定斗志强∕困难又何妨 四、关于团结好的开头与结尾:开头:每次听到这首歌“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我总是感慨万千,特别是在xx事情后,体会更是深刻。 结尾: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可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如同我们,在许多的困难面前,一个人总是凸显着单薄,而无法作为,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却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 开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光靠自己是不能成功解决的,这就需要得到另外一个人,一群人,一个民族,甚至全世界人的共同努力。这时你就能体会到团结的力量有多大。 结尾: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能克服更多的困难,团结能拥有更多的朋友,团结能使社会更加美好,团结能使一个国家强大。。。。。。,所以我们需要有团结的精神,共创美好的明天。 开头:团结就是力量。”的确。在学习生活中团结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团结是无坚不摧的力量。结尾:团结的力量带来了成功,团结的力量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素材:“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无不说明团结的神力,团结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结晶,是实现宏伟目标的源泉。 曾有人问哲学家:“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里。”这句简短的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互助的集体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团结,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枯竭。五、关于团结的故事 故事一:地狱与天堂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话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 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9.第⑤段“曲高和寡”中“和”的读音是意思是(2分)20.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2分) 21.以下从第③、⑤、⑥段中摘出的句子,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A.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 B.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C.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22.第⑤段“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这句话中的“相传”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3.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有些语言十分生动、传神,请把第⑥段中对《高山流水》高度赞赏的两个句子,认真地抄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 24.对详细介绍三个成语在说明语段中所起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详细介绍“晌遏行云”是为了说明古人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详细介绍“余音绕梁”是为了说明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详细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印证俞伯牙与钟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了“知音”。25.第①段和第⑧段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读了这两段文字,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知识一:知识二: ㈡阅读下面一篇科技作品,完成14—17题。(10分) DNA计算机 刘颂豪等 ①DNA计算机是一种生物形式的计算机。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是一条双螺旋“长链”,链上布满了“珍珠”即核苷酸。科学家研究发现,DNA分子通过这些“珍珠”的不同排列,能够表达出生物体各种细胞拥有的大量基因物质。数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以及计算机专家从中得到启迪,正在合作研制未来的液体DNA电脑。它利用DNA能够编码信息的特点,先合成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分子,使它们代表要求解的问题,然后通过与生物酶(在此相当于加、减、乘、除运算)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反应,形成各种组合,最后过滤掉非正确的组合而得到的编码分子序列就是正确答案。 ②由于DNA分子能同时进行大量的生化反应,所以DNA计算机在结构上是超大规模并行的,这种“试管型”的计算方式,在理论上可处理传统计算机的硅芯片和电流难以处理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计算量随计算规模成指数增长的问题。 ③DNA计算机以核苷酸为内存,且具有超大规模并行结构,所以DNA分子计算机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惊人的存贮容量和运算速度。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1万亿亿的二进制数据。十几个小时的DNA计算,相当于所有电脑问世以来的总运算量。未来计算机的芯片和磁盘都用DNA溶液来代替,其强大的功能将令人惊讶。而且,DNA计算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电脑的十亿分之一。 ④DNA计算机诞生于1994年,发明人是莱昂那多·阿德莱曼(LeonardAdleman)。阿德莱曼用“试管”DNA计算机做实验,测试出了DNA计算机的可行性。他的“试管计算机”在几秒内得出了结果,但他花去了数周时间去拣出那些正确的答案。 ⑤传统电子技术将在2020年后的某个时候达到物理极限。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科学家在简化和按比例放大这种技术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先驱者所进行的 试管实验的办法,而是把DNA链固定到一块镀金的玻璃载片(一种DNA芯片)上。其他研究人员则希望把DNA计算技术送回到活细胞中。像科幻小说中描述的向大脑植入以DNA为基础的人造智能芯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像现在接种疫苗一样简单。 ⑥DNA分子计算机将是计算机发展的方向之一。现在已经设计出了DNA逻辑门、DNA片段以及更多超前的东西,现在DNA计算机最大的问题是很难检测其计算的结果。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DNA计算机将会很快问世。但不要过早地期待它取代传统计算机(塑料制品与硅片的结合)。大部分专家预言:比起用来运行文字处理程序和发送电子邮件,未来的DNA计算机的应用极可能集中在破译密码和绘制飞行航线方面。14.文章主要介绍了DNA计算机的哪三方面内容?(3分) 15.如果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2分) 像科幻小说中描述的向大脑植入以DNA为基础的人造智能芯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像现在接种疫苗一样简单。 17.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分) 材料一: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生物芯片)技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而产生。 材料二:基因芯片正以其可同时、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分析数以千计基因组信息的本领而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基因芯片技术已经或即将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人类基因研究和未来医学临床诊断以及进行司法鉴定、疾病检测、药物筛选等。 材料三:基因芯片技术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技术成本昂贵,检测灵敏度较低,分析范围较窄等。 19.hè应和(和谐地跟着唱)(2分)20.举例子(2分)21.B(2分) 22.不能去掉。(1分)示例:如果去掉“相传”,就肯定《阳春》和《白雪》是师旷所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3分) 23.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分) 24.C改正:详细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说明古人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3分) 25.知识一:了解了成语词典中有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许多成语里飞扬着歌声。 知识二:了解了成语里的歌声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迷人的风采。 知识三:从歌唱的成语里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 知识四:从歌唱的成语里能够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只要和以上任意两个知识点相近即可得4分) 14.文章介绍了DNA计算机的生物特性、优点和发展。15.去掉“也许”,“向大脑植入以DNA为基础的人造智能芯片,像现在接种疫苗一样简单”就成为肯定,这与原文表“推测”不相符合。 17.第一点:DNA计算机或基因芯片技术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点:DNA计算机或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是迅猛的,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描写音乐的成语大全》
《形容声音好听的成语大全》
《形容第一的成语大全》
《描写音乐的成语》
《跟音乐有关的几个成语典故》
《团结作文素材(成语、谚语、歌曲好的开头结尾、优美段落、优秀作文)(500字)》
《成语里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