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诗词鉴赏>《己亥杂诗》,,节奏划分

《己亥杂诗》,,节奏划分

详细内容

'【篇一】《己亥杂诗》,,节奏划分《己亥杂诗》导学案

《己亥杂诗》导学案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领会作者的爱国之心。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领会作者的爱国之心。学习过程

一、导:

由龚自珍简介,写作背景而导入: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由于作者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他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诗是其中的第五首。请同学们带着和作者同样的愤然辞官但又坚定爱国的心情去朗诵这首诗歌。

二、学:读诗歌,注重方法。

1、读准诗歌。

2、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方法提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

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三、析:精读诗歌,分析研讨。

1、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浩荡”一词既写出了诗人的愁绪之深,又写出了愁绪之广。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有何言外之意?怎样理解龚自珍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的顽强精神。诗人以落红自喻,将国家喻为花。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已辞官,但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仍是一样的关心,自己仍要为祖国效力。)

4、你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正是这两句诗的最好印证吗?学生讨论,反馈。)

四、练

1、背诵默写这首诗歌。

2、诗歌中写诗人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节奏划分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歌。

五、课堂小结

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篇二】《己亥杂诗》,,节奏划分己亥杂诗公开课

《己亥杂诗》考评课教案

主讲人:班级:八(四)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己亥杂诗》,,节奏划分

2、能力目标:联系作者写作背景,联系上下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当堂背诵全诗。

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拳拳爱国之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会作者拳拳爱国之心。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联想想象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

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仔细看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一起跟着书写。

(二)解题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三)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道光九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1839)愤然辞官南归。

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一十五首也”,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这首诗写诗人离京感受。

(四)朗读诗歌

1.学生自读2.磁带范读3.划分节奏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学生齐读

(五)自主学习《己亥杂诗》,,节奏划分

1.小组讨论诗歌各句中字词主要意思,联系课后注释,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小组同学试着翻译这首诗歌。

2.汇报交流(找一些同学来解释并翻译)

A.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广大无边。离:离开京城、朝廷。白日:太阳

B.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鸣鞭。即:走向。

C.落花不是无情物:落红:落花。

D.化作春泥更护花:花:暗指朝廷、国家。3.总结全诗:

满怀离愁正对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

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它)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六)解析

一二句写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十分苦闷。用“浩荡”来形容愁之深、之久。用夕阳西斜来烘托离愁,更为愁绪抹上了一层重重的色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情怀。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天涯,从此和朝廷天各一方,决然离开京城,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

三四句运用比喻,把落红比喻为辞官后的自己,花比为国家和朝廷,言外之意,虽然辞官,但在国家需要时,也愿意效力,抒发自己愿为朝廷效力的决心。

(七)巩固

1.背诵全诗。

2.随堂小练习:①本诗中那句表达了作者报效祖国的愿望:

②本诗中那句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的眷恋和深切的离别情绪:

五、总结

本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黯淡的前途迫使他甩鞭远离京师。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远赴天涯,但不甘退伏,憧憬未来,有机会还要为国效力的决心,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全诗寓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六、作业

背诵全诗并完成《随堂优化训练》相关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情感:眷念、怅惘、失落、孤独

。《己亥杂诗》,,节奏划分

夕阳西斜(烘托)

运用比喻:落红-----辞官后的自己;花-------国家和朝廷

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寄寓爱国情怀。

【篇三】《己亥杂诗》,,节奏划分30诗五首(《己亥杂诗》)

天河同仁艺体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导学案30诗五首课型:新授主备:黄少形集备: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审核:梁剑美第五课时己亥杂诗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三、预习检测1、填空:《己亥杂诗》的作者:代写的,字近代、、是近代的先驱。2、解词:浩荡吟鞭天涯落花四、课堂研讨(一)自主探究(A类)1、给诗歌划分节奏(在课文用/划分)。2、有感情朗读诗歌。3、疏通诗意(二)合作探究(B类)1、理解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

2、理解赏析“吟鞭东指即天涯”。

3、理解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4、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1

五、达标检测

A类(25分)

1、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8分)

2、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8分)

3、诗中写了几种心境(9分)

B类(15分)

4、描绘“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画面。

C类(10分)

5、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六、课堂总结

1、教师总结

2、学生总结:(课后完成)

(1)本课收获

(2)问题延存

2

【篇四】《己亥杂诗》,,节奏划分己亥杂诗学案(教师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