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话题作文范文>藏民配饰

藏民配饰

详细内容

第一篇藏民配饰
《拉萨八角街纪事》

六月的拉萨。

上午九点钟,我们打着雨伞出现在八角街头。然而,还不到十点钟,八角街雨过天晴的阳光,便开始明晃晃地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了。

八角街(也称八廓街)位于拉萨市区东南,是一条围绕大昭寺周边呈六边形的街路。八角街既是西藏信教僧众的转经路,也是拉萨繁华的商业街。我们在八角街随着转经僧众和游客依次前行,便可以在沿途两侧看到许多出售旅游纪念品、当地土特产及各种商品的店铺和摊床。

八角街前有一座小广场,广场在临近大昭寺一侧,分别树立着一左一右两座高耸入云的“旗杆”。“旗杆”自下而上缠满着五色经幡,在明净的蓝天和洁白的云朵衬托下,显得十分庄严和圣洁。其实,这两座“旗杆”在藏区被人们称作风马杆,上面缠绕着和迎风飘动的经幡也被称作风马旗,那上面印满了经文,据人们讲,风马旗随风飘动一次,则象征着人们向佛祖祷告一次,祝愿所有见到它的人平安吉祥。

八角街上行人很多,除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游客,还有许多在此转经的藏族同胞。他们或男或女,或老或幼,或单身一人,或结伴而行。他们有人手里摇动着转经桶,有人手里捻着一串念珠,也有人随便地两手空空,顺时针沿着这条古老的街道一路前行。

走进八角街,在我们左手边路的拐角处,有一幢黄颜色的两层小楼,小楼中央则有一幅身着藏装的女子画像,旁边写着“未嫁娘”一行文字。据说,这幢小房子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约会情人玛吉阿米的小酒馆。画像中的女子,便是当年美丽漂亮的玛吉阿米。

“守门的狗儿呀,你比人还机灵,别说我黄昏出去,别说我清晨才归。”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那一日,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据说,这便是当年仓央嘉措为玛吉阿米写下的情诗。如今,斯人已去,却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遐想。

在八廓街,我们时常会见到有人向路边一座座一人多高,既像白塔,又很像葫芦状的建筑物里投扔燃烧物,袅袅青烟在塔顶端的开口处随风缭绕。原来,这个在内地很少见的建筑物名叫“煨桑”,其功能类似于香炉,藏民向里面投扔的物品,除了青稞和青稞粉之外,还有一种由柏树针叶晾晒而成被人称作“柏香”的植物。

“煨桑”在拉萨许多街路都有,主要还是为了方便转经的僧众驱邪避灾和祈福,这与我们内地民众逢年过节、遇事烧香敬神大致相同。

大昭寺位于八角街,始建于公元九世纪,传说是由松赞干布、尼泊尔赤尊公主及唐文成公主共同兴建而成。寺门朝西,有面向西天佛地之意。主殿共四层,糅合了汉、藏、印度和尼泊尔的建筑特色。与文成公主随行入藏的12岁释迦牟尼等身坐像,供奉在释迦牟尼佛殿,是全寺的精华所在。

大昭寺的山门,并不象它的名气那样显赫,如果不是寺门旁那块镌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昭寺”石碑,远来的游客很容易在不经意间与它擦肩而过。尽管如此,大昭寺门前却聚集了众多坐禅念经和磕长头的人们。

当然,仅凭外观,我们很难判断大昭寺的规模。当我们进入寺内,游览过众多佛堂,最后来到寺院最高层的屋顶时,目光所及之处,却是偌大一片金光耀眼的灿烂辉煌。

藏传佛教的寺院与内地寺庙不同。比如,大昭寺是西藏最著名的寺院之一,它在西藏信教僧众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但是,游人却可以登临其顶俯瞰寺院全貌。仅此一点,相对于内地许多寺庙而言,大昭寺的开放与豁达,它们是不可比拟的。

大昭寺的每扇窗户上方都建有窗檐(窗檐是我给起的名字),而且窗檐下还多挂有宽大的布幔。此外,在寺庙天井回廊外上方,也多挂有厚厚的布幔。据说,这些布幔除了作为装饰,主要还是为了在夏天遮挡阳光,在冬天起到保暖的作用。这种建筑风格,大概只能在藏地才看得见。藏民配饰

在大昭寺里,除了众多游人,我们没有看到香烟缭绕、进香人络绎不绝的现象,显得很肃穆和清静。在佛堂中,每尊佛像前都整齐地排列和摆放着一盏盏酥油灯,跳动的火焰,明亮的灯光映照着法相庄严,令人心存敬畏。至于为什么藏传佛教的寺院大多燃酥油灯,而不敬香烧纸,据知情人讲,一是藏地出产酥油,再就是酥油灯很少产生烟尘,这对保护佛像、各种装饰以及寺庙建筑都有好处,从今天环保的角度来说,也减少了许多大气中pm2.5。

在八角街和大昭寺,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仍在转经和磕长头的人们。看他们的步履匆匆和满脸虔诚,我不由为之肃然。是的,我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也不知道他们将去何方?然而,他们的坚持和执着,却让我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我觉得那是一种境界,也是一个很令人仰慕的精神高度。

从八角街归来,那些转经人,还有磕长头的人们,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第二篇藏民配饰
《藏族文玩都有哪些》

藏族文玩都有哪些

西藏是无数旅游者心中的向往,那是一块神秘的土地,神秘是由于有太多的未知,作為与南极,北极并列的“地球第三极”,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共同的高原雪域风光,嫵媚的南国风采,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使西藏在旅游者眼中具有了真正共同而神秘的魅力。想去西藏旅游的朋友能够看看西藏那些特有的文玩,挑几件带回家吧。

1.天珠

在西藏您很可能会晤到一种色泽黑白分明,有着美丽图腾的古珠,并且会深深的被其旖旎神秘传说所吸收,那就是传说中的西藏天珠。天珠是一种宝贵稀有的宝石,主要产地在西藏、藏東、不丹、锡金、拉答克等喜马拉雅山域。延传至今约有2000至2500年之久。传说中,天珠原是属于“天神的废物”,传奇地降到人世,被藏族发现,因而西藏人至今仍以为天珠是“天降石”。

天珠分为一眼、两眼直到九眼、十二眼、十七眼等,眼数越多其价钱越高。其中,九眼天珠为天珠中最上品、最尊贵者,九眼包含一切图腾的意味与意境,藏族同胞极为注重九眼天珠。

2.老蜜蜡

西藏普遍信仰佛教,蜜腊为佛教七宝之一,密宗、华严宗、法华宗等经典,都以蜜腊来供奉诸佛,以示心佛合一。清朝以密宗为国教,帝王臣工朝会、祭奠地时皆佩朝珠(朝珠是源于佛教所运用的念珠变通而来)以示谨慎,清朝统治者更大量搜购原产于波罗的海沿岸国度的蜜腊,转运到西藏,制成念珠,用以供佛。西藏存在比较多的蜜蜡是真的,这些蜜蜡只是被叫做“西藏蜜蜡”,它的原产地是波罗的海地域。

西藏蜜蜡多为高僧喇嘛代代相传,是开光圣物,其效果又远在普通蜜蜡制品之上,传世之品数量又有限,故真品西藏老蜜蜡更是珍藏品中的珍品。部分在原住民手中世代传承,由于藏民皆信仰佛教,十分喜欢做为佛教七宝之一的蜜蜡,又多为家里世代相传的废物,普通不会随意出卖。这种是真正的古董老蜜蜡。

3.红珊瑚

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人们喜欢佩戴红珊瑚为装饰品,从康区不时到阿里,颜色浓艳的珊瑚配饰样式各异,多姿多彩。西藏的珊瑚饰品,让酷爱西藏的我们冷傲于其生命般鲜艳的红色。那些珊瑚项链,珊瑚头饰,还有耳环与戒指,从海洋来到世界的屋脊,最后得到了藏人的万般溺爱。

红珊瑚在藏民生活中具有无足轻重的位置,他们对红珊瑚的喜欢不但是出于审美的需求,世俗生活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藏族人民豪迈的文化肉体和宗教信仰。同时,红珊瑚在藏族服饰的重要位置在一定水平上反映出汉、藏民族具有深远的宗教和文化联络。

4.老佛珠

说起西藏老佛珠,小编想起的就是藏人身上佩戴的层层叠叠的珠串,那都是藏民们祖祖辈辈传播下来的东西,不只自身的价值,其中包含的意义也是深远的。加上藏传佛教赋予佛珠的神秘意义,经过终年经咒加持,早已生成油润的包浆,世故细腻,手感极佳,并且古朴耐看,内在价值远远高于新佛珠,所以深受玩友们的喜欢。

5.鸡血藤

藤镯是最古老的藏饰之一,藏语称其为“巴”,“巴”是一种纯自然的药草,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埋在地底下12年挖一次,一年只需2个月能够采摘(这9-11月采摘的藤条最为宝贵),由于含有藏药成分,且现今开采遭到限制,故极为宝贵。产自山南扎日神山(大巴西日神山)脚下,以前为扎日吉加寺的喇嘛所做,戴在伎俩上便能缓解全身关节痛,又因产自神山脚下,佩戴十分不祥。

西藏忠实的信徒云集,不论穷富都有个共同点,头上、胸前等处总会装饰着一件或几件西藏饰品,只需当这些文玩在西藏时,才有如此美丽的传说。或许只需当这些文玩在拉萨时才会有这样一些传说,或许这些文玩前世就是属于这里。属于拉萨,属于藏域。

以上信息来源:木缘鸿。

木缘鸿是从传统艺术品行业升级到互联网的保真艺术品文玩平台,平时经常在微信朋友藏民配饰

圈会分享有关文玩的各种知识,上文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你也是一个文玩爱好者并且希望了解最靠谱、最流行的文玩知识;交流学习文玩鉴定技巧;了解文玩市场的行情,都可以上木缘鸿官网,加木缘鸿个人微信

好口碑看的见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这里需要做一些提醒:

1、在微信朋友圈,木缘鸿会经常分享自己和玩家朋友的亲身经历、和大家碰到的各类文玩问题。

朋友圈文玩知识分享

朋友圈还有你难得一见的宝贝加工过程

第三篇藏民配饰
《藏族文玩珠子》

藏族文玩珠子

导读:脖子上挂串蜜蜡,手上戴串沉香,这就曾经是我们新时期的文玩的土豪级配置了。但看了这篇文章后,一定会重塑你的三观。在西藏,假如依照普通文玩的配置规范,个个藏族姑娘都可谓是“白富美”,她们用不同的藏式饰品,简直武装到了牙齿。

往常好多文玩可能对西藏这个中央并不陌生,即便没去过,也必定有所了解,当然清查其缘由,还是和喜欢的这些的文玩er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老的蜜蜡饼子、老的菩提佛珠、大块的珊瑚桶珠、军绿色的老松石,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关于文玩淘货者来说,可真算是到了天堂了。

众所周知,现今科学家的研讨结果标明,西藏地域自古以来并没有出产过松石或者蜜蜡这些宝石,即便有说西藏在远古时期曾是一篇汪洋大海,那么在这里呈现的珊瑚,也只可能是珊瑚化石,和我们往常所说的珊瑚,并不是一样的东西。

早十年在市场上50元能够买到一颗西周玛瑙,而且还能够挑好的,往常要1000多元一颗。蜜蜡前些年才120~150元/克,往常涨到了700~1000元/克。佛珠饰品已然成为了文玩的新宠,也成了这两年各大拍卖会杂项的主流。在价钱水涨船高的今天,藏族人似乎依然对价钱不敏感,用各种藏式饰品从头武装到了牙齿,这其中有蜜蜡、玛瑙、沉香、银制饰品„„

来自中国的藏式饰品之美

藏式饰品主要是经过珠宝及宝石镶嵌、银饰等组合方式,在方式美规律上现一种变化统一的韵律美。

西藏史前的装饰品简直没有一件饰品能找到在形态、色泽和质地上完整相同的同类物,人们有认识地将不同类型、不同质地的饰品依照自己的审美认识重新组合成形态富于变化的组合物,以抵达审美的最高境地。藏族饰品在视觉和质地上十分相宜,拙朴随意,野性而文雅,神秘而圣洁。

藏族这种逐水草迁移的游牧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决议了珠宝金银的制造和运用,在制造资料的选取上有更多的选择。藏族注重镶嵌银饰的功用性,人们平常穿戴较多,如随身携带

的藏刀、奶钩、火镰盒等珠宝都镶嵌银制配饰。

藏族配饰中大量运用的绿松石的绿色就源于宗教神话中“佩带绿松石能净化血液”之说,而珊瑚红的应用也是宗教信仰中其“尚红”观念认识的表现。加之珊瑚的蓝、玛瑙黄,颜色的红、黄、绿、蓝、白色包含了宗教的意味意蕴,又归结了雪域大自然所呈现的直观表征。

近年文玩经常为何火爆?

目前,文玩是珍藏的一个新锐品类,近两三年,特别火爆,而且珍藏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向。依据中国古玩商会的资料显现,文玩在整个古玩珍藏买卖份额中的比例曾经从三年前的4%上升到了往常的23%,特别在2014年北京古玩城春季交流会上,即便其他品类表现普通,文玩买卖额仍旧在不时攀升。

不论什么样的文玩,只需设计出来,就有人要。玩文玩的人很容易上瘾,常常是这种‘心瘾’让他们不时地购入文玩,珍藏,交流,以至炫耀。在很多古玩城里,文玩生意总是最火爆的,围满了各个职业和年龄段的发烧友,普通年长一些的,喜欢宝贵的黄花梨、小叶紫檀、金丝楠等材质。年轻的发烧友常常很喜欢菩提子、水晶等材质,但是文玩真正的赢利点却在那些珊瑚、蜜蜡、琥珀等配饰上,有时分一个手串2000元买的,配饰却要两万不止,这些发烧友一旦得到了文玩,在配饰上,常常是失去明智,不计本钱。

文玩发烧友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经常流连在各大古玩城,在寻觅这些文玩的过程中,似乎能遗忘世俗的压力与懊恼,当寻觅到适合的文玩的时分很开心,而在寻觅配饰上则更兴奋和满足感,当一切都搭配好的时分,就觉得什么苦恼都不见了。

珍藏文玩,地道就是一种心理寄予,而且文玩圈子里的人都比较文艺、风雅,也能在这个圈子里寻觅到难得的宁静。或许正是这种心理感受才让这些文玩迷挥金如土地去寻觅自己理想中的文玩。

为何西藏多产文玩物件?

追其缘由主要有二,一是地域要素。

我们都知道,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南部的高寒地域。这里海拔高,并不适合从事作物消费,因而居民主要以游牧为生。说到这里有一个诙谐小故事,说的是一个藏族大学生放假回家,假期终了班主任接到他的电话说要再请一段时间的假,班主任问为什么,学生答:我家是游牧民族,我回来的时分家曾经不知道搬到哪去了,找了一假期都没找到。

这只是一个笑话,博君一笑不用在意,但是从里面就能够反映出游牧民族经常“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气。正是由于藏民这种常常要迁移居所的生活方式,每次搬家都需求携带大量的物资及财务,十分不便,一朝一夕藏族人就想到将不便搬动的财富都换成价值不菲的宝石,这样携带起来愈加便当,这种习俗传承至往常曾经成为一种习气与认识。从这点看来,当你看到藏族人浑身上下戴满松石、蜜蜡、珊瑚等物时,就能够知道,人家真的不是在刻意“炫富”,没准是在搬家。

二是宗教信仰。

藏民对宗教信仰的忠实,恐怕不需求我在这里赘述。普通佛教有七宝,藏传佛教中的七宝分别为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也称之为“西方七宝”。说到这里不难看出,藏民喜欢蜜蜡、珊瑚,不是偶尔的,藏传佛教已赋予了它们通灵的神力,让人们深信誉这些宝石来作念珠和护身符,有强大的辟邪趋吉效果。

说到这里您可能在问,那么松石呢,它并不在佛教七宝之列,为何能遭到藏民如此追捧。其实,还是逃脱不掉佛教的渊源。在藏传佛教文化里,绿松石是崇高的宝石,绿松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绿松石被打上了深深的“谶(chen)纬”烙印。

绿松石是佛家说破幻想、指点迷津的意味符号,绿松石被赋予警示愚顽的作用,所以在佛教的世界里,绿松石也是一种“醒石”。到了现今,绿松石也经常被藏民镶嵌在佩刀、帽子、腰带等随身事物之上,可见藏民对其喜欢之深。

综上所述,藏民喜欢将各式宝贵宝石穿戴一身,其最开端的初衷便跟“炫富”无关,而是生活所迫以及忠实的宗教信仰所致。当然,往常西藏某些地域也已成为蜜蜡、松石这些宝贝的集散地,这些传统可能曾经慢慢的失去了其最初的意义。

明星“土豪”们的文玩

2010年4月初举行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串清代御制朝珠掀起猛烈竞投,最终以6786万港元成交。在众多的文玩珍藏者中,其中明星是最大的亮点,李连杰、赵本山、文章、马伊利都是文玩的热衷者,李连杰的文玩价值上亿元。

《红珊瑚鉴真与珍藏入门》作者单峰教员

单峰:专业红珊瑚珍藏鉴赏家

教大家如何分辨高质量红珊瑚,了解最新珊瑚行业资讯

以上信息来源:木缘鸿。

木缘鸿是从传统艺术品行业升级到互联网的保真艺术品文玩平台,平时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会分享有关文玩的各种知识,上文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你也是一个文玩爱好者并且希望了解最靠谱、最流行的文玩知识;交流学习文玩鉴定技巧;了解文玩市场的行情,都可以上木缘鸿官网,加木缘鸿个人微信

好口碑看的见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这里需要做一些提醒:

1、在微信朋友圈,木缘鸿会经常分享自己和玩家朋友的亲身经历、和大家碰到的各类文玩问题。

朋友圈文玩知识分享

朋友圈还有你难得一见的宝贝加工过程

第四篇藏民配饰
《藏民服装》

16云途旅游网

香格里拉旅游小贴士

一定要去的地方: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虎跳峡、噶丹•松赞林寺、碧塔海、白水台、依拉草原、蓝月山谷、纳帕海、香格里拉大峡谷等

一定要做的事情:1,学习歌舞歌谣,在迪庆这个“歌的海洋,舞的故乡”里,民族歌谣舞蹈缤纷多彩。2、寻找格桑花,据说找到了它就找到了爱和幸福。3.骑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心旷神怡。

一定要注意的事:1、天气寒冷,注意保暖2、高原反应,注意休息。

藏民服装

自然粗犷

真性情

文/来晴晴

属于他的那座山

迪庆的男人稳健如山,粗犷率真。多穿黑、白两色,领围、袖口、衣襟,镶上色布或绸子底边的藏袍,古朴浑厚。夏天或劳动时,一般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搭在左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两袖束在腰间,古铜色的皮肤袒露于外,雄风凛凛,彪悍刚健。秋冬季节衣裤均为牛羊皮革制品,或用人造栽绒缝制。头戴有护耳的皮帽。喜带首饰,首饰主要有“嘎乌”、嵌满银花的藏钱包、象牙手镯、火镰和银刀。。当穿上这昂贵、洒脱、飘逸的礼仪盛装,斜插腰刀,足蹬藏靴时,一副康巴男儿的英俊形象和剽悍气质便会令人为之倾倒。藏民配饰

Specialtopic

专题

属于她的那片海

迪庆的女人似海,粗犷率直中又不乏温婉动人。服装与男子基本相间。-般着右襟齐腰高领镶金银边短衫,称“对通”。讲穷层次重叠,选料颜色醒日,外穿用布、毛呢、氆氇、绸缎等制作的“楚巴”。穿乌拉靴、长统皮鞋,金绒藏靴。不同之处在于,女子的首饰要纷繁的多,或许为了彰显女子的美和富贵,玛瑙、珊瑚、玉石、项链,耳坠银制镶玉大耳环等,加于其身,华丽的服饰、羞涩的眼神、黝黑的脸庞上那一抹高原红,迪庆的女人刚中带着柔美。

藏服设计点评

造型:配饰注重点、线、面的结合,注重大小的变化,层次感强,夸张大气。

材质:多讲求货真价实,有化学加工的金银珠宝,

也有未经雕琢的原生态玉石,形成细腻的关泽感很强和原始的自然的对比。

色彩:色彩绚丽明快,讲求色相的调和。总体:舒适、保暖、自然

云途旅游网

17

第五篇藏民配饰
《藏式佛珠详解(计数器、卡子)》

佛珠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这串凤眼菩提佛珠产自尼泊尔,格珠是绿松石,计数夹子、隔片和吉祥结是银质,佛珠上有一对金刚铃和金刚杵的计数器。

佛珠有108颗(不算佛头和格珠),念诵一圈是108遍。藏民配饰

佛珠每念诵一圈,我们在金刚铃计数器上就拨动一个银珠,表示念诵了一个108遍,所以用金刚铃代表百。

金刚铃的十个银珠拨完以后,这时候就拨动金刚杵计数器上的一个银珠,表示念诵了十个108遍,所以用金刚杵代表千。

当金刚杵计数器上的十个银珠拨完的时候,金刚铃和金刚杵计数器的银珠复位,计数夹子就要越过一个佛珠,这代表万。当计数夹子走完所有的佛珠时,计数夹子复位,拴在佛珠上的金刚结就可以越过一颗佛珠,这个时候,金刚结越过的这颗佛珠就代表百万(准确说是1166400遍)。

有人会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计数,我们有时候会在一些师兄的佛珠上看到有一些“饰物”,那些饰物很可能就是用来计数的。念诵过上百万、上千万乃至上亿遍心咒的佛珠,本身的加持力可想而知。

一、隔珠

藏式佛珠,一般由佛珠本身、隔珠、佛头、计数器,卡子,挂环等几大类构成。格鲁派的学僧一般选用素的六道木做佛珠,不加任何装饰的佛珠。

108的佛珠隔珠一般放置在对称的27子,54子,佛头两侧的位置处,100的佛珠一般放置在对称的25子,50子。佛头两侧处。

常见的隔珠的数量有1个,2个,3个,4个,5个,7个,9个,11个等等。108的佛珠一般放置隔珠在佛头两侧或者两侧27子和54子处,讲究对称。1,每一个隔珠放置处一般最多放置3个或者3个以内隔珠,隔珠尺寸一般稍大于弟子珠本身,小于佛头尺寸,形状与弟子珠本身接近或者一样。

2、一般处于两侧位置即四分之一处的隔珠如108的佛珠,佛头两侧27子处。选用相同尺寸,相同材质,外观一致的珠子;也可三处(54子处)配置皆用一样。

装饰用的隔珠计数不算在内,持咒时遇隔珠可越过,但是如果装饰与补缺功能同时存在的隔珠,如果持咒时将隔珠算在了内部,也并不会产生障碍,藏密持念珠持咒一圈计数以100为单位,也就是说无论加不加隔珠,108的佛珠念一遍之后计数都只算100遍,多余的8遍用来补缺。对于弟子们所发愿的持咒总数量,可以多念,但是别有欠缺。

佛珠的佛头。佛头代表着佛陀的智慧。在一串佛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计数器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一般悬挂于佛珠的两侧,多由金属制成,常见的有银的,铜的,造型各式各样。最常见的有铃杵,莲花等吉祥图案,由计数头和记子组成,两端各有一个计数头搭配十个记子,配合佛珠计数之用。

卡子也是计数工具,多由金属制成。活口,可以随意挪动在佛珠上的位置,配合计数器一起使用。也可以不用计数器只用卡子计数。用几个不同款式的卡子代表不同的计量单位。

挂环,这是一件兼装饰与实用为一体的工具。一般悬挂于佛头下方。

4、计数器、卡子、绳卡的使用方法

计数器一般悬挂于佛珠的两侧第5,10,21子处。多由金属制成,常见的有银,铜所制,造型各式各样。最常见的有铃杵,莲花等吉祥图案,由计数头和记子组成,两端各有一个计数头搭配十个记子,配合佛珠计数之用。

我们以一对计数器,一个卡子举例。计数器中一只做百位计,另外一只做千位计,卡子做万位计。

一般我们诵持的真言心咒都相对较短,佛珠一咒一珠,持佛珠诵咒一圈记数为100遍,此时百位计数器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百遍,当佛珠持咒10圈,百计位的计数器十个记子皆挪完时,千位计数器的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千遍。此时百位记子归零,只留千位代表一千遍的记子就可以了。依次类推,当千计位的十个记子走完之后,那就意味着已经持咒一万遍,此时卡子自佛头一侧开始挪动一珠的位置,代表一万遍。计数器千计位十个记子归零,保留卡子的位置代表一万遍就好了。然后从头开始再用计数器计数,当念满一万遍时,卡子继续挪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卡子挪动的方向,以免计数混乱,计数器的头子一般两个造型不同,不易混淆计数单位,如果计数头一样的计数器可以在下方坠以不同的饰物,以区别计数单位。

随着持咒数量的慢慢增多,卡子将会沿着108的佛珠逐个挪动一圈的位置,当108颗珠子都走过卡子之后,也就意味着持完了百万咒,此时功德无可计量。上述的只是一对计数器加一个卡子配合使用的方法,以同样的计数方法,可以增加计数器,也可以不用计数器,只用卡子计数,或者可以在加一个计数咒牌。一百万打一个点用来计数。我们有时会在一些西藏的老佛珠上看见一些颜色各异的绳子打的结,拴在佛珠的不同部位上,这些绳子其实就是为了方便计数所用,相当于上述卡子的作用。用不同颜色的绳子代表不同的计量单位。就像我们如果不要计数器,只用卡子配合佛珠计数就需要款式不同的好几个卡子一样的道理,一模一样的卡子容易导致计量单位混淆,最后导致计数错误。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在一些老佛珠上看见一条佛珠好几个不一样的卡子。或者好几种颜色的线打的结。

6、关于持咒时佛珠的方向,是否可以逾越佛头?

可与不可这两种说法皆存在,都有大德开示过。有持咒不可逾越本师,故要到佛头处逆时针回念之说,也有佛法不可倒流逆向,可越佛头,必须顺时针行进之说。所以关于这一点请诸位参考自己上师的开示,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佛珠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佛珠计数器是指悬挂在念珠之上的两串小的珠子,每一串十粒珠子。

藏地用小铃和小金刚杵为计数器,带铃的是计百位的,带杵的是计千位。而小卡子使用的时候直接卡在子珠之间来计数用。苦行者一般用普通材质的木念珠,然后用一小段绳子系在子珠之间来计数,每念一长串的数量就将短绳子向下移动一颗珠子。当这段绳子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时候就等于一百零八遍长珠,二者相乘就等于是念诵了一万一千六百六十四遍真言。

手持佛珠,念一遍佛号,捻一颗佛珠。

最主要的注意事项基本上就只有一条,就是清净。

念珠挂在颈上挂一圈;如果手上拿着一定要是两圈;如放在台案上,一定要放三圈,才合规矩。

以念珠作为计数的工具,则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计算在内。念诵时轻轻捻过便是。

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也称佛头)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一句一珠,掐起到母珠时,应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

应用右手母指与头指(食指)掐之.

计数器,一边记百,一边记千,卡子记万,常用的是这种计数方法。举例如下:假如您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每念一声,手指就拨过一个念珠,108颗的佛珠念诵一圈就是108遍,8遍补缺,算念诵一百遍,这时候,您就要把计数器您决定记百的一边拨出一个记子,以此类推,当您念了十圈也就是一千声圣号的时候,您的百位计数器正好是十个记子都拨了上去,这个时候把百位的记子还原,然后将另外一边记千的计数器的记子,拨出一个,证明您念诵了一千遍。当千位的记子十个都拨了出来,说明您念满了一万遍,这时,把千位记子还原,然后将卡子从佛珠的佛头往下移一颗佛珠,代表一万遍。当您的卡子移动一整圈佛珠后,您的圣号就念诵了108万遍,也可以8万补缺,算100万遍。顺便谈谈藏式佛珠的计数器,卡子。藏民持咒,念佛很多,而且许多藏民的上师都给藏民规定了数量,藏民也有发愿念诵多少咒语,佛号的习惯,那么统计这个数量,就要用到计数器和卡子。实际上计数器和卡子的用法非常个性化,这也是藏式佛珠的迷人之处,您可以按您的习惯来确定使用的方法,如果发愿念诵有不同的佛号或咒,那么还可以用几个不同的卡子来分别计数用以区别。当您发愿念满佛号,咒语之后,可以用很个性的材料,比如佛家的七宝,或打个金刚结,或挂上什么小东西,来代表您曾经在这串佛珠上念诵了多少遍佛号,非常个性化。这也是许多藏民手中的佛珠上五花八门挂饰,配饰的原因之一。

念佛、持咒计数,用电子计数器还是用佛珠?

用佛珠好。作为一般的修行人,用念珠计数,每天规定一个念诵数目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