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游记>写黄鹤楼游记

写黄鹤楼游记

详细内容

篇一:《黄鹤楼游记》

黄鹤楼游记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本想起一个有诗意、有内涵的题目,但苦思冥想、搜肠刮肚也没想到这样一个题目,最后只有采用这样一个俗的不能再俗的题目。不过,我觉得此题目是俗了点,但却充满的生活气息:毕竟生活的主体是每日的俗事,而不是高雅的篇章。写过《南湖杂记》之后,我想过提笔再写一下自己在某个地方的游览感受。曾想过写华农的春天,这个地方的确是充满乡土气息,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但也许是和这个学校接触的太多,总觉得有些呆板,连它的春天都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来的;也曾想过写一下武大的樱花,但现实与媒体的宣传形成的反差太大,武大的樱花并没有传言中那么好看,就连武大的建筑都给我一种破败、老气横秋的感觉,枉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缺乏一种现代的气息,但庆幸的是它的建筑风格没有影响到它的学生为人处世的风格。

今天邀了一位朋友去首义园逛逛,但去了之后才发现首义园是一个小吃街,并不是什么旅游景点。谁让自己不是武汉人,否则也不会闹出这样的事。古语有云“祸之福之所倚”,庆幸的是黄鹤楼就在附近。“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不知这历代文豪所称赞的楼阁是什么样子?在我这样一个俗人的心中会激起多大的风波?

出了钱,买了票,进了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湖,美其名曰“鹅湖”,但其中竟一只鹅也没有,惟见一只鹅毛飘在水面。昔日王羲之湖边放鹅的情景也只能在史话中寻找了。这个时代,这个城市,也许只有在餐桌上看到鹅了。这鹅湖也只是摆给游人看的,真正的想看鹅、想寻求诗情画意的人早去深山老林、田边地头了。鹅湖旁边的鹅碑亭上,一个狂草“鹅”字,意气风发,恣意狂傲,想必王羲之也如同这字一样吧,没被那孔孟中庸之道所迷惑。继续深入,落梅轩中飘来阵阵编钟声,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欣然登楼,忽见一立牌,上书“游人止步”四个大字。我是谨守孔孟中庸之道的人,自然不敢逾越雷池半步,收起好奇心,优哉游哉下楼去!

但黄鹤楼公园中还是有可看之景的,那假山上淌下的潺潺清泉,落水击石之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如遁深林之感。岳飞广场中的岳飞雕像,挺胸傲视,大有无人能敌之势,雕像目光平视之处有一牌坊,“千秋伟业”四字赫然醒目,我看此四字配岳飞再符合不过了。“精忠报国”不仅刺在他的背上,更刻在他的心里。“三十功名尘与土”,终其一生,戎马之中,功利浮云,他心中怀的天下大义,是赤热之心,是我为苍生。“怒发冲冠,凭栏处”,英雄就是英雄,敢怒,敢喜,敢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笑问当今谁人又能吟出此等豪壮之句?

隆隆钟声引我穿过一个个碑坊,骤然间目光所及之处现一铜钟,但见几个游人轮番摆动钟槌击打钟身,钟槌与铜钟撞击之处比其他地方亮了很多。这钟在我的印象中,只可能出现在寺庙中,竟然在这里也能看到。不知是原来就有,还是公园管理处为了商业旅游的的目的而放置的。铜钟的下方有一铜炉,但见周围之人纷纷往里投掷一角硬币,好像是为了祈福。我下意识的摸摸口袋,里面有两枚硬币,一个五角的,一个一角的,毫无思考,决定投一角的,留下五角的。经济社会中,金钱意识不知不觉中决定着你的行动。

铜钟正前方就是黄鹤楼了,进入楼中,视野之中只能搜集到一幅用彩瓷镶嵌在墙上的“仙人乘鹤归去图”,我的朋友多次让我给他在这幅画之前拍照留念,我都有些不耐烦了,因为我觉得眼前这幅墙体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继续往上攀沿,第二、三、四层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倒是其中的纪念品销售店中卖的物件,十分可爱,十分有诗意。本想买一两件,但看标价,已经超出了我的经济可承受范围。我想如果剥去这些商品上的“纪念意义”这一附加价值的话,但就市场价格而言,它也值不了几个钱。此地此景,此价钱自然合理。终于顺着人潮来到了黄鹤楼的中高层,放眼望去,龟山电视塔尽收眼中,虽说隔着朦胧的雾气。站在楼层上觉得,整个武汉市的土地面积都没有长江江面的面积大。武汉在我

眼中再没高楼,唯有黄鹤楼比我高一个楼顶。由于黄鹤楼的内迁,再也不能站在楼上俯瞰浩瀚江面,确实感到遗憾。

但历史是进步的,楼自然也跟着进步,不能总是呆在江边,也要经历一下城里的生活,“走出去,引进来”,才是改革开放的精髓,黄鹤楼也是如此。从江边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走向巷井小民的生活,体味一下他们的烟火,同时让他也领略一下自己的百年底蕴,每一方都有收获。在华农,登上主楼向下俯视,获得的是学习压抑向下俯视后的一种放松;在泰山,向下俯视,是一种谁与争锋的傲气;在黄鹤楼向下俯视,是一种摆脱喧闹,洞穿历史后的宁静。前者是你我这等俗人的,中间是帝王伟人的感慨,后者是你我也能企及的风人骚客的底蕴。

黄鹤楼的旁边有三道并列的铁轨,不知道是哪条线,友人看着铁轨道:“我们坐火车为什么不经过这呢?”是呀,在火车驶过的顷刻间,头一抬一俯,目光足以囊括整个楼体,给人一个设想自己独自凭栏登高望远,俯视江汉的机会,说不定会获得些许文人的宁静。给自己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插上一个诗意的开头,或扫除半学期来在学校中积累下来的烦躁和困惑!

不知不觉已至午,匆匆下楼,在首义园中填饱了肚子,又再次坐上公交奔向自己原有的日常生活,不知我下次再来黄鹤楼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篇二:《罗雪婷:黄鹤楼游记》

黄鹤楼游记

罗雪婷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高声吟诵着崔颢的《黄鹤楼》,站在了黄鹤楼公园的南大门前。此刻我心潮澎湃。因为今天,这个伟大的日子,我们一行四人,即将登上这“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妈妈买好票,我眼疾手快地抢过一张率先闯进了检票口。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面不大的池塘——鹅池。相传是纪念书圣王羲之曾在黄鹤楼下养过鹅而修建的。池水不深,透过微微泛绿的湖面依稀能看见池底;池中还堆立着几座小假山;一座石拱桥横跨池面。池边垂柳相生,几根柳条垂入水中,似乎想在这炎热的夏日寻求一丝凉爽。池的右边还有一座“鹅碑亭”,坐东朝西,面对着鹅池,亭尖成六角形,单檐翘角,粉墙黑瓦,显得古朴典雅。我走了进去,亭壁的青石上刻着由清人门镇国所写的一个大大的“鹅”字。笔法苍劲有力,笔画流畅。我不由得感慨:什么时候我的毛笔字能写得这么好呢?

过了鹅池,就来到诗碑廊,那里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青石。穿过了长长的诗碑廊,又到了紫薇竞相开放的紫薇园,那里仿佛成了一个花的世界。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风中都带着花的气息,甜甜的,我忍不住多吸了几口气,真舒服啊!如饮琼浆,爽人心扉。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岳飞广场。隔很远,眼尖的我一下子就瞟到了广场上的乌黑色的岳飞铜像,便兴奋地跑过去。哇!壮观!高大的岳飞身着盔甲,双眼正视前方,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又有几分威严。只见他腰佩宝剑,左手拿着兵书,右手牵着战马。那马正低头喘息。三肢着地,一腿弯曲,似乎想带上主人前往战场奋勇杀金。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岳飞带着士兵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的情景。他背上的“精忠报国”这四个大字激励着他,也感动着我,让我对岳飞充满敬佩,他的爱国精神永垂不朽!

参观完岳飞广场,我们一路东行。来到了白云阁。在白云阁上,看到黄鹤楼就在眼前,楼上游人如织,我的心就飞了。于是我们立马跑过去,抓起相机就是一阵猛拍。黄鹤楼的各层排檐交错重叠,翘角飞起,就像一只黄鹤展翅欲飞。走进了一楼大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面墙壁上那幅“白云黄鹤图”。画面正中一位仙者驾鹤飞翔,吹着玉笛,似离似归。下方人们欢歌载舞,似在欢送似在迎接仙者,整幅画面洋溢着浪漫,又是一阵猛拍„„。爬上二楼,壁画两旁各有一根柱子,上面刻着清代重臣张之洞的一幅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随着参观的人流,我们来到了三楼。三楼展示的是黄鹤楼的

文化渊源和各种商品。这里的壁画真是“群贤毕至”啊!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左边上那位穿着红衣的诗人便是崔颢了。解说员介绍道:“这就是崔颢了。虽然他很有才气,但因为奸臣当道,他仕途颇不得意,这种怀才不遇的心情使他萌生了学道成仙的念头,《黄鹤楼》这首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倾诉„„”接着,我观看了一下壁画四周,周边分别刻着关于黄鹤楼的经典名句。又是一阵人流的涌动,我们上了四楼。四楼展示的是历代黄鹤楼的模型。最早的是唐代,楼不算高,但仍富丽堂皇。重檐翼舒,四周绕以围墙,而且还有角楼。既可以登楼揽胜,也可以用作瞭望哨所,古朴雄奇。接着是宋代,这是由楼、台、轩、廊组成的建筑群体,建在高高的城楼上。“主楼有两层,每层翘角重檐,飞达四敞。十字脊歇山顶,楼内彩绘藻井,周围小亭回廊。整个群体布局严谨,主次分明,错落跌宕而又浑然一体,充分展现了宋楼雄伟隽逸的风貌。”解说员热情地为游客讲解。再后面分别是元代、明代、清代,一代比一代漂亮雄伟。最后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现代黄鹤楼模型。它是以清代“同治楼”为雏形,由楼、轩、廊、坊、亭等组成的建筑群体。四闼霞敞,视望如一。我数了一下,此楼共有60个翘角,集北雄南秀诸楼风格之大成。整个楼体雄浑稳建,古朴典雅。既不失传统的独特形制,又比历代更加巍峨壮观。

看到这些,我心里不停地赞叹称奇。我们一层层地浏览,最后来到了顶楼——九楼。简介上说,黄鹤楼有五层。其实里面有九层。是取天长地久或长长久久之意。来到走廊上,风吹动我们的头发,吹响了翘角上的风铃,叮呤呤地吟唱,好似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从这里放眼望去,武汉三镇尽收眼底。再往前看,一尊铜像立于东大门前。一只铜鹤伫立远望,一只低头觅食,站在灵龟巨蛇之上,寓意黄鹤回到龟蛇对峙之地。

再一次随着人流,我们一步一步下了楼。出了门,我回头仰望,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把黄鹤楼笼入一片耀眼的光辉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更加雄奇多姿,真不愧是“天下第一楼”!

篇三:《黄鹤楼游记》

黄鹤楼游记

武汉是我一直向往的城市,向往在武大的珞

珈山上漫步,但是梦想终究是梦想,我没有能它

实现。乘着夏天的风,她轻轻地与我擦肩而过,

留给我无限的遗憾和憧憬。在那片土地上埋着我

的理想种子,一颗没有发芽的种子。号称火炉的

武汉城,带给我的是几许热浪与跃动,终于有一

天,我来了。来祭奠我曾经的梦想,完成永远也{写黄鹤楼游记}.

错过了的愿望。{写黄鹤楼游记}.

我遇见了黄鹤楼,一座充满神话的楼宇,一

个令人神思遐远的名字,在那些古诗人的生花妙

笔下描绘成一副迷人色画卷。黄鹤楼坐落在长江

边上,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

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她画

龙点睛更是增添几分资彩。楼前的“气吞云梦”

四字配合着长江之水碧波荡漾,浪花翻腾,气势

雄伟,不禁想起“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

际流”的诗句来。走近黄鹤楼,层层飞檐,一层比一层壮观。进入中央大厅,正面对的是墙上的大片浮雕,表现出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那就是黄鹤飞仙的故事,华丽丽的腾飞,空余一座楼;每层的回廊,陈列有很多诗词书画,关于那些曾经的历史和绚烂的文化;游人在楼上远眺,穷尽千里,更上一层。五层也就是顶楼,是一个宽阔的为瞭望厅,浩浩汤汤的长江雄姿一览眼底,感慨万分。黄鹤楼和长江相应成趣,越是雄伟越是给人留下了浓浓的遗憾,当年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却空余黄鹤楼。悠悠白云,载不完历史的叹惜。当然,今天的黄鹤楼已不再是古人登临的黄鹤楼。历史上的黄鹤楼,毁建多次,她始终默默忍受着历史的洗礼,浴火重生。现在的黄鹤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新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但是它只是一个被复制过的空壳,没有了灵魂,文化的断层缺失,商业气息的过于浓重,后勤管理跟不上景点的开发速度,高昂的门票价格只是抵挡了低收入者的进入,更多的游客素质不够高,不是说文化程度而是整体的环保意识,领悟意识不高。游客与景点的对话还来不及,却被混乱的秩序打乱思绪,或是说为“被”游览了一次。转了一圈,也只是看见这里有座塔,有个庙,有个亭子。然后又到下一个景点再漫无目的的转一遭。

武汉是一个工业城市,历经了沧桑的岁月,她从满目疮藉中重新站起来,才有这个欣欣向荣的样子。发展的背后留给她的却是深深的印记。在这个被工业烟灰所覆盖的城市,幸好还有它这块绿色瑰宝,一颗明珠在水中摇曳,它凭借着旖旎风光,丰富文化底蕴,让人们繁忙于工作,学习而身心疲惫的时候,给了人们温暖的怀抱,一个坚实的臂膀,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

黄鹤楼景区作为国家5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它也被生活的步调感染,速成景点,

多了游览去点,却少了文化内涵。导游人员像带团吃快餐一样,有了数量,缺少

了质量,来不及享受情趣美景文化的时候,已经换走一批人,又来了一批人。在诺小的地方,太多的脚步在游动。当匆匆的脚步走过之后,除了遗憾,什么也没有留下,像风一样的飘过生活的一角。

但是,我们不能否定,黄鹤楼的建筑宏伟华丽,楼体四望如一,梁柱门窗饰以赭红油漆,檐下配淡雅青绿彩绘,黄色琉璃瓦使整个楼金碧辉煌,犹如悠悠绿林中一朵绽放的奇葩。在楼顶眺望,给人展现一幅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画卷。武汉号称“百湖之市”,长江的水孕育着这个城,如果把长江和周边星罗棋布的湖看成是连绵的水域的话,城市陆地就像是点缀在水面上的浮岛,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黄鹤楼作为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处在大山大河灵气动荡的交点,恢弘大气的迎合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登黄鹤楼,不仅仅获得愉快,学会欣赏人与自然的美,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更接近。

离开黄鹤楼,已经是傍晚,在夕阳

的余晖下她依然在用沧桑的笑脸迎接着

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威武的身姿背后,

在喘息着带着浑浊的空气。黄鹤楼承载

着太多人的向往,她用她的宽容包容着

人们对她的倾诉,更多了点伟大。临走

时买了把纪念扇子,还是那样的姿势,

还是那样给后来的人神秘的向往,现在

却只能让她活在我的心中。{写黄鹤楼游记}.

这次旅行让我体会到了历史变化的

沧桑和城市成长的繁荣。偌大的城市还是少了那片宁静,本以为一个古老的神圣的地方能让人感受到内心原始的呼唤,可是换来了更多的失望和落没。或许这次之后我会很少跟这个城市有所交集,对她的向往会像黄鹤一样一去,再也不会遇见。她给我带来了太多太多,不管是美梦还是遗憾,更或者是惋惜,惋惜我错过的时光,惋惜时间匆匆烙下的痛。不习惯在城市的快节奏中被牵着走,但愿还能在城市中找到一个心灵的家。寻找,内心平和的境地。

火车远离城市的那一刹那,眼泪再也忍不住留下来。隐隐心痛,只能说:再见,我的黄鹤楼!再见,我的武汉梦!„„

(部分文字数据,和图片来自百度文库)

篇四:《黄鹤楼游记》

黄鹤楼游记宜昌市天问学校701班罗雪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高声吟诵着崔颢的《黄鹤楼》,站在了黄鹤楼公园的南大门前。此刻我心潮澎湃。因为今天,这个伟大的日子,我们一行四人,即将登上这“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妈妈买好票,我眼疾手快地抢过一张率先闯进了检票口。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面不大的池塘——鹅池。相传是纪念书圣王羲之曾在黄鹤楼下养过鹅而修建的。池水不深,透过微微泛绿的湖面依稀能看见池底;池中还堆立着几座小假山;一座石拱桥横跨池面。池边垂柳相生,几根柳条垂入水中,似乎想在这炎热的夏日寻求一丝凉爽。池的右边还有一座“鹅碑亭”,坐东朝西,面对着鹅池,亭尖成六角形,单檐翘角,粉墙黑瓦,显得古朴典雅。我走了进去,亭壁的青石上刻着由清人门镇国所写的一个大大的“鹅”字。笔法苍劲有力,笔画流畅。我不由得感慨:什么时候我的毛笔字能写得这么好呢?过了鹅池,就来到诗碑廊,那里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青石。穿过了长长的诗碑廊,又到了紫薇竞相开放的紫薇园,那里仿佛成了一个花的世界。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风中都带着花的气息,甜甜的,我忍不住多吸了几口气,真舒服啊!如饮琼浆,爽人心扉。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岳飞广场。隔很远,眼尖的我一下子就瞟到了广场上的乌黑色的岳飞铜像,便兴奋地跑过去。哇!壮观!高大的岳飞身着盔甲,双眼正视前方,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又有几分威严。只见他腰佩宝剑,左手拿着兵书,右手牵着战马。那马正低头喘息。三肢着地,一腿弯曲,似乎想带上主人前往战场奋勇杀金。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岳飞带着士兵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的情景。他背上的“精忠报国”这四个大字激励着他,也感动着我,让我对岳飞充满敬佩,他的爱国精神永垂不朽!参观完岳飞广场,我们一路东行。来到了白云阁。在白云阁上,看到黄鹤楼就在眼前,楼上游人如织,我的心就飞了。于是我们立马跑过去,抓起相机就是一阵猛拍。黄鹤楼的各层排檐交错重叠,翘角飞起,就像一只黄鹤展翅欲飞。走进了一楼大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面墙壁上那幅“白云黄鹤图”。画面正中一位仙者驾鹤飞翔,吹着玉笛,似离似归。下方人们欢歌载舞,似在欢送似在迎接仙者,整幅画面洋溢着浪漫,又是一阵猛拍„„。爬上二楼,壁画两旁各有一根柱子,上面刻着清代重臣张之洞的一幅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

尽古今愁。随着参观的人流,我们来到了三楼。三楼展示的是黄鹤楼的文化渊源和各种商品。这里的壁画真是“群贤毕至”啊!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左边上那位穿着红衣的诗人便是崔颢了。解说员介绍道:“这就是崔颢了。虽然他很有才气,但因为奸臣当道,他仕途颇不得意,这种怀才不遇的心情使他萌生了学道成仙的念头,《黄鹤楼》这首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倾诉„„”接着,我观看了一下壁画四周,周边分别刻着关于黄鹤楼的经典名句。又是一阵人流的涌动,我们上了四楼。四楼展示的是历代黄鹤楼的模型。最早的是唐代,楼不算高,但仍富丽堂皇。重檐翼舒,四周绕以围墙,而且还有角楼。既可以登楼揽胜,也可以用作瞭望哨所,古朴雄奇。接着是宋代,这是由楼、台、轩、廊组成的建筑群体,建在高高的城楼上。“主楼有两层,每层翘角重檐,飞达四敞。十字脊歇山顶,楼内彩绘藻井,周围小亭回廊。整个群体布局严谨,主次分明,错落跌宕而又浑然一体,充分展现了宋楼雄伟隽逸的风貌。”解说员热情地为游客讲解。再后面分别是元代、明代、清代,一代比一代漂亮雄伟。最后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现代黄鹤楼模型。它是以清代“同治楼”为雏形,由楼、轩、廊、坊、亭等组成的建筑群体。四闼霞敞,视望如一。我数了一下,此楼共有60个翘角,集北雄南秀诸楼风格之大成。整个楼体雄浑稳建,古朴典雅。既不失传统的独特形制,又比历代更加巍峨壮观。看到这些,我心里不停地赞叹称奇。我们一层层地浏览,最后来到了顶楼——九楼。简介上说,黄鹤楼有五层。其实里面有九层。是取天长地久或长长久久之意。来到走廊上,风吹动我们的头发,吹响了翘角上的风铃,叮呤呤地吟唱,好似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从这里放眼望去,武汉三镇尽收眼底。再往前看,一尊铜像立于东大门前。一只铜鹤伫立远望,一只低头觅食,站在灵龟巨蛇之上,寓意黄鹤回到龟蛇对峙之地。再一次随着人流,我们一步一步下了楼。出了门,我回头仰望,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把黄鹤楼笼入一片耀眼的光辉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更加雄奇多姿,真不愧是“天下第一楼”!

篇五:《黄鹤楼公园游记作文600字》

今天,我和妹妹、奶奶、爷爷一起去武汉黄鹤楼玩。黄鹤楼公园有许多古代留下的建筑。一进公园,我们就来到了鹅塘。相传,古代诗人骆宾王曾放过几只鹅在鹅塘,并写下了《咏鹅》这首诗。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了岳飞广场。岳飞是一名勇敢的将军,他的雕像好像真的一样,样子非常凶。我们又来到了白云阁,白云阁与黄鹤楼相对面,它有五层楼,我去的时候,它的第一、第二、第三层都在装修,我们直接来到了第五层楼,第五层楼可以看到武汉美丽的风景。最后,我们来到了黄鹤楼。楼前面有一个1。58米高的石像,是两只黄鹤和一条蛇站在一只龟上,这就是非常着名的黄鹤归来雕像。我们再往前走,到了大门,爷爷给我们拍了相,我们就走进黄鹤楼了。黄鹤楼有五层,第一层是大厅,大厅里面有壁画《白云黄鹤图》,爷爷只顾着往上爬,根本没看这有名的壁画。我真想告诉爷爷,黄鹤楼最主要的是壁画,第二才是风景呢。第二层是卖纪念品的地方,第三、第四、和第五层分别都是观赏武汉景色的地方。第三层可以看到黄鹤楼公园的一草一木;第四层可以看到遥远地方的房屋;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