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小学读后感作文>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

详细内容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一)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

坚持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

凤鸣小学605班张晨

坚持,是万事成功的关键,所有的事情都建立在长时间的坚持之上,“居里夫人自传”这一本书让我明白了坚持这一精神在一切境界之上,他可以造就一大批人才;他可以让一场战斗获得最终的胜利。一个人拥有了千年如一的恒心,可以胜过任何一样物质享受,它弥足珍贵。

坚持,也是一个过程,一个持续的过程。想成一事,就要一件件小事慢慢儿地做,积少成多,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正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他只为造福人类,用一颗亘古不变的恒心,为我们的夜晚带来一片光明,几千余次的失败并没有令他屈服,最终发明了现在人人都用的电灯。

一个人坚持的力量也许是渺小的,但一群人整个国家的人都能够在各种困难下,铁定一条心,那坚持之力就变成了一股无穷无尽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复兴一个国家,它可以让全世界获益,就像坚强的女英雄居里夫人,她用坚持的力量创造的X光机,现在还在造福人间。为人民服务。

居里夫人自己却一直生活在贫穷中,朴素的生活简直令人惊讶,她把一切个人所得都奉献给了国家的科学事业,她一直坚持着,从来没有因为物质生活上的不富足而退缩,她和她的丈夫默默显身,为科学坚持;为事业坚持;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坚持。

坚持可以体现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可以是一个惊天动的伟人,也可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平民百姓,坚持的力量无处不在,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学会用这股力量,再难的事,也终有一日会实现。

而事实正是如此,坚持之力在八百米跑小组赛的赛道上体现在了我自己的身上,刚跑了一圈半的我已经渐渐感到体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两条腿几乎成了不听我使唤的机械腿,麻木的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几次,我都有点儿想放弃了,而同学们响亮的助威声,唤醒了我坚持的力量,跑出了小组第三。

这次,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它赋予了我无限的力量,它是最崇高的,它是黑暗中的一盏指路明灯,是深山老林中的引路者,是困难与窘境面前无往不胜的开路先锋,它最伟大。

坚持,是万事成功的关键。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二)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

读完《居里夫人自传》后,内心受到很大触动。

一、关于教育问题

居里夫人十五岁中学毕业后做了家庭教师,以后几年间都是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后来才去了巴黎求学。皮埃尔·居里从未进过学校,他的启蒙教育先是母亲后是父亲和哥哥教的,而他哥哥自己也没有学完高中的课程。皮埃尔感觉跟不上学校的那种教学方法,这往往被人认为他头脑有点迟钝,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的脑子笨,而且还常常这样说。居里夫妇的大女儿艾莱娜,居里夫人写到:我并不想让她进中学念书,我总感觉到中学的课程太多,上课时间太长,并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脱节。于是她和大学圈中的一些朋友“便组织······学习理科专业。”

三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一家人,竟然都很好地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难道会是偶然吗?尤其的皮埃尔和艾莱娜,如果他们接受了这一系列的学校教育,是不是科学史上就会少了两位杰出的贡献者啊?

我们的学校教育比起西方来更僵硬刻板,我们必须要反思了,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了。

二、淡泊名利

居里夫妇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的成就应该和他们的不追名图利只求安安静静地做试验有关。自传中,居里夫人多次提及这一点。

三、珍惜人才

皮埃尔不只是人才,简直是天才,可他的太多精力并未能充分用于科学研究上,他要谋生,一个普通的教职,对于天才的他来说却屡屡不能申请到,因为他不是学院出身;他搞研究需要实验室,可多年来他都未能有一个自己设备完善的实验室,甚至连举世瞩目的镭的发现都是在一个破旧的木棚中诞生的。实验经费需自掏腰包,而因生活困窘而又屡屡不能为继。世界需要科学,给科学家们多提供些资助吧。

四、完美爱情

现在电视剧中大谈爱情,而我却认为居里夫妇的爱情才是最完美的。事业上的互帮互助,使他们双双获得诺贝尔奖;生活上的琴瑟和鸣使他们温馨忠诚;旅游上的志趣相投使他们成为神仙眷侣。也许因为太过完美,连上天也嫉妒了,早早地夺走了皮埃尔的生命。伟人的传记,让我从中获益匪浅。我要从中汲取力量,好好地过自己的生活。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三)

努力学习,造福人类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

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祖籍波兰,她出生在1867年11月。玛丽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学习味道的家庭,成绩总是第一,每一样功课都比别人学的好。但是,当她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时,她的祖国波兰却在俄国的统治下,备受压迫,当时的波兰政府甚至规定学校不许讲波兰语。因此,她心里暗下决心,无论以后到那里,都要好好读书,为祖国波兰争光。

居里夫人从小就胸怀大志,一直在为她的理想做准备——长大后,全力投入科学研究中,成为一名科学家。

居里夫人青年时,经过几年做家庭教师的艰辛,她存钱去法国读书。但因为她实在太穷了,钱只够交学费,所以一直没能吃饱饭。有几次,饿得都昏迷了但还是醒来继续看书。虽然同住的姐夫总是关切地问她:“要不要休息几天?”居里夫人却每次都摇头:“不用了,谢谢!”在她的心中,所有的时间都为了大量吸取知识,因为她是如此热爱科学。

大学毕业以后,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起,通过不断的实验,历经千辛万苦,发现并命名了元素“钚”和“镭”。因财力有限,没有好的实验室,只有在及其恶劣的大棚里,在夏天热得像烤箱,冬天冷得像冰箱的屋子里,几年如一日,经过千千万万次的提炼,提取了十分之一克纯“镭”。通过了科学界的认可,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居里夫人,并没有因为获得了巨大的荣誉而自满和享受,她把首先发现的“钚”按照祖国波兰的发音进行命名,完成了她一直以来为祖国争光的梦想。作为一名科学家,她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诱惑,一心一意钻研科学,这多么令人敬佩呀!

看看居里夫人,再想想我自己,有着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可很多时候,我都把时间浪费了。所以,我以后上课要认真学习,多动脑筋,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也希望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世界人民造福,那么就得从现在做起,努力向居里夫人学习。

手里的书本还没有放下来,心中的思绪早已放飞,也许,从居里夫人身上,我真的应该好好学习点什么,那么,就从今天开始把!

同和小学五年级四班杨澄宇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四)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

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谁吗?谁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今年暑假,我就读了一本关于居里夫人书,书的名字叫:《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详细的描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居里夫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从小家境贫寒,但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莱尔因为在放射性上的研究和发现,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又因成功分离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并亲赴前线,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还同时发明了流动光医疗车。真是名不虚传啊!居里夫人应邀赴美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增进了法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作为杰出的科学家、成功女性的先驱,居里夫人拥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她为科学事业、为人类幸福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情操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取得好成绩,必须付出很多的心血和汗水。要有所成就,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了。同居里夫人相比,我真感到惭愧,平时我做事没有恒心,没有毅力,就像做奥数题时,只要一碰到难一些的题目,就不愿多费脑筋,一两次做不出来,就希望家长帮助我完成„„俗话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今以后,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能被难题击垮了,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的精神。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五)

居里夫人自传读书报告

徐静景观建筑设计20130220135476作者简介: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原籍波兰,法国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1891年随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在巴黎取得学位并从事科学研究,为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发现钋和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于12月21日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居里夫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他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在1906年4月19日这个雨天在街上被马车撞倒后当场逝世,居里夫人则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内容简介:

本书是居里夫人在好友的一再劝说下写就的,全文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居里夫人自传,第二部分是她为丈夫写的皮埃尔·居里传,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对皮埃尔天才智慧及完美人格的崇敬、爱、与赞美。

第一部分差不多只占全文笔墨的三分之一,作者用及其简洁平淡的话语写下自己伟大的一生。她的成长历程:从出生到1891年去巴黎求学这期间的学习与生活经历,这段时期,她呆在最深爱的祖国从事过教师、参加了波兰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组织的流动大学,在自学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事研究:1891年到1914年暂停研究奔赴战场救护伤员。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1893年,她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物理系。第二年又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该校的数学系,并且获得了巴黎大学数学和物理的学士学位。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一种铀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种性质不明的射线。这一发现引起居里夫妇的极大兴趣,这是一个极好的研究领域。经过两人夜以继日的不懈奋战,他们终于发现了“钋和镭”,并与1903年同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皮埃尔死后,1911年居

里夫人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经历战争:1914年到1918年往返于法国各大战区,指导18个战地医疗服务队,用X光配合战地救护。

第二部分作者用较多篇幅介绍了皮埃尔的一生,但着重点是两人结婚后一起从事的研究、教学与生活的记叙。皮埃尔,1859年5月15日出生于法国巴黎,他从小聪明伶俐,喜欢独立思考,又富有想象力,天资出众,爱好自然,因为学校的常规教育和训练不利于他的智力发展,居里大夫便采取断然措施,先是留他在家里由他自己亲自精心培养,然后把他托付给一位学识渊博的家庭教师去教导,这种旨在造就人材的自由教育方式对皮埃尔·居里的成长颇有显著成效。年仅18岁时,皮埃尔就得到了硕士学位,1878年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室的助教,4年后又被任命为巴黎市立理化学校的实验室主任。1900年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理学院教授,1903年获得诺贝尔奖。“一切为了工作,一切为了科学”,这就是皮埃尔·居里一生的概括。然而,这颗耀眼璀璨的明星却于1906年突遇不幸去世。

读后感:

在一个午后,我将手中的书轻轻合上,意犹未尽的回想着书中的只言片语,脑海中慢慢浮现出居里夫妇的身影,我发现我所能联想到的绝大部分是两个在实验室里忙碌穿梭,拿着一些瓶瓶罐罐在仪器下捣鼓的身影,因为他们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

幼时,便听过居里夫人的鼎鼎大名,却不曾详细了解过,读完这本书我才了解到为什么她会享誉盛名,为什么她能得到几代人的尊崇与赞美,通过她,我也了解到了另一位臻于完美的科学家皮埃尔·居里。

通过作者质朴平淡的话语,我了解到了他们的一生经历、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快乐以及他们的艰辛与拼搏,与其说是拼搏,不如说是拼命更贴切一点,两位志同道合,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结为连理,在共同的梦想——为科学事业奉献一切的指引下,没日没夜,不顾实验毒气、设备落后、资源不足等等恶劣的环境,在简易木棚中度过了他们最长的实验生涯,然而,对于他们来说,这都不算什么,只要能每天做研究已是最大的满足,居里夫人曾说过“尽管如此,我们却觉得在这个及其简陋的木棚中,度过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刚看到这里时,我有些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如此满足,后来越了解他们,我才真正体会到了那种为自己的爱好与梦想而不顾一切,兢兢业业工作时所能得到的极大的幸福感,这与外在物质条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的一种内心体验让我也有了一种不顾一切追求梦想的冲动,在我的眼中,他们是这么的富有智慧和勇气,同时,他们又是如此的专注与勤勉。从记事开始,他们便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玛丽为了能到她梦寐以求的巴黎学习,在乡间当家

庭教师赚取学费,并且自修了很多课程,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后,她决心学到真本领,因而学习非常勤奋用功。每天她乘坐1个小时马车早早地来到教室,选一个离讲台最近的座位,便于清楚地听到教授所讲授的全部知识。为了节省时间和集中精力,也为了省下乘马车的费用,入学4个月后,她从她姐姐家搬出,迁入学校附近一住房的顶阁。这阁楼里没有火,没有灯,没有水,只在屋顶上开了一个小天窗,依靠它,屋里才有一点光明。一个月仅有40卢布的她,对这种居住条件已很满足。她一心扑在学习上,虽然清贫艰苦的生活日益削弱她的体质,然而丰富的知识使她心灵日趋充实。可以说他们的一生除了为数不多的旅行,其余时间都在学习工作,让·佩兰说过一句话“但凡认识皮埃尔的人都知道,与他在一起,你就会感到那种急于工作、急于研究、急于弄个水落石出的需要油然而生。”我认为这应该是对他们两人的贴切描述。

居里夫妇无论是人格还是精神品质,在世人看来都足以称之为伟人,他们为科学事业奉献一切,不追名逐利,在发现了镭之后他们第一时间便将专利公之于世,力求为世界谋福利,没有比这样的事业更能让他们感到满足的了,皮埃尔认为名誉百害而无一利,谁要一门心思追求荣耀,必将自寻烦恼,而且还会把人的最崇高的目标放在了次要地位,这个目标就是为爱好而进行的科学研究,这样的目标表现了人类最高尚的情操。其实最让我深有感触的不是他们的伟大,而是他们作为平凡人的一面。他们偶尔会有一次旅行,这成为了他们最好的解压方式,他们喜欢散步或骑自行车去旅行,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心灵福利,他们渴望并追求着不多时的亲人团聚,他们并不会因为科学而抛弃亲情,所以才会有让他们烦恼的生活琐事,他们也是普通人,会因为家人的逝去而悲伤,会因为孩子的诞生而高兴,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居里夫人在丈夫死后写的日记中回忆的一段他们一起度过的最后一段日子,其中有一个片段让我觉得心中特别的温暖。那一天天气极好,皮埃尔懒懒的坐在草地上,居里夫人依偎着他坐下,而他们的大女儿艾来娜则拿着一个破网在捕捉蝴蝶,草地上传来女儿欢快的笑声,融在了父母温柔宠溺的眼神中。居里夫人在文中说过,这种时候是他们另外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这个情景让我了解到原来他们所渴望的另一面生活也是这么的普通,他们的另一种幸福也是如此的平凡,这让我对他们更加肃然起敬,也让我体会到平凡生活处处都是幸福。

我既感动于他们的奉献精神,同时,又不可避免的歆羡他们之间坚不可摧的爱情和友谊。玛丽和皮埃尔的结合仿佛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在落地窗前的第一眼,皮埃尔的身影便深深的印在了她的心上,而皮埃尔也在和玛丽不多的接触中便认定了她为今生的伴侣,他们

有着惊人相似的志趣与梦想,他们之间无话不谈,他们也是彼此工作上最得力的助手,他们婚后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天天呆在一起,即使如此他们也不能忍受短暂的分离,有时居里夫人会因为一些事情暂时离开,皮埃尔便会将自己对夫人的思念化为信件传递给居里夫人,每一年的相处,没有消磨掉他们的爱情,反而让这种友谊和爱情更加深刻,居里夫人曾说过越了解皮埃尔,她越为他的品德和才智着迷,他跟他俩刚结婚时她所梦想的一样好或更好。这一辈子只有彼此才是最适合的,别无二选。所以在皮埃尔去世后一段时期,居里夫人沉溺在巨大的悲伤中,她失去的不只是丈夫还是最亲密的伙伴,他们的身心已经融合在了一起,失去一个便痛如刀割,从她写的那段黑暗时期的日记就可感觉到那种独自留下的悲痛,让人感同身受,唏嘘感叹。

看完这本书之后,晚上睡觉之前我总会想想他们的事迹和品格,每次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思想的启发和鞭策,他们虽然早已常埋地下,但他们高尚的品格依然让我感到有些羞愧,我从没有太大太高远的报复,但我却没有竭尽全力,有时我会想,如果我如他们一般勤奋刻苦,我能走多远?如果我如他们一般为了梦想而不顾一切困难,我的未来是不是也会有些许的不同?我后来明白,我现在只要做好自己,多学会独立思考,努力抓紧时间学习,慢慢向他们迈进那么一点就可以了,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不去多想。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六)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七)

嘉兴市教育局文件嘉兴市文明办

嘉教基„2009‟242号

关于公布“阅读伴我成长”暑期读书活动

系列比赛获奖结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文体)局,嘉兴经济开发区社发局,市属各学校:

为认真贯彻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

活动的通知‣精神,丰富学生暑假活动,满足学生在暑假期间的精神文

化需求,嘉兴市文明办、嘉兴市教育局于2009年暑假期间在全市中小

学生中开展了暑期读书活动,并于9~11月开展了“读好书写感想”征

文比赛、“快乐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现将有关获奖结果予以公布。

附件1:“快乐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获奖名单

附件2:“读好书写感想”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附件3:“阅读伴我成长”优秀辅导教师奖名单

附件4:“阅读伴我成长”优秀组织奖名单

嘉兴市教育局嘉兴市文明办

二○○九年十二月七日

主题词:读书比赛获奖通知

抄送:浙江嘉兴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共印8份

嘉兴市教育局办公室2009年12月7日印发

附件1:

“快乐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10名)

嘉兴市实验小学沈潇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