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游记>游记关于长城的

游记关于长城的

详细内容

篇一:《长城游记范文》

长城游记范文

记不清哪一学期学过“长城”的相关知识了,当时我就想:要是能登上长城那该多好啊!它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呀。

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目睹长城的风采。

来到长城脚下,发现有个“八达岭熊乐园”。三三两两的熊坐在高高的架子上,周围没有树,它们热死了。有一只熊憨态可掬地躺在那里抓痒,吐着舌头喘着,如同一只口干舌燥的狗。

穿过乐园,我们开始登长城,长城分为三部分,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燧。长城的墙外高内低,外墙上有枪洞和架炮的凹槽。我沿着墙体边走边看,时而拍拍照,时而对着天空呐喊,活像一只猴子。

渐渐地妈妈和小妹妹们跟不上我了。这时候,长城和地平线接近80度角,只有我和小姑爬地动,我们两个像小蜗牛似的坚持不懈的爬着。经过了半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爬到了长城最高处-----好汉坡。从坡上俯视山下,汽车小的像只甲壳虫,行人小的像只蚂蚁,他们在那儿卖力的扭动着;山变矮了。这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呀。长城就像躺在山顶上的巨龙,蜿蜒盘旋,气势磅礴;远处的河流像一条玉带,与长城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下城途中,我们看见了长城墙外有一些果子,我下去摘了些品尝了一下,味道有酸有苦,比黄连还难吃。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现在已经是好汉了!小鸟为我唱歌,似乎夸我们好厉害;小树为我们跳舞,好像在庆祝我们成功;小草向我

们点头,似乎在告诉我们是好样的。{游记关于长城的}.

长城,中国的骄傲!

篇二:《游长城作文600字》{游记关于长城的}.

游长城作文600字

长城{游记关于长城的}.

培源实验小学四(1)班董廷霄

到北京第二天,我们去长城游玩。汽车在通往长城的高速公路上飞快地行驶,可是,我觉得还不够快,长城啊,长城,中华民族的伟大奇迹,我多么渴望看到你啊!

那就是长城吗?在陡峭的山上,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似飘着一条彩色的带子,那彩色的是涌动的人流!陪我们游玩的北京刘阿姨告诉我,几乎每天都有上万甚至更多世界各地人来游长城。我催阿姨快快停车,阿姨笑着说,要到入口处,买了票,才能上长城。又饶了近半个小时,我终于来到了长城入口,这里的车子真多啊,绵延了一条“车城”,游客更是成群结队。

买了票,顺着涌动的人流,我们开始爬长城了。走上长城,我用手抚摸着青灰色的墙砖,感受着几千年前老祖宗的血汗和智慧。沿着并不陡峭的斜坡,爬了几个台阶,我们就来到了第一个烽火台。烽火台四四方方,四周的墙足有一人高。上面挤满了人,黄皮肤的,黑皮肤的,白皮肤的,大家用不同的语言赞美着长城。我们继续往前爬了一段,觉得有点累了,就靠在城墙边休息,放眼远眺,运处青山环抱,绿树葱茏,长城就像卧在着崇山峻岭间的巨龙,无限地伸向远方„„又爬过两个烽火台,其他的人都打起了退堂鼓,气喘吁吁地不愿再上去。我和妈妈决定向我们能看到的最高的烽火台进军。越往前,长城越陡峭了,游人也越少。我们两个人也都累得大汗淋漓,为了爬上那个烽火台,索性把鞋子脱了,赤脚走在光滑的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砖头上。有的时候,甚至只能手脚并用。终于登上了那个烽火台!我高兴得又蹦又叫!再看下面,云雾飘渺的群山之中,长城伸向远方,没有尽头!妈妈说,我们只是爬了长城很短的一段。是啊,古人修筑长城是多么了不起啊!

登上长城,我很自豪!为我们伟大的祖先!为我是中国人!

篇三:《北京游记.长城篇作文450字》{游记关于长城的}.

2010年8月18日星期三晴8月18日,我和婆婆、姨婆、外公、表姑一起去我向往已久的长城游玩。我们先坐滑车上到了长城的第四个烽火台之后,才开始向上爬。长城并不陡,两边都是用土黑色的墙砖砌成的城墙。长城的形状像蛇一样蜿蜒曲折。我想,这是古人们为了方便传递情报才这样修建的吧!你知道吗?在离我们很远的月球上都能看见我国雄伟的万里长城哦!我有些弄不明白,古人们是怎么修建这如此壮观的万里长城的呢?那些修建长城的材料又是怎么运上去的呢?看来,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姨婆和表姑挺臭美,第五个烽火台都没爬上去,相片倒是照了一大堆!不过也不能全怨她们,还有一半得怨调皮的时间跑得快。因为我们得赶去乘坐最后一班大巴。不然,我们就得学古人在长城上过夜了。就因为这个原因,我没爬上好汉坡,没能圆我的好汉梦。好汉坡在第八个烽火台呢!不过,我倒不遗憾。因为毛主席说的是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虽然没到好汉坡,但我到了长城,也算的上是半个好汉了吧!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二年级:赵梦汐

篇四:《八达岭长城游记》

八达岭长城游记

六(7)王潇然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今中外人人皆知的古建筑奇迹。我游览过其它长城,但这次我决定要去其中最为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游记关于长城的}.

出了北京市区后,不久就能望见山的轮廓。连绵不断的山岭披着重重叠叠的苍翠,时而露出如刀砍斧劈出的锋棱。道路两边,崇山峻岭向前延伸,消失在蔚蓝的天边。

终于到达了长城,一眼望去,长城在群山中蜿蜒伸展,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中飞腾。再前面是未开放的野长城,极为险要,有的斜坡接近垂直,那长满杂草的断壁残垣,又让人想起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迫不及待登上了长城。{游记关于长城的}.

在长城上,每隔不远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妈妈告诉我,这是烽火台,是古代的"信息台"。驻扎的士兵们一旦发现敌人,便燃起烽火传递信息,严阵以待防止敌人攻城。烽火台上有一个个烽火墩,阵阵凉风从顶层城垛上的瞭望口和射击口灌进来。山风猎猎,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战斗情景:随着山摇地动的呐喊声,一座座城台燃起连天烽火……“狼烟四起”的成语让我构想出那壮烈的战争场面。这座长城共八个烽火台,前前后后屹立在长城上。我们向最高点:好汉坡前进。长城上的路越走越陡,向前逶迤而去。我握着栏杆吃力地向上攀登,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才登上烽火台,可离好汉坡还远着呢!我一边走一边连连喘气,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征服了一个个烽火台。我停下休息,发现四周城墙都由巨大青砖构建,城砖砌合紧密平整,历经千年,砖色已变得平滑苍灰。抚摸着墙上的条石,我想到古代没有机械,土木条石就靠着无数劳动人民艰难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这需要多少人的血汗和智慧,才筑成这不见首尾,固若金汤的万里长城啊!想到这里,敬佩油然而生,我不由地攥紧双拳,加快了脚步前进。好汉坡不是一般的陡,我一路攀登,只感觉气喘吁吁,不敢往下看。我生恐一不留神滑了下去,紧紧握住扶手,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有志者事竟成,我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凭栏远眺,此起彼伏的山峦,险峻陡峭的绝壁,尽收眼底。长城随着山脉连绵起伏,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巍巍山川之上,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当年的战斗仿佛在眼前出现,当年的喊杀声仿佛在耳边响起,当年的烽火仿佛在燃烧„„古往今来,长城静观了多少千古青史,濡染了多少英雄情怀?我站在八达岭长城上,心中无限感慨。长城,你是中国古代人民的辛苦和智慧的结晶;长城,你是中国沧桑历史的见证;长城,中华民族以你为骄傲!

篇五:《长城游记》

感受长城的底蕴

骆思佳初二一班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当我站在长城最顶端仰望天空,俯瞰这万里雄伟长城,心中

热血沸腾:这是我的祖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驱车约两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长城,在长城山脚下合影后,

各个小组都迫不及待地出发了,刚开始登长城时,我们一直谈笑风生,一个个劲头都很高,到了北二楼,我们就开始觉得累了,可离我们的目标还差很远呢,最终我们互相鼓励,一步一步往上走。

当手指轻轻触摸长城沿途的墙壁,冰凉的感觉使我仿佛目睹

在修建长城时,那些老百姓用自己的生命铸成了这雄伟壮观的长城的一砖一瓦,和孟姜女哭长城的凄凉故事。此刻,我仿佛感到了历史的阵阵回响。

一阵狂风拂过我的脸颊,前额的头帘被这狂风掀起,顿时觉

得钴蓝的天空此时这样蓝。一切压力和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压力都不翼而飞。

深深吸了一口空气,这是自然的味道。我扶着两旁的栏杆,

一步步迈向高低不平,却密密麻麻的阶梯,这凝聚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

当我登上长城的最顶端,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感受,目睹着一片片高山和枫叶,眼里满是一片美丽的风景倒映。

我开始渐渐明白为什么我们曾把长城比作巨龙,他所代表的

是中国啊!是中华民族这条巨龙啊!顿时,一种敬慕的情愫涌上心头,我是炎黄子孙,身上滚滚流淌着的热血,注定是不平凡的。我应该在这雄伟的长城上立下我的志向,在未来的每一天努力拼搏……

这壮丽,雄伟,这高高耸立在世界之巅的万里长城啊,你是

中华民族的灵魂。

篇六:《长城游记》

难忘的一次旅游

---------长城游记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12600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去年暑假,我和妈妈来到了北京,终于见到了心仪已久的长城。

一大早我们就赶往八达岭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走进入口,长城上人山人海,都是和我们一样慕名而至的游人。我和妈妈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去。刚开始台阶虽有些陡,但还能爬得上去,可过一会儿,就越来越陡了,只好借助于两端的栏杆,扶着那长长地栏杆一步一步往上爬,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面前,它就是我梦里牵引的烽火台,走近一看,只见两边都是坚固不催的石墙,中间则是一个约高两米宽一米的入口,烽火台又高又大,一旦发现有敌人,就马上用火点着,提醒人们做好准备。我不禁思绪飘飞:我穿上盔甲,手握钢刀,精神抖擞地站在烽火台前,俨然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闯”的气势。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上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爬过一道道斜坡和高高的台阶,经过漫长的上下斜坡路和近乎垂直的台阶。我和妈妈都没了力气,那长长的台阶似乎得意地在对我说:“哈哈,没力气了吧,登不上去了吧,哈哈!”我咬咬牙继续爬,终于我们来到了好汉坡,看到了毛泽东爷爷亲笔写下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摸着沧桑而又坚硬的巨石往下望,看到的唯有那葱绿、茂盛、望不到边的树木和根本望不到头的长城,忽然感到天是那么广阔,地是那么远大。

啊,我终于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征服了长城,当了一回好汉。

篇七:《长城游记》

长城游记

桃花仙sunny

一年来,随着京津冀户外旅行群里的朋友们走过了不少地方,一马平川云雾缭绕的的空中草原、郁郁葱葱山清水秀的白草畔、贵气十足风景宜人的颐和园、沧桑挺拔,雄峰犹存的万里长城…...每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会让我产生一种久违的感动,那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是灵魂与历史的对话。

平时只有我和女儿随朋友出游,老公除了工作的原因外就是一个典型的宅男,只想窝在家里。当听到我们要爬长城时,竟然强烈的要求带上他,而其中原因竟是“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

我们这次爬的是八达岭古长城,当站在长城脚下才正理解了这个“古”字,八达岭古长城不同于上次去过的八达岭、居庸关等经过相对彻底返修的长城,它仅仅是在原来残破坍塌、杂草丛生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尽可能还原和维持原貌的加固和补坍,就因这样,这段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古长城就别具一番独特魅力,让人更能从心底感受长城那应有的历史沧桑感和厚重感。

刚刚爬了几步,就到了第三烽火台(古长城的起端),望着眼前的一段断壁残垣,从地势上来看这段最低,这便是当年闯王破关处了,话说当年闯王提兵至这段石峡关处,趁明军援军未到,一鼓作气拼死拿下这入京的重要战役。不过联想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料女真以区区几十万人马便统治中原数百年,不禁令人唏嘘不已啊。

到如今,闯王古道依旧,而长城不见烽烟,在这静谧之中,凭吊当年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告别这片残垣,我们一步一步踏着青砖步入长城的城墙之上了,于长城上环顾长城内外尽皆一片草木葱荣,心境豁然开阔,脚步也轻盈了许多。孩子最是天真活泼,她们不懂得去欣赏历史,一味地向前冲,很快就落下我们好多,大人的我们边走边看边交流,也很惬意。当我们爬过那段陡峭的台阶,迎接我们的就是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好汉碑和在那里停留玩耍的孩子们。我们开始留影留念,以此见证长城之行,可再往前走时,团队只剩下一小部分人了(或累了或感觉无趣丢一批队友),我们三口和老搭档母女两人继续冲冲冲,大有不爬完不罢休的劲头。

当第五烽火台尽在眼前时,前面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后望继续前进的也所剩无几,再望向四周,崇山峻岭,郁郁苍苍,空旷的让人不由得想起陈子昂那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心情也由开始的兴奋激昂变得沉郁起来。“昨天今日此山中,古长城上盔缨红。沙场征伐今不见,自然依旧笑东风”。这座古长城经历千年,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两个孩子有些累了,我们决定由老公看着两个孩子在烽火台休息,而我和朋友继续前行,只是速度放慢了很多,我们时而低头看看古青砖的缝隙中钻出的野草杂化,时而抬头仰望蓝天白云,还时不时的对着远方大声呐喊,更是把我们知道的历史重新梳理,肆意点评,各抒己见,轻松中少见一些沉重。而这时一位背包老人从我们身边走过,步履轻盈,不见疲惫,我们佩服之余,感慨自己竟不如老人这样有毅力。当我俩终于到达第六烽火台时,老人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仍在远去,而我们已打算返航。

与休息的女儿汇合后,返回轻松好多,我拉着女儿,边走边教给她一些诗句,(长城的历史故事,在以前爬长城时就讲过一些)我读一句她跟一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在读诗和外国友人友好的

问候中和团队的大队人马汇合了,我们的长城之旅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