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话题作文范文>借你的余生

借你的余生

详细内容

篇一:《你的余生,请温柔相待》

温柔不是自私、冷酷,不是孤傲与粗暴,温柔是善良、体谅,是慈悲与温暖。

温柔自带光彩,能让平凡的你脱颖而出,能让身无分文的你变得富甲一方。

1

温柔对待伴侣

伴侣是唯一陪你一起走完后半辈子的人,两个人在一起免不了磕磕碰碰,多一些体谅,多一些和颜悦色,不要为材米油盐这些琐事,而争个高低对错。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只有和谐相处,才能日月同辉。

2

温柔对待父母

唠叨可能是中国父母最大的特点了,他们总是有操不完的心,总是有说不完的嘱咐,但是这也正是父母之爱最朴实的表达。请你耐心听听老去父母的嘱托,不要再用犀利的言辞伤害他们日渐脆弱的心。

3

温柔对待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不可亵渎的自尊与骄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子女不是圣人,都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给孩子多一些鼓励,经常与孩子沟通聊天,因为你的温柔对待,孩子也会性格开朗。

4

温柔对待朋友

每个人生来就与众不同,对待朋友时刻保持一颗尊重之心,经常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要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你的真诚付出,定能换来他人的不离不弃。

5

温柔对待自己

喜欢的东西就大胆去追求,反感的事情也要勇敢拒绝,不要因为情面而去做一些违心的事,给自己添堵。坚持自己的喜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面带微笑,做一个温暖的人。

人的一生真的不长,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和埋怨他人。当你温柔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回馈给你的,一定会是金色阳光温柔普照。

篇二:《我用余生,书写真诚》

我用余生,书写真诚

半句人生未了,一句命运封喉。命是天注定,人生本不同。有人说命是失败者的措词,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如我说来,人生无成败,何必论英雄?

从那里开始,又在那里结束?阶级一词出,斗争永不休。或许是政治家的自身建设需要,三六九等分。有了阶级,在谈感情,生分不生分。我说,这些个臭不要脸的。

山不转水转,懒得理它。言归正传,你谈你的图腾,我说我的天哪。有一天,我问自己:真诚二字怎么写?这一问不要紧,倒是让我三思而后行。我顿觉手握天书,行天意,自觉有种归于自然,天真无邪。

前些天我写了《进入的感觉》,事后同事、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内,谈及此事无不脸红,无不说笑。有同事问我,此事一出,做何感想?我说,这事就像花开花落,欲仙欲死,想笑不憋着,想说不忍着。对于脸红,想来想去不过真诚所致。此番感想:真诚是含有害羞在内的质的飞跃。{借你的余生}.

这让我想起刚来格尔木的时候,跟高中同学苏相约盐湖小区北门的事情。当时我在南门,他打来电话说在北门等我。放下电话,二话没说,三下五除二在南门拦下的士。上车后告许师傅盐湖小区北门,师傅有些诧异,我说有朋友等不想让人家久等。还未说完此事,就到了北门。顿时我脸红耳赤,给了钱就灰溜溜地下了车。此事一出,又要让朋友笑掉大牙了。今天想来,不过如上面所说,真诚所致,脸红就对了。

现在想来,过去的好多事都出于此。还记得有个女孩同我借钱,当初住在察尔汗。看她情况紧急,我也是事从权急。放下她的电话,立马给格尔木的同事苏科打去电话,求他连夜转账1000给她过去。朋友转过去了,我也放心了。事后还了朋友钱,还是对他常怀感激的。好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发现向我借钱的那个她,杳无音信。我在想,她怎么了?从此不得而知,也没敢多想。最不济,她和我的过去以1000的价格不菲买断。

还有身边同我借钱的同事,总有几个言而无信,让我一筹莫展之余,心生羞愧。怎能如此践踏诚实守信,我用一生去捍卫的情怀。同他们相见,我羞愧。我对不起,我的真诚。同他们说话,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用余生,书写真诚。

篇三:《我把余生都给你》

我把余生都给你

全世界有六十亿人

相遇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五

相知的概率是十亿分之三

但是,相爱的概率是六十亿分之一

我不确定这世界上是否有一见钟情,但一定会有日久生情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大学学生会的面试

我自诩是心有猛虎的傲慢女孩

果不其然,在某个意见不同的问题上

迎来你劈头盖脸的一顿嘲讽

后来你告诉我,是你太嚣张了

让你不得不挫挫我的锐气

相识两年多,我们始终保持不温不火的关系一周一次见面,最多只有工作上的交流

在一起之前没有暧昧,就仅仅是知道彼此喜欢着甚至没有像样的告白,就这么草率的在一起了原以为这段感情不会太长久,一眨眼时间过去好多年

也算得上是从青涩到成熟了

庆幸的是,我们都在彼此的陪伴下成长

第一次牵手两个人紧张到不敢直视对方

我用余光偷偷观察你一脸淡定的摸样

感觉到你指尖传来的细微的颤抖

第一次拥抱把头埋在你怀里,贪婪的享受你身上独有的味道

第一次接吻搂着你脖子

唇齿沾满棉花糖的柔软甜腻

再到后来那句“我愿意”

从休闲衬衫到西装革履,从齐肩短发到白色婚纱从稚气少年到胡渣酒肚,再到眼角的第一道皱纹

从两人良宵到四世同堂

这是我的梦想,如今终于能够得以实现

我把余生都给你,白头蹒跚,永结良缘-----佚名

篇四:《最爱不过你的名字,用余生写一首情诗》

最爱不过你的名字,用余生写一首情诗

守一座空城,等一个故人,盼归期未归的年轮。{借你的余生}.

这世上最大的冒险就是爱上一个人,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最终会换来什么结果。这就像是一场轮盘赌,你明知可能会输但又忍不住想投身其中。其实你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输赢,而是一个能令你收手的人。因为最终征服你的人,会令你失去爱其他人的能力。【恋恋】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沙扬娜拉》徐志摩

春水如生,春林如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冯唐《三十六大》{借你的余生}.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的笛声,吹笛者倚着窗头,而窗口大朵郁金香。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借你的余生}.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等你老了,独自对着炉火你会知道一个灵魂也静静的他曾经爱过你的变化无尽旅梦碎了,他爱你的愁绪纷纷

——穆旦《赠别》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顾城《门前》

兜兜转转,跌跌撞撞走过了30个年头,人生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一半,回头想想一路走来可曾留下什么?几多遗憾几多愁,在我青葱岁月,激情四溢的年华,我没有凭着一腔热血去实现曾经年少时的梦想:背上背包走遍天涯并不是我一时的冲动,却是烙在骨子里的一份信念,一份执着。我并不是无情之人,做不到无牵无挂,一世洒脱逍遥人生。生活的牵绊依旧困扰着我,我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事,余下的时光我将背上背包去追寻曾经的梦想,不同的是我将不在独自追寻,我将拉起和我有着同样梦想的你在未来的人生时光里一起去追寻,我希望我们所走过,路过,看过,念过,感动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留下我们一起的足迹,一起开心的笑靥,捕捉每一份感动下的精彩瞬间。当我们垂垂老去的那一天,相互搀扶着看着满屋子墙面上精彩开心的那一刻,此生足矣!随心,随性。庆幸自己一直以来还保持着这份心境。曾几何时一度沦陷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每天为了柴米油盐奔波,辛苦。为了所谓幸福的生活艰辛的奋斗着,当然这是作为一个男人所必须要承担的。可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这样枯井无波的生活方式只会不断让人迷失,让人安于现状。曾经我也想过这样的生活,为了爱情妥协过,可惜命运的车轮并没有停下,血痕累累的碾过了我的心坎。为此我失去了我的爱情,却真正的让我明白了我想要走的路是什么样的,我想要伴我一生的人是什么样的,终在我25岁的年纪独自一人来到大海边,向着大海发出了誓言:我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这一生我只愿等待一个与我志同道合的爱人,也许是一时,也许是一世,直到这样的你出现,我将会真挚的发出我的恳请:和我的余生为伴,可好!走出家门的那一刻离此已经十载,现如今已经奔三的人儿了。我不后悔,也不憎恨现在还是两袖清风的我,因为我选择和别人走不一样的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走过每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接触那些一张张最纯真,最朴实的笑脸。十年光阴如流水,在我的笔记本里已经记下了一些事儿,一些人,一些美丽的风景,一些美好的回忆。遗憾的事儿,这些都是自己独自一个人走过,虽然没有人能一起分享那分欢乐,却是孤独与快乐并存,尤感欣慰。经历过,痛过,哭过,笑过,总算让自己明白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也许那片更接近于蓝天白云的地方才是我向往的天堂;也许那片苍凉的黄沙才是我苦苦追寻的足迹;也许那一望无际的草原才是我心灵的归属。浪迹于天涯才是我余生的追求。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我们携手一起迈进14,这意味着什么呢?套用网络上串红的词:愿陪你跨过1314的人儿,将和你共度一生一世。我不希望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愿景,我坚定的认为这就是我们忠贞的誓言。我们都已不在年轻,不再是那种憧懂无知的少年,不再是激情奔放的岁月。我们都有着不同的人生感悟,经历过不同的人世沧桑,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简单的生活,平凡的快乐!我们能一起创造的,维护的仅此而已,我已满足!我不知道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甚至于我不知道未来我们会停留在何方,但我清楚的知道我们一直在路上,拉着手,满怀希望一起朝着未知的远方走去,直到老去!我没有任何的承诺给你,但我清楚的知道,当我们身无分无的时候,我也不会让你饿到肚子,因为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只要我还能动,我将会用我的双手去为我们点燃坚持下去的希望。只要在我的余生有你相伴,我就有一直走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想一想接下去的岁月时光,我就心情澎湃,激动不已。想想我们背包一起去寻找那曾经失落的文明-古格王朝,看一看那曾经的雄伟沧桑;一起走到那圣洁的雪山,看着脚下那苍茫的大地;一起穿越那一望无际的草原,牧马高歌一路笑颜;一起去到国外某个安静的小镇,夕阳下是我们一起依偎着的倒影;一起漫步在枫叶纷飞某个国外小镇的林荫小道上;一起手牵着手追逐在一片苍茫的雪国世界;一切的一切美好都将会在我们剩下的日子里一起去追寻。人生路上,有一种懂得叫珍惜,有一种幸福叫简单,少一份烦恼,少一份狭隘,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宽容。我想要的时光,浅淡如水,安然如风,有心能知,有情能爱,有梦能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想要的生活,不为过去而悔恨,不为将来而踌躇,尽情享受今天的阳光,给自己注满蓬勃的力量,去见想

见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心永远在路上;我想要的幸福,找一个对的人,简单而充足,平淡而温暖,就这样牵手,一辈子。如果可以,许我们一段老时光,携手看日落烟霞,平淡相守,共望天涯。送给挚爱的你2014年1月2日凌晨

篇六:《我用余生写故事钢琴弹诗》

我用余生写故事,钢琴弹诗

五月{借你的余生}.

你是一个非凡的季节

是我此生不愿忘却的余音

你温柔的冷冽

虽然充满了花色的千情百媚

但我知道有你的日子

油桐花也可以转化成凤凰的绯红

我好是妒忌那些可以和你分享喜悦的人

如果时光的穿梭机

可以让我们留住某一段

或者取消某一段

该有多好啊

介时

我希望可以剪辑似地收集

然后,删除这一个片段

因为我不想这么地爱你

我的记忆为什么不可以随风而逝

而你为什么又不能停留在这一个零度

倘若始终都要结束

为什么又要开始

情愿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蓄在六月该是多好啊

那我们就可以享用冉冉夏日

带来的炙热了

风儿要走了,吹着蒲公英

让我们忘记这一切吧

就当是做一场梦

按一按额头

卸下所有关于那个片段的内存

因为我不想看见你再为我痛苦

孟婆也会因此易主

给我一张去天堂的单程车票

我还有余生需要托运

里面将会有所有关于我们的故事

当然,还会有徐徐不断的站点

那里还将会有一筐一筐的

用一颗心弹着两个人的思念诗文

祭奠着人们还有的真诚和浪漫

篇七:《余生与你,按步安然。》

余生与你,按步安然。

夏日炎炎,微风阵阵,艳阳高高的扬起头颅,尽力向下洒着光辉,像是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一样,竭尽所能的去发光,发热。可能如我一般,因为今天这个充满意义的日子而心存激动吧。思来想去,是写一篇辞藻华丽的美文,还是写一篇意境深远且朴实无华的文章,纠结踌躇,“随笔”油然而生,今天,对于我们的爱情来说可谓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吧!思考过种种纪念的噱头,我想,用我最崇尚的文学去描述我们一路走来的足迹,应该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我们在古来多才情的扬州相遇,却在识后年二于西安相守,你时常计较当初我为什么就不理你,每次我都笑着不予回复。“爱在缘来时”或许是最好的诠释了。我们这朵爱情的花在平淡成长的同时也流露着些许傲娇,从去年到现在整整一年,我们好像从未吵过架,不厌其烦的去重复专属于你我的享受,每每相见,坐在家里看一会博笑的荧屏,做一顿简单的饭菜,在我的揶揄中慢慢吃完,而后露出慵懒的笑容,在那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墙下,迎着淡淡的阳光,走上两遍,看那护城河水是涨是落,看那草坪上的绿色是否依旧蓬勃,这便是你我之间最惬意的幸福了。我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奢侈的事,便是途中与你相遇,然后相濡以沫、共闻花香。”的确,这份爱可能没有多少轰轰烈烈,但不可或缺的它已在我的生命中淋淋尽致。记得,我在福建的时候,你打电话常对我说西安的大海报换了,全是我喜欢的那种,却很少说要我回来,我知道你怕我除了工作压力与乡愁之外在多一份“想念”,你知道我偏感性,受不了这种种。我回到西安时,正在和家人吃饭的你,却因我的一个电话无比喜悦的匆匆赶来,陪着我找面试公司的地点,整整五站路你我走了个来回,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脚疼,而你却依然欢喜雀跃。我敏感霸道的性格,可能是最令你头疼的,从不允许你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动不动就神经质的予你脸色,自己的错误却不以为然,我不知你失望与否,却着实令你心痛过,你是这样细心却又如此放低姿态的对我好,我明白你爱我,是真真切切的爱。我曾于幻中这样写你:“尝校时,我神情恍惚.终日不予上进.玩乐吃喝便是生活.上天怜悯.遂派一贵人前来助吾.我曾中指向天.怒骂扯淡。复月六,见伊颜.大笑乎.此为贵人也?未想.伊人如雪,圣洁祥静,吾大错、伊言正,吾大昏、伊斥醒,吾大怒,伊平驳。时至今日,彼命相连,一日不见,念断肠乎。如是,责降于肩,情生于心。做工即倾力,度日便悟想。弃堕,以明吾志,燃往,以正吾心,着正途以奋发。然今,时忆而笑曰:初喻贵人,不屑;今喻贵人,不妥。然自喻:‘我的你、我的天’„„”不着调,不靠谱的我或许算不上是一个好男人,但是我深切的知道爱我的人,我要加倍去爱。未来好远,承诺好浅,对于爱情这个东西很多人褒贬不一,但不得不承认它有一种让亲情,让友情都觉得望尘莫及的奇异伟力,若能驾驭爱情便有无尽的快乐幸福,若被爱情驾驭,便会失去原有的理智甚至人性。“悲怆、哀恸,高兴、开心,”我们时刻在品尝着情感的果实。这一年感谢你在我的身边,让我享受爱情的温暖,未来没有多少豪言壮志,海誓山盟,只希望彼此能够一直相伴,一起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尝尽世间百态,在这五味杂陈的人生中添上一抹浓厚的幸福,不争一时荣耀的璀璨,不许一世柔华的誓言。天黑了我能陪你走回家,余生与你,按步安然。

篇八:《如何度过我们的余生--萧瀚》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

《现代汉语辞典》说:“1、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2、(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则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借你的余生}.

拉罗什福科,法国17世纪的思想家说:“幸福在于趣味,而不在于事物。我们幸福在于我们拥有自己的所爱,而不在于拥有其他人觉得可爱的东西。”

方登纳,一位17、18世纪之交的法国作家说:“幸福就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

关于幸福,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人言人殊,我就不再举例子。法国作家莫洛亚有一篇演讲,谈幸福,他说构成幸福的核心是把自己心中自有的美传达给外界的一种精神状态,人所祈求不变的也是这种精神状态,而不是具体的物象。我很认同莫洛亚的这一说法。

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人除了灵魂、精神,还有躯体,还受着七情六欲等等诸多物质性存在的困扰。《论语》里的颜回能够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玫瑰》里说一天两片面包,依然能够快乐地天天朗诵普希金,至少他们都没到彻底断炊的境遇。如果人的基本欲望无法得到满足,人就会一天到晚渴望这基本的满足,没办法,这是人性。

我相信,只要不发生战争,不发生大饥荒,一般而言,你们将来不会发生因物质极度困乏而造成的痛苦,所以这个问题并不那么迫切。但是,物质性的躯体会生病。25年前的1983年,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孟晓云女士曾经写过一个感动了全中国的真实故事,一位在那个国家精神病时代深受迫害与蹂躏的学者钱仁宗,无论在什么样的恶劣境遇中,他都热爱学习一切他能接触到的知识,最后他终于苦尽甘来,调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就在他即将展开鸿图之际,突然病倒,一个月后去世,他得的是肝癌晚期。我所知道的看过这篇报告文学的人,没有人不是流着眼泪读完的。人在这样的境遇面前,是无话可说的,谁也无法与死亡抗衡。但是,一般性的疾病也是很折磨人的意志的,不过,一个本性乐观,时常充满幸福感的人,在面对疾病甚至绝症的时候也许会更有力量。中山大学的程文超教授便是如此,他明知自己得了绝症,与癌症整整斗争了12年,就在最后的弥留时刻,他的哭还是为他妻子的憔悴而哭,认为自己拖累了家人,他自己则依然保持了昂扬工作的精神状态,这是极其了不起的。

除了疾病,生活的不安定,也会严重影响人的幸福感,一个居无定所的人,除非酷爱流浪,一般而言,很难幸福。你们毕业以后,如果出去工作,最初肯定要经历一段居无定所的阶段,除非住在父母家里。但是,这些问题随着你们的努力工作,一点点都能够解决。

我今天着重要和诸君讲的问题不是这些纯粹物质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在你们将来一般都不难解决,除非过于物欲的追求,那是另一回事。

我今天最想讲的是,假定我们在物质层面的基本问题都能解决,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像前面说的那样将自己心中的美传递给外在的世界,使得自己永远保持着这样一种美丽和谐的精神状态,保持了这样的状态便是幸福。

这当然涉及世界观问题,涉及信仰问题。但这些都是各人自己要去解决的问题,我不能在

这里布道传教,信仰在一定意义上是隐私,所以我不打算谈这个问题。

但是信仰之下,应该有一些非常具体的获得幸福的方法。依我之见,这个法门只有三个字

“爱”和“创造”。

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无论是对什么的爱,都将会是幸福的。因为爱是忘我,是付出,是为了别人快乐,为了别人幸福。英国的詹姆斯.里德写过一本《基督的人生观》,对于完满人生有个三条件说,即一个最终的目标,这涉及信仰,人有这样的最终目标,就能将日常生活的所有行动都统一到这一目标之下,而不会发生虚无感的问题;是否为自己一个人活着,如果仅仅是为自己一个人活着,这人不可能幸福,因为太自私,太有我;是否能够处理遇到的一切事情,这是前两个条件的延伸,没有前面两条,人就无法处理遇到的所有事情。因此,爱就变得极端重要。爱是付出的概念,而不是获得的概念。

你们正处在青春年华,你们遇到的第一个爱的问题就是爱情。我不知道在座诸君是否都经历过爱情,这是你们必经的人生一课,是这个年龄段里最重要的一课,不管男女,在你们大学毕业之前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成功了,结为百年之好,这是最理想的,不成功,那也是重要的人生经历,没有经历这样的阶段,人往往难以最真切地理解爱是什么。由于你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思想比较单纯,对感情也更能付出,一旦将来工作了,要保持一种比较单纯的情感就有难度了,即使你单纯,而别人未必单纯,所以学生时代的爱情就变得很重要,因为只有在心灵比较纯净的状态里,才能体验到真正爱情的分量,才能真正清晰完整地体验爱一个人,愿意为一个人付出的感情状态是什么。

中国人向来缺乏情感教育,包括我自己在内,至今并不真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你们也不妨自问,有没有与异性相处的能力。你们现在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比我们正常得多,我们那时候的人与爱情为敌,视爱情为洪水猛兽,大学生谈恋爱都会被找去谈话,校纪校规里直接禁止学生谈恋爱。如果中学谈恋爱那就绝对是道德败坏!可以想见这个国家对待情感的主流观念是多么愚昧!但你们比我们要幸运,你们接触到的这个世界至少比我们那时候稍稍多一点温情,多一点爱。

不过,我要提醒你们的是,不要轻易地把爱情和性混为一谈,性固然是基本的人欲,但并不总是与爱情同在,在你们这样的纯情阶段,我以为应该更重情,而不是性。如果感情未到,急于性结合,可能恰恰是最伤害情的,它可能导致的恶果是你不管经历多少性,也无法体会爱到底是什么。看看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还有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舞女》,也许你们会从艺术家的作品中获得一点感悟:情与性不同,有时差得很远,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在它们不能统一的时候。

有过了爱情,无论成败,你们就不再是少年,你们长大成为成人。于是,你忽然发现,你会爱你们的父母,爱你们的朋友,甚至去爱陌生人,而以前这个字只是用来说的,从此,你可能不再会说个字,却会去做,甚至是完全默默地做,以至于怕被爱的人知道你做了爱他们的事情,这个时候,爱早已升华,有点类似英文里的圣爱,或者更通俗的说法是博爱。无论哪种爱,只要是真情真性的爱,往往离宗教信仰很近,而爱情最容易达到这一点。俄国大文豪蒲宁的小说有爱情的百科全书之称,建议你们去读一读他的《爱情学》,也译为《爱情法则》,他的其他爱情小说也是美轮美奂,你们有兴趣都可以找来看看。

爱是通往幸福的有效途径之一,还有一条道路,也通往幸福,就是创造。

创造当然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思想的创造,有艺术的创造,有技术的创造,生活的创造,各种各样的创造都会使人达到幸福。

创造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好奇心,好奇心在本质上是什么,是自由!这个学期以来,我一直在竭力地督促你们能够自由地思想,抛开以前那些垃圾教材,要触动你们自己的强烈求知欲,当你们打开了自己这扇思维的自由之门以后,你们就会发现,人类的知识世界是多么美妙。这个年龄段,就是你们博览群书的年龄,离开了大学,你们将会发现,读书的时间会大大减少。所以我热切地希望你们考试成绩不要太好,更多的时间应该用在读教材以外的书,你们要在大学时期,打下人文、科学知识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神、文、史、哲、科、艺。

神,是神学,就是与信仰相关的一切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巴哈依教、印度教……,与这些宗教相关的书统统都可属于神学范畴,找几本经典的介绍性的好书,接触一下,就会在你们的人生观中留下一个伏笔,也许哪天开花结果,你发现自己有信仰了,那我祝贺你们;

文,是文学,诗歌、戏剧、小说、散文、评论,人类数千年来的文字艺术精华都在这里了。尤其要多读诗歌和小说,例如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清诗,以及现代诗中的精华,例如顾城、海子等等,还有一些译得不错的外国诗。小说中,《红楼梦》、《战争与和平》都应该读,前者是中国小说的顶峰,后者是外国小说的顶峰,当然还有很多一流的外国小说,作家太多就不举例了。

史,就是历史,这方面的书也是数不胜数,中国的,《史记》总该读吧,本来前四史都应该读,但你们可能会说时间不够,那降到最低标准,《史记》是必读的中国史籍,如果有时间也应该读《资治通鉴》,至于其他的史书,就看你们自己的兴趣了,不过,比较像样的通史性的作品必须读上几部,例如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系列,至于其他的通史著作没见过特别好的,不读关系也不大。但是,如果对其文字以及思想本身要求不很高,仅仅是知识性需求的话,吕思勉先生的一些通史性作品还是值得读的,例如他的《白话本国史》。外国史方面,可选择的范围很广,例如美国拉尔夫主编的《世界文明史》,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系列等等,就不再举例子了。

哲,就是哲学,古往今来的哲学著作很多,应该从哲学史入手,我的经验是德国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最好,其次是美国梯利的《西方哲学史》,至于那部名气很大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我并不喜欢。看了这些哲学史著作之后,你自然会知道自己应该看什么具体的哲学著作。

科,当然是科学,这方面的书,我们主要是读科普性的读物,例如阿西莫夫的书,卡尔.萨根的书,还有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等一切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普作品,这些书有助于我们摆脱科盲这尴尬的身份,扩大我们的视野;

艺,就是艺术,范围很广,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建筑、影视……,这些不但要从形成文字的文本去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亲炙,就是亲身接触,有些甚至去学习具体的艺术创

作方法,艺术创作是最直接感受世界的方式,因此对人的影响巨大,这是一个纯粹以美为表达对象的世界,对于人格的培养以及道德素养的培育都至关重要,请大家不要误以为艺术只是一件奢侈的事,“美学是伦理学之母”,这是198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在受奖演说中说过的名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美往往是与善连在一起的。

我希望诸君对上述这些所有人类智慧的积累都能够有兴趣,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有了那么广阔的视野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你们最终必将很清楚地知道最喜欢做什么事,有了你毕生喜欢的事情,你热爱它们,你就会自由地去思想,去创造,而创造将使你的生活永远充满新生的力量,永远充满活力,使你的精神灵魂生命永葆青春。因此创造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它会在给你带来幸福的同时,也会给他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创造也是人世间所有事情中最美好的事之一。

如果,你们在大学期间打下很好的各方面基础,包括人文、社科、自科,那么你们的这颗心灵就不会是乏味、枯萎、老化的,而将是活泼、新鲜、年轻,充满创造力的,这样你无论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你都将在工作本身中找到创造的乐趣,即使工作本身不允许你们发挥太多的创造力,你们也会在工作之外,过上十分充实的生活,而充实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也能够帮助你们抵御生活中的许多艰难,让人在艰难中有寄托,有乐趣,有希望。

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该讲的话,能讲的话,也基本上都讲了。离开这个教室,也许我和诸君还会在许多地方相逢,我希望大家能够记得我这位忘年朋友,如果需要我的帮助,只要我能做到,不与我的原则冲突,我都会尽力帮助,我可能因为粗心而犯下一些过失,如果因此而伤害过你们,请你们原谅我的过犯。

在座诸君,下课的铃声也许马上就会响起。无论将来你们会在哪里,无论你们将来从事什么,我祝愿你们永保一颗单纯的心,一颗充满爱和美的心灵;我祝愿你们获得一颗富有生命力、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我尤其要祝愿你们每个人,无论在多么肮脏卑污的环境中,都持守着自己永不被玷辱的卓越人格。

在座诸君,谢谢你们与我一起度过这快乐的18周27个小时。我为你们骄傲,祝你们幸福!